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长篇:帝国之鉴1IBM转型

[复制链接] 9
回复
138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9-9 22:5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人目前正在在工作之余写三部稿子,一部小说、一部评书、一部这个,这个有以前写的,有现在写的。这个比较特殊,许多人初次看意见都是觉得有些乱,其实这是因为没有看到全本儿的缘故。我弄了一些比较特殊的体例,有些过渡是放到那里面。而且第四个栏目因为有很强的创新性,所以略去不表。

    

缘起

两千年的传统文化,在即将复兴的时代,愈显魅力十足。评书是我的最爱,因此,北京自2001年有了连丽茹先生的书馆后,我便成了常客。在七年多间,我不但欣赏到了评书的魅力,而且结识了不少朋友。他们中有企业家、中高层管理者、专家、剧作家、创业者等多方面的人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渐渐有了共同的语言和心愿。

伟大的传统延续了五千年,近二三百年来面对着西方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期间,我们经历了痛苦的矛盾煎熬,其后便自惭形秽似乎传统处处落后、处处不如人家。难道,延续了五千年的传统真的没落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既然它已经延续了五千年,难道不能再延续五千年吗!

因为,历史的原因,许多好的传统文化出现了断层,例如曲艺艺术中的评书。在现代中国,古老的评书艺术能否与现代联系?经过我们的思考与实践,终于有了些许心得。愚人不但喜欢听评书,而且也喜欢写评书、说评书,为此,我们探究了“经济评书”这一新鲜艺术。本书便是“经济评书”作为实践的样本。

俗话说“长江水后浪催前浪,尘世上一辈新人换旧人”,在日新月异的今日社会,只有在任何时刻都吸取有益于成长因素,我们才能永葆成功、创造成功。也许,我们需要休息、需要沉寂的思索,但我们知道,也许在我们休息的时候,别人已经赶超了我们。为此,我们就需要在欣赏、在休息的时候也可以学到有益的事物。

经济评书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因应而出。它在给与人们娱乐机会的同时,又给人以各种知识。它类似于我们的“案例教学”,在故事、案例中,我们会看到许多我们之前非常熟悉的理论、会看到我们自己在生活中的艰辛、会看到心仪的榜样距离我们多么的近。

当然,评书作为说唱艺术的一种,它是口头艺术而非书面艺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阅读,我们对经济评书的文本进行了修订。虽然这种做法,削弱了口头艺术的魅力,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10
发表于 2008-9-10 11:08:2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

9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22:59:4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mengben)回复:(mengben)回复:(mengben)...

由沃森父子想到的(代序)

IBM的历史,绝对不能避免沃森父子的出现。铺展开IBM的历史,最令人感动、唏嘘不止的便是他们。沃森父子的情感纠葛,许多人似乎不能明白,然而,我却可以。真的,我理解它。因为,我和父亲的关系,与他们很相似。只不过,人家在天上,我们则是站在地上。仅此而已。但这一不同的背后,则代表着许多深刻的回味。

在我看过的众多资料当中,最令我感动的便是小沃森的回忆录。它让我有一种与亡父对话的感觉;其中,精湛的语言让我落泪,而其次数不下六七回。与沃森父子相同的是:父子间的争吵永远不停不歇。

我们的最后一次冲突并没有带来争吵,仅是处于“冷战”之中。那是父亡一个半月前。原因简单得很,我已经厌烦了到了极点,讨厌的争吵。不争吵,就是“冷战”。之后,因为急着加班,一个月都没有回家。其间,仅是通过一次电话,报了平安。告知,下星期回去。不想,几天后父亡。儿恨。

由于沃森对于早期飞机可怕的回忆,使得他终生对飞机都有一种恐惧。当我读到,小沃森描述老沃森故作镇静下的惊慌失措时,我忽然想起了雨夜之中,父亲骑车在前,冒着雨,为骑在后边的我指点,“往左,有水坑”,“往右,有块儿石头”……。

沃森父子是商业奇才,我和父亲则不是,但我们同样都是倔强家族的成员。

倔强家族的共同特点是:为了事业可以抛弃一切。

然而,自从父亲亡故之后,我却想脱离这一家族。因为,牺牲太大了。

老沃森为了自己的理想,做过诸多不道德的行为,同时对于柯克的死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他已年迈身躯,哭着推开了众人,为自己的爱将的灵柩扶棺。尽管,他做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在重要场合下不去讲话的惊人举动。一切的一切,对于他、对于熟悉他、对于崇拜他的人来说,是极为的罕见并令人感动,但对于柯克呢?小沃森的蓄意而为、老沃森的坐山观虎斗,给他带来了什么?死亡。给他的家人带来了什么?悲哀。

