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中国经济真的有这么悲观吗?

[复制链接] 18
回复
207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10-27 16:4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点评郎咸平烟台演讲:中国经济真的有这么悲观吗?

2008-10-23  作者:倪庆峰
观点一:中国股市已经跌了超过70%,这和美国1929年股市崩盘差不多,是这样吗? ,观点二:中国楼市泡沫化是地方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吗? ,观点三:中国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损害中国经济吗? ,观点四:面对美国次贷危机中国只能坐以待毙? ,观点五:中国宏观调控政策为什么是错的? ,观点六:中国未来的危机在于制造业,可郎教授不是说中国产能严重过剩吗? ,观点七:制造业大国不是中国而是美国 ,观点八:中国整整一代人将过着悲惨的日子吗? ,链接:朗教授评析当前经济热点

    今日看到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郎咸平在山东烟台发表的一篇关于《2008中国经济热点》的演讲。我没有去听这次演讲,只是偶然地在网上看到了这篇演讲稿。这次演讲的具体时间我不知道,有的说是10月12日,也有的说是10月16日,地点是烟台金海湾大酒店。不过演讲的时间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郎咸平演讲时语气之沉重,内容之悲观,把目前中国经济的说得一无是处。尤其是在回答一位高二女学生的提问时断言中国的下一代将会非常悲惨。虽然我没有在现场,但从演讲词里就感觉到在座的听众有很多是烟台的企业家,而且个个都被郎咸平的左一个危机,右一个悲惨搞得凝神屏气,表情沉重。就像这位朗教授自己说的:“大家怎么都不吭气了,其实你们今天不应该来听我的演讲,不听的时候,模模糊糊过得挺好的,国家有吃有喝的,过得挺好的,一旦听懂以后再也睡不着了......”郎咸平在谈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时,对中国近期的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外贸政策和政府的GDP至上主义的发展思路提出猛烈的批评,而且甚至预言未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将对中国经济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并且中国将无药可解只能坐于待毙。郎咸平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说实话,不会取悦中国官员和领导人,言辞之锋利,确实使他拥有不少粉丝。那么中国经济会不会真的向郎教授所说的前途那么地黯淡呢?中国经济究竟会想何处去?中国的经济难道真的会使得中国整整一代人都将过着悲惨的日子吗?说实在话,我不是经济学家,本来是没有资格来评判郎教授的演讲的,但我确实对郎教授的观点带着一丝疑问或不懂,来谈谈自己的看法。为了更直观地了解郎教授的观点,特将他的主要言论一一列举:

  观点一:中国股市已经跌了超过70%,这和美国1929年股市崩盘差不多,是这样吗?
      

  郎咸平说:“中国的股市,虽然过去有所谓的泡沫现象,但是在这里我得很遗憾地告诉各位中国股市已经跌了超过70%,这和美国1929年股市崩盘差不多,这种股市大跌是什么意义?”

  郎教授还说:“股市泡沫跟楼市泡沫的本质不是经济更好了,不是我们更富裕了,而是制造业的回光返照,这是什么意思?我国制造业企业家所面临的投资环境已经开始急速恶化,因此,很多企业家把应该投资在制造业的钱不投资的,拿出来去干吗呢?炒楼炒股了因此大量的企业资金进入股市、楼市才是楼市泡沫和股市泡沫的真正原因。”

  疑问:1)中国的股市不是有所谓的泡沫现象,而是非常严重。2007年全民炒股,使得股市从最初的2000多点上升到6000多点,这在当时是非常不正常的;2)我不能完全认同郎教授所谓的大量的企业资金进入股市、楼市才是泡沫的真正原因。事实上,流入股市的资金不仅仅是企业资金,还有民间资金、国外热钱等。直到现在,中国境内还有大量的国外热钱没有撤走。要知道,那么多民间储蓄和热钱如果不投往股市和楼市,也不会投往制造业;3)现在股市跌到2000点左右,虽然十分低迷,但也可以说是正常回归了,怎么能说是跌了70%,和美国1929年股市崩盘差不多呢?应该说股市升了60%多才是不正常。

  观点二:中国楼市泡沫化是地方政府经济政策的失误吗?
      

  同股市一样,郎咸平认为大量的制造业资金炒楼炒股造成中国GDP现象的表面繁荣。

  疑问:1)中国楼市泡沫化,绝不是郎咸平分析的那么简单。即使大量的制造业资金炒楼外,起码还应该加上政府拍卖地皮。比如广州市中心的房价曾经达到15000元/米的均价,而开发商起码要花30%~40%的钱用来竞拍地皮;

  2)全国许多地方纷纷联合进行房地产救市,包括长沙、上海等十几个大中城市。根据昨晚新闻联播报道,房地产救市已初见成效,各地楼市成交均有不同程度地增长,而房价也有所下降。

  观点三:中国地方政府的政绩工程损害中国经济吗?
      