小沃森为了自己的理想,将兄弟推上了堕落的陷阱,后半生郁郁寡欢,最终醉酒后摔了一跤,从此不再爬起。而他呢?当兄弟死后,自己独自一人出海航行。可以想见,孤独的身影,在红日将坠下,脚下的“一叶扁舟”,眼望着茫茫大海,他会有何举动?即使他的眼中没有泪水,恐怕他的心也在流血。亲情难割呀。

父亲因为倔强,不肯忘记历史的悲怨,一生都生活在自责之中;当我的愤愤之言“您能耐,爷爷的仇怎么没报呀”之后,父亲罕见的一言未语,快步离开了家。当我四处寻找不着的时候,忽然想到了亡故多年的奶奶。跑步而去,嚎啕哭声传来。那声音之大,悲愤之涌,震惊了我。那一刻,自责,将伴随我的一生。

父亲因为倔强,不肯向两位伯父低头,最终倔强的大伯父,至死未曾相见。可以想见,大伯父的心,也并不快乐。亲情难割呀。

因为倔强,我曾与许多美好的生活失之交臂;因为倔强,我敢于抛去一切,然而,时代的大趋势,不是倔强就可以抵挡的。

老沃森视IBM为自己的最爱,他将它看作是成为自己理想的途径。他不允许任何人,包括小沃森,与他分享带来的荣誉和伟大的业绩。他从未理睬岁月的刻刀,因为,他认为自己就是一切,因此,刻刀的刀把儿永远握在他的手中。他只会刻别人,而不会是自己。当留意到事物的真相后,他不情愿地让小沃森走向了前台。

除了将IBM视为自己的理想这一本质特点外,小沃森继承了老沃森的一切优点与不足。

这就是我读之后的初级印象,然而,细细品味,我才发现:即使小沃森继承了老沃森这一本质特点,IBM终将走出沃森家族的掌控。这是时代的必然。正如,IBM的真正创始人同样被人遗忘一样。

小沃森顺应了时代的进步,将IBM家族化管理转向了专业化管理。沃森父子的管理特点富有很强的时代特点,在那个时代,无论宏观还是微观,集中管理在世界范围内风行。但我们可以看到:小沃森已经力不从心了。利尔森,可以对他吹胡子瞪眼,之后,再打个电话商量工作,略作歉意之举。他虽恼怒,但也需沉下心来,探讨工作,略作还情所为。

这并不是说,小沃森的才能不及老沃森,而是时代、情形都变了。

当事物发展到成长阶段后期,当事业走入正轨,当团体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当宏观环境处于稳定状态下,必须进行分权管理。除非,此时正处于某种危机当中。

人们常说,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亮的。

但,它不是真理,下面两句话才是。

时势造英雄。螳臂挡车。

真的希望,在平静的常态内,中国人、中国企业家少些倔强家族里的人,让社会、让企业、让家庭真正的进入“和谐”,杜绝累死员工、员工纷纷自杀的现象;截断虐待童工的某些黑心工厂的生路;杜绝常年不回家看看得不孝行为……

愿“和谐”真正来到,愿“和谐”早日来到,愿“和谐”的阳光普照世界。

愿我父在另一个世界里,忘记人世间的丑恶。

愿我母在岁月的余生中,康健快乐。

愿我们兄弟,永远兄弟同心。不要再让历史重演。

愿所有关心过我、帮助过我的人,体健康铄。

8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22:5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mengben)回复:(mengben)回复:(mengben)...

.发明家的软肋

霍尔瑞斯的身上,虽然有着企业家的基因,但较于他的发明家身份却逊色不少。他将制表机看做孩子儿的成分高于产品;他将企业看做实现自己理想的成分高于赚钱的工具。为此,霍尔瑞斯既当老板又当员工,既当发明家又当销售员,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既当父亲又当母亲……。

诸多不同身份带来的繁重工作带来了无比的劳累,最终使他难以应付,疾病缠身。就在他考虑是否该休息休息的时候,更严重的事情也随之来临——大主顾开始发飙啦。

制表机是因应人口普查工作而发明,为此,人口普查局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霍尔瑞斯最主要的客户。1903年人口普查局迎来了新的主管西蒙,新官甫任伊始便开展对制表机器公司提供的产品进行成本核算。自此,两者间的摩擦不断。终于迫使西蒙在19057月开始研制新的制表机,并将霍尔瑞斯的产品扫地出门。

为了对抗西蒙,霍尔瑞斯通过诉讼、上书总统裁决等方式进行抗争,虽然其间也有胜利但终究没有获得一分钱的赔偿。西蒙则在此期间,通过不断的仿制、免费使用霍尔瑞斯专利成果等手段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二人的战争足足打了五年,最终以霍尔瑞斯身心疲劳、将目光转向新业务发展为结局。

.事业与商业

在商业征途上行进了十五年的霍尔瑞斯,逐渐发现商业行为已经严重妨碍了自己在发明事业上的开拓。社交、谈判、对金钱的踌躇与算计等让他惴惴不安,难以心平气和地从事研究工作。就在这时,一位关键的人物出现,他的名字叫查尔斯·弗林特。他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想。

弗林特长霍尔瑞斯10岁,18岁毕业于布鲁克林工艺学校的他,放弃进入大学的梦想后进入船坞开始学徒生涯,逐渐在这一领域崭露头角。弗林特本人偏爱冒险,例如在那个时代还非常稀罕的飞机。弗林特在筹建了汽车俱乐部之后,便开始了学习驾驶飞机的技能。1895年,他向处于中日战争前夕的日本出售战舰,其后又在1905年的日俄战争中出售战舰攻打日本。总之,只要可以赚到钱,弗林特敢于践踏一切法律以及道德。他从中靠倒卖军火渔利,其后又抽出一部分金钱购买了智利领事这一职衔。与此同时,30多岁的他成为了美国电气公司总裁,可惜这一身份带给他的只是痛苦与失败的回忆。

有了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履历,再加上敏感的嗅觉、锐利的眼光、强大的学习能力,查尔斯开始从事起今天被称为资本运作的工作。在他的撮合下一个个托拉斯诞生于美国,“托拉斯之父”的头衔也挂在了头顶。

1911年弗林特与霍尔瑞斯相遇,他建议将制表机器公司和国际时间记录公司、美国计算秤公司合并。6月三家公司的合并体CTR公司诞生,弗林特将实际资产价值100万美元的CTR作价17500万美元出售,其中1650万为股票资产。

在这一过程中,弗兰特为制表机器公司设定的股票价格为230万美元,霍尔瑞斯取得其中的115万左右。对于其他股东,他坚持所有股东在股票价格上必须一视同仁,这一行为使他与同时代的商人有了格格不入的做派,而其根底就在于他的科学家身份重于商人。

在卖出公司后,霍尔瑞斯又以“咨询工程师”的身份服务了10年,年薪2万美元。他拥有特殊的权利。例如不用服从任何官员或者其他人与公司有关的人的命令,被允许独自决定采用他所认为的最佳产品研发的权利。

【乱弹霍尔瑞斯】霍尔瑞斯是IBM的“断世王”,他既创造了IBM日后得以获得成长基础的制表机,又开创了IBM至今都在施行的“租赁制”营销手段。本来他可以获得很好的声名,然而,他生得过于无奈。“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似乎可以用在他的身上,一代豪侠老沃森横空出世。他以强横、睿智、专制、仁慈、博爱使IBM得以腾飞,渐渐地让人淡忘了霍尔瑞斯,正如人们谈起梁山大头领,首选的便是宋江宋公明一般。

即使如此,霍尔瑞斯作为一位发明家、企业家也不可谓不成功,他的成功最关键的其实是两条:

第一.得助于天时。彼时正值美国快速发展时期,霍尔瑞斯针对需求进行了发明,而非单纯从自身喜爱出发。这就避免了许多学者氏企业家都会犯的错误——执拗于自身。

第二.得助于朋友的帮助。在霍尔瑞斯的生涯中,最该感谢的便是他的朋友波特,当他们在1880年普查工作时相识后,二人便成为了好朋友。波特后来担任了《纽约邮报》的编辑,利用工作机会不断为霍尔瑞斯和他的研究高唱赞歌。

7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22:5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mengben)回复:(mengben)回复:(mengben)...