  郎咸平说:“我们这么多年把大量的资源投入在基础建设,基础建设也就是GDP工程建设推动了10几年来的经济发展。那么这个推动表面上看起来我国取得了光荣的GDP,实际上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给你举个例子,什么叫做代价,这种发展模式使得我国GDP的组成非常的畸形、非常扭曲。”

  疑问:1)这种观点只能讲部分正确,因为这种情况在我国的北部和西部城市尤为明显,比如山东、上海等。

  2)有些基础建设是必须的,而且是动用政府资金。比如广州城市绿化、广州地铁、环城高速公路和桥梁等项目,我不懂为什么郎咸平连城市绿化也要反对?

  3)有些基础建设项目并不是像郎咸平所说的资金是从制造业流来的。比如广东很多基建项目是按照市场规律,或者利用外资建造的;

  4)今年三月份郎咸平在广州照片记者招待会,呼吁政府救市。可直到现在,广州市政府认为房地产价格已经在正常水平,是中国少数没有救市的城市。

 


19
发表于 2008-11-8 14:35:29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请教个问题。阜阳、娄底的政府大楼在广州搞绿化能弄多大?一个小区?

18
发表于 2008-10-31 12:08:21 | 只看该作者

如其所言,我中华将险矣!

17
发表于 2008-10-30 15:09:17 | 只看该作者

郎咸平确实是个敢讲话、敢讲实话、真话的人。难能可贵。

相信不是危言耸听,郎教授在讲的,是经济规律。是现实,是历史、文化与经济的自然与不完全自然的的规律。

如果有更多的有良知的人、爱国的人、爱和平的人、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人都相信他所说的,也都愿意做些什么的话,规律也会改变。

16
发表于 2008-10-30 13:11:47 | 只看该作者
一: 2009裁员成为HR的工作重点
二: 推行绩效考核管理成为主工作
三:大量招聘一线员工不再难
四:培训以提高员工激情为主的拓展
第五:劳资纠纷会进一步加剧
六:冻结加薪成为主流
第七:年初仍然是离职高峰期
八:追讨社保欠费增加
九:90后的员工更加难管理
十:HR地位仍然不被企业所重视
十一:更多HR负责人频繁跳槽
15
发表于 2008-10-30 09:56:20 | 只看该作者

一家之言!

14
发表于 2008-10-29 20:17:51 | 只看该作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还是悲观一点好

13
发表于 2008-10-29 14:42:43 | 只看该作者
思考总是对的.我有点悲观,希望一切都好起来!祝福大家好运!
12
发表于 2008-10-29 12:58:18 | 只看该作者

事在人为

个人对中国的经济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近期),在远期来看的话,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具体的原因以后在说。

至于专家所说的中国经济问题,当然有道理,但是不管中国的经济如何,我们都要向前面进发,USA的次贷也好,CHINA的内需也好,都不是什么问题,这可以通过技术来解决,关键是人们和政府这两者是否有信心面对目前的困局,这才是关键,人定胜天,事在人为,那前提是你认为是个困局。

拥有天时地利人和,没有办不成的事,技术和手段对于现在的人类社会其实不是大问题!!!

11
发表于 2008-10-29 12:37:49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楼主多读点经济学的书,你提的问题很多都属于经济学常识问题。举两个最简单的例子,你提到的

 疑问:1)中国楼市泡沫化,绝不是郎咸平分析的那么简单。即使大量的制造业资金炒楼外,起码还应该加上政府拍卖地皮。比如广州市中心的房价曾经达到15000元/米的均价,而开发商起码要花30%~40%的钱用来竞拍地皮;

要知道,土地价格是由住房价格决定的,而不是住房价格由土地价格决定。住房价格又是由需求决定的。不能你将房价高的原因归纳为地价高。这是经济学逻辑的错误。 

 疑问:1)你郎咸平不是口口声声说中国产能严重过剩吗?按照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就是经济危机,就是生产过剩的危机。但是,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过剩,不是生产的绝对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即相对于劳动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言表现为过剩的经济危机。因此,在经济危机爆发时,一方面资本家的货物堆积如山,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广大劳动群众却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因购买力下降而得不到必需的生活资料。所以你郎咸平不是说,中国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而消费只有30%,为什么还要拯救产能过剩的制造业呢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没有制造业带来的大量就业和财富,国家哪儿来的收入?靠中石油、电力?从目前那些盈利的垄断行业效率来看,他们才是脱经济后腿的。中国内需不足,不能靠压缩制造业,而应该是整合产业链和产业升级,增加人们收入。制造业被压缩,人民收入会更低,到时候就会陷入恶性循环。这是经济学逻辑。

虽然是探讨,但我还是希望楼主多读点经典的西方经济学著作,虽然对任何人的学术都报以怀疑的眼光去审视是对的,但自己还是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否则跟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红卫兵没区别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