第一节IBM的前尘光影

【天地玄黄】天王坠落曾头市,自此无名梁山泊。世间的许多事情都是这样,当实力扩大到一定程度,往往自己或别人(绝大多数是别人)将其粉饰为建功立业者,古今中外概莫能外。IBM得以成为一代帝国,老沃森事业的基础在于制表机。如此,便引出一位大发明家、商人霍尔瑞斯。

霍尔瑞斯18602月生于纽约州的布法罗,德国移民,全名霍尔曼·霍勒利斯,幼年丧父。本书选取全名为荷尔曼·豪勒瑞斯,191911月死于心脏疾病。彼时的美国正处于国力大发展时期,如同婴孩儿那般迅速长大。在逼迁印第安人到不毛之地后,欧洲移民就像蚂蜂一般蜂拥到此,与此同时,工业化大发展使得大量农村人口大量离开土地前往城市,真实的城市化大步前进。

为了更好地解决国防、劳动力等问题,详细、真恰的人口普查势在必行。因为,人工统计工作量繁重,机器分析成为一种实实在在的需求。

IBM史话】霍尔瑞斯1879年由哥伦比亚矿业学院毕业后,便在1880年以特别代理人的身份参与了1880年人口普查工作,负责搜集和分析钢铁行业所使用的蒸汽和水利信息 。因为1790年美国首次人口普查显示人口不足400万,1870年便达到了4000余万。面对众多信息,手工分类、整理、分析等必然出现各类错误,人口普查负责人弗朗西斯A·沃克在扩大工作人员数量外,还请各类擅于数理统计的人员加入,霍尔瑞斯便因为对数字的敏感而被选中。

.得助者得天下

在众多专家中,40余岁的约翰·比林斯成为领导者。比林斯和沃克对霍尔瑞斯的工作能力非常欣赏,便推荐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做了一名机械工程师。1882年秋进入,没到年底便讨厌起这种不断重复同一知识的工作。因此,他借助学院的设备开展自己的实验——人口普查制表设备的研发。

霍尔瑞斯其后又进入华盛顿特区的美国专利局,成为一名助理审查官,不到一年的时间便掌握了有关专利法的知识。一切具备后,他便于18843月离开专利局,开始他的发明家事业。与此同时,他的商业计划也开展付诸实施。

.有商业头脑的发明家

在霍尔瑞斯进行实验的同时,为了筹足实验资费,他向自己的连襟筹款,推荐他的专利有多么广阔的商业前景。在提供6%的贷款利息和一半盈利的1.2万美元的承诺后,他获得了2500美元每台试验制表设备模型机的贷款。

在比林斯的建议和指点下,霍尔瑞斯决定用卡片来存储数据,于9月分申请了两项专利。经过六年的努力,霍尔瑞斯终于在人口普查信息处理中开始使用这一打孔机。由于模型机处理结果的不理想,一年后主管人口普查的负责人便失去了耐性。他的连襟和众多亲友也拒绝再次贷款,霍尔瑞斯一气之下索性与他们全部断交。

为了更好地改良机器,霍尔瑞斯于1885年前往同是发明家的堂兄处。堂兄是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铁路段的工程师,他拥有7项专利。1886年和1887年,在堂兄的帮助下将设备进行优化,然而在投标时却败给了威斯丁豪斯空气闸公司。接连受到打击的霍尔瑞斯黯然神伤地回到了华盛顿,整日里埋头进行制表机的改进。

.机缘来临

正在霍尔瑞斯失望之余,良师好友比林斯、1880年人口普查工作中的同事和好友波特接连用力,更令他高兴的是波特被委任为1890年人口普查工作的负责人。终于使他的制表机应用于巴尔的摩的健康部门。有一之后,二三便接踵而至。战争部军医处、纽约市健康部门等相继采用了他的研究成果。1889年春,霍尔瑞斯的设备又在柏林、巴黎等地展出。

1890年人口普查工作中的数据处理中,虽然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也引起了诸多不利传言,但霍尔瑞斯挺了过来。与此同时,奥地利、意大利、挪威、加拿大等国也向霍尔瑞斯购买机器用于统计工作。商业上的成功,使他于189612月建立了自己的制表机器公司。俄国政府的巨额订单使其兴奋无比,它可以让霍尔瑞斯在未来数年内安心进行产品改进。

1901年波特从政生涯暂告段落,借助其外交官身份的他,开始在英国筹建制表机有限公司,并于19046月正式建立。1910年一位德国商人获准成立了“德国霍尔瑞斯机器公司”,其后丹麦、挪威、瑞典、瑞士等国也开始筹建各关联公司。

美国公司与国外各公司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基本上都是支付专利非或未来收入的25%版税。在霍尔瑞斯梦想自己的发明光耀世界的同时,他的财富也在迅速增加。然而,背后隐藏的诸多不便也在暗暗发酵。

6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22:5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mengben)回复:(mengben)回复:(mengben)...

第二节榜样老兄呼唤成长

【天地玄黄】19世纪末的中国正处于被西方列强肆意分刮的地步,在各大跨国公司的督促下,各列强蹂躏和侮辱着全世界国家和人民。在军事战争中,西方各国公司或主观或客观地分享着枪炮所带来的“带血的利益”。

高傲自大了两千多年的中国,最终也在船坚利炮下打开了大门,在“开放市场”的美丽词藻下,丢失了作为国家的尊严。起初,中国只是受着“远方”人种的攻击。可最后自己的邻居兼学生也开始欺负起这位,曾经的带头大哥和老老师。

1895年的黄海海面漂浮着无数中国兵将的尸体,伊藤博文骄傲的卫生胡蔑视着李鸿章的大辫子儿。1895年的失败,代表着改良主义、教育救国主义、实业救国主义的失败。整整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付诸东流。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者们最终忍无可忍,祭起了“狭隘民族主义”的大旗,以为推翻了所谓的满清便可以救中国。

战略方向搞对了,努力就成功了一半儿。搞错了,则再努力也会导致拼搏与努力白费。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清朝统治者毫不知珍惜,既没有跟随世界潮流走动,又没有抓住几次复兴的机会。衰落中国的对面儿,大洋彼岸的美国则恰与此相反。

从思想上说,美国有一个较先进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肯定是一个进步。在当时较为先进的制度下,总体方向正确后再加上美国政客们需要选民手中的选票。因此,虽然赫伯特·斯宾塞把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由动物间转移到了“高级动物”间,但是面对“疯狂”的竞争导致的激烈社会矛盾。

为了政权的稳固,社会学家沃德的思想逐渐获得重视。规则的重要性日渐加深,美国人的“牛仔精神”也终于受到了抑制。在各方努力下,美国经济、民生终于在基本平衡下获得了长足进展。例如,美国世界钢产量由1870年的52万吨上升到1900年的2830万吨;同期,石油则由80万吨升至2000万吨。

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在这一时期获得了“最后的癫狂”,世界贸易总额由455亿法郎上升到1182亿法郎。到1913年则又达到1924亿法郎。

5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22:5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mengben)回复:(mengben)回复:(mengben)...

第一节货郎小哥儿在成长

【天地玄黄】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清政府丧失了最后一次飞腾机会。历史已经不会再次垂青它,尽管在其后的三十来年间,它也曾努力过。自左宗棠18859月神秘死亡后,中国统治阶层内部已然没有了帅才;而两年前的1883125,中国经济界的领袖人物胡雪岩也在与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中,惨烈的消亡了。在政治上,对满族统治阶层的不满已经弥漫于青壮年汉族知识分子心中。清政府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齐刷刷完结,预示着中国将迎来更悲哀的历史。

然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如旭日东升般的冉冉升起,预示着它将替代当时世界第一帝国——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自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美国铁路事业大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兴盛。为了筹集战争经费、铁路费用,林肯的智囊蔡斯决定通过出售票据的方式筹集2.4亿美元,为此他找到了一位叫做杰伊·库克的银行家帮助自己。

无奈战争打得很不顺利,既面临南方军事挑战,又得堤防当时世界第一强国英国的突然发难。美国政府的债券无人问津,为此库克决定利用普通民众的爱国心向全国百姓兜售债券。他雇佣2500人为代理商,让他们走遍全美国。以此为契机,华尔街开始了债券、股票、黄金、货币等多方面的运作,美国经济在战争中获得了长足进展。

在实业方面,企业管理思想也已经由野蛮的企业管理逐渐上升为科学管理,其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泰勒、法国人法约尔,他们使科学管理思想迅速得到应用。工业化大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城市化步伐,农民逐渐走出自己的天地向着城市进发。

IBM史话】与上述潮流同拍得则是,美国逐渐成为欧洲移民的乐园,特别是苏格兰、爱尔兰这两个地方大规模移民到了美国。在其间,便有本书的主人公之一沃森的家族。

1.童年基因说

老沃森的祖父约翰来到美国后,子孙分散于美国东部,父亲托马斯宗教信仰非常浓厚,曾因亲属与天主教徒结婚,不惜将姓氏改为了瓦森,这一举动对于老沃森——托马斯来说,影响深刻。

和许多人一样,老沃森从小便想当英雄或成为伟大的人物。为此,还经常在镇上涂鸦写上自己的名字。

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棍棒底下出孝子一样,托马斯教育儿子非常粗暴。然而,正如传统教育思想下的儿子对父亲内心深底有一种崇拜类似,老沃森对父亲的崇拜也扎在内心。在教育小沃森的问题上,也和父亲一般粗暴。在当英雄的宏大理想下,“我绝对相信我比父亲更聪明,我对此很肯定。如果需要的话,我能够证明这一点。”的信念,同样强烈的显现在贝尔登夫妇等历史见证人面前。

2.同样的童年

老沃森并没有听从父亲要求他念法律的建议,而是选择了商业。一年之后,毕业了的老沃森同今天的许多大学生一样——失业了。不服气、不安份的他,当了短暂的老师和记账员后,便逃向了他乡。只不过他没有背负着心爱的心爱的土琵琶。

不知出于什么目的,老沃森的传说到了中国,变成了受到某种“刺激”后的奋发图强。说他有一次,在泥泞的小路旁和朋友们玩耍,这时,克宁玻璃制品公司的创建者小艾默里·霍顿驾驶着四轮马车从身边经过,雨水夹杂着泥巴扑到了老沃森的身上。自此,老沃森便向诸多卡通片那样,由若被赐予了“神力”的希曼一样战败了邪恶的骷髅王

4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22:55: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mengben)回复:(mengben)回复:(mengben)...

第一节货郎小哥儿在成长

【天地玄黄】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清政府丧失了最后一次飞腾机会。历史已经不会再次垂青它,尽管在其后的三十来年间,它也曾努力过。自左宗棠18859月神秘死亡后,中国统治阶层内部已然没有了帅才;而两年前的1883125,中国经济界的领袖人物胡雪岩也在与国际跨国公司的竞争中,惨烈的消亡了。在政治上,对满族统治阶层的不满已经弥漫于青壮年汉族知识分子心中。清政府在政治、军事、经济上的齐刷刷完结,预示着中国将迎来更悲哀的历史。

然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如旭日东升般的冉冉升起,预示着它将替代当时世界第一帝国——日不落的大英帝国。自美国南北战争之后,美国铁路事业大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兴盛。为了筹集战争经费、铁路费用,林肯的智囊蔡斯决定通过出售票据的方式筹集2.4亿美元,为此他找到了一位叫做杰伊·库克的银行家帮助自己。

无奈战争打得很不顺利,既面临南方军事挑战,又得堤防当时世界第一强国英国的突然发难。美国政府的债券无人问津,为此库克决定利用普通民众的爱国心向全国百姓兜售债券。他雇佣2500人为代理商,让他们走遍全美国。以此为契机,华尔街开始了债券、股票、黄金、货币等多方面的运作,美国经济在战争中获得了长足进展。

在实业方面,企业管理思想也已经由野蛮的企业管理逐渐上升为科学管理,其代表人物是美国人泰勒、法国人法约尔,他们使科学管理思想迅速得到应用。工业化大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城市化步伐,农民逐渐走出自己的天地向着城市进发。

IBM史话】与上述潮流同拍得则是,美国逐渐成为欧洲移民的乐园,特别是苏格兰、爱尔兰这两个地方大规模移民到了美国。在其间,便有本书的主人公之一沃森的家族。

1.童年基因说

老沃森的祖父约翰来到美国后,子孙分散于美国东部,父亲托马斯宗教信仰非常浓厚,曾因亲属与天主教徒结婚,不惜将姓氏改为了瓦森,这一举动对于老沃森——托马斯来说,影响深刻。

和许多人一样,老沃森从小便想当英雄或成为伟大的人物。为此,还经常在镇上涂鸦写上自己的名字。

和中国传统教育思想——棍棒底下出孝子一样,托马斯教育儿子非常粗暴。然而,正如传统教育思想下的儿子对父亲内心深底有一种崇拜类似,老沃森对父亲的崇拜也扎在内心。在教育小沃森的问题上,也和父亲一般粗暴。在当英雄的宏大理想下,“我绝对相信我比父亲更聪明,我对此很肯定。如果需要的话,我能够证明这一点。”的信念,同样强烈的显现在贝尔登夫妇等历史见证人面前。

2.同样的童年

老沃森并没有听从父亲要求他念法律的建议,而是选择了商业。一年之后,毕业了的老沃森同今天的许多大学生一样——失业了。不服气、不安份的他,当了短暂的老师和记账员后,便逃向了他乡。只不过他没有背负着心爱的心爱的土琵琶。

不知出于什么目的,老沃森的传说到了中国,变成了受到某种“刺激”后的奋发图强。说他有一次,在泥泞的小路旁和朋友们玩耍,这时,克宁玻璃制品公司的创建者小艾默里·霍顿驾驶着四轮马车从身边经过,雨水夹杂着泥巴扑到了老沃森的身上。自此,老沃森便向诸多卡通片那样,由若被赐予了“神力”的希曼一样战败了邪恶的骷髅王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22:5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mengben)回复:(mengben)[原创]长篇:帝国...

第一章序

IBM的历史中,涌现过许多英雄,可以说多如浮云。然而,他们之中能与沃森父子媲美的则几乎没有。原因很简单,沃森父子代表着创业一代,而作为职业经理人的他们,则往往是人们心中的过客。特别是在中国,这一寻根究底的国度更是如此。

老沃森,这位异国客来到了美国,学历不高的他,凭借着“货郎”的身份,逐渐积累着打造帝国的经验。经过短暂的创业,他明白了“草根儿”要想成功需要的不仅仅是才智、努力、人脉等,还有一些其他更重要的东西。为此,他找寻到了自己的榜样。

当榜样在身边时刻不离时,老沃森才发现:原来榜样也有缺点。然而,榜样终归是榜样,在讨厌甚至厌恶榜样缺点的同时,它们也潜移默化的转到了老沃森身上。这也许是那个时代,所有榜样的共同特点。

与榜样为伍,成功的几率会越来越大。在与榜样结交的日子里,他学会了日后需要的几乎所有经验。诸如:重视科研与创新、解决问题的迅速等。然而,他最重要、最核心的成功因素却是天生的。它到底是什么呢?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9-9 22:5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mengben)[原创]长篇:帝国之鉴1IBM转型

前言一

人们常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此点非虚。自从东方兴起之时,西方正处蛮荒未开之刻。西方人借鉴东方优秀文化的好处,迅速成长渐成高隆的山峰。今日西方先进,东方后进。为此,东方之中国更应在保持自信,缅怀祖先丰功伟绩的同时,奋发图强、以彼之经验、过往教训为蓝本,再次腾飞于世界民族之林,以不屈祖先的威名,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后代子孙。而非顶着辉煌的过去,叨念着“想当年”总是原地踏步乃至后退。

以此为思想,本书愿做“烂石”、“腐砖”,供各位读者把玩品评的同时带去些许借鉴。

本书的主人公并非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才成就了一个经济帝国的诞生。在这个经济帝国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它所在的那个国家是如何兴起的;可以看到它所在的行业是如何兴起、成长、成熟、衰落的,它又是如何不惜断臂、不惜扑火以期获得再次重生而重新进入轮回的全过程;可以看到他们中虽然有成功者、有失败者,但却没有无所事事者……。

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异乡客,如何从无到有获得巨大成功。他是一位非高学历者,他只能从最底层做起,他管理粗暴却眼光独到,他获得了成功。成功之后的他,最终没有失败。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企业家也如同他那样,其结果却是失败者多如牛毛,成功者大多晚节不保。其中的原因,似乎从老沃森的身上可以看出一二。

在本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位企业“太子爷”的成长经历。事事皆有借鉴,当我们细细品读的时候会发现。天下的父子、天下的家族企业、天下的子承父业其实面对的问题几乎都相似。最终,沃森父子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本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在一大群“精英”的治理下,沃森父子的遗产是如何一步步壮大的又是怎样一步步衰落的。当精英觉得自己是精英后,问题乃至失败就会如影而至,只不过时间先后而已。

在本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国自晚清之始到今天的经济历史与转型,再一次次经济战争中,我们败给了竞争者,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本书或许会为我们解答出一些疑惑。

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本书到底是在说什么呢?既有历史又有营销、战略,还有思想发展史、政治事件等等,是不是太庞杂了呢?我只对创业一段儿或转型一段儿感兴趣,对于其他现在可能用不上。你的书过于庞杂啦。

然而,对于这种意见我有如下答复: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