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 合乎规律才能经典

[复制链接] 0
回复
84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9-1 15:3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的同事们在做联想的案例研究。准确说是在做柳传志时期百亿销售规模之前的联想案例。与我研究联想以及其他研究过联想的人不同之处在于:一是他们锁定了联想从三十亿销售规模到一百亿这个特定的阶段,从多个角度去寻找需要解决的妨碍业绩增长的问题和联想的解决方案,从而尝试着去发现一些可供借鉴的规律;二是他们使用了我们公司十年咨询实践积累与研发的企业分析模型。这使得他们的研究完全可能超越包括我自己在内的所有研究过联想的人。尽管他们都很年轻,但他们是一群人,并且有方法。

于是,一个命题摆在我们面前:商学院毕业的学生在企业中已比比皆是了,波士顿矩阵也好,平衡积分卡也好,我们许多企业都可以自己熟练或半熟练运用了。而GE也好,三星也好,包括我们自己的联想、华为、海尔,这些优秀的案例我们也都不陌生了。接下来我们企业该学习什么呢?理论界该研究什么呢?包括咨询公司该为客户提供什么呢?显然,我们已经走到这样一个阶段。当中国企业还处在市场经济初期,自身还是一个半大孩子的时候,反正我们什么都不懂,反正脑袋里空空洞洞,不管土的洋的,是知识就有用,是故事就好听。

那么,现在呢?中国改革开放都三十年了,竞争都红海了,货币都过剩了,我们还学习什么?研究什么?

掌握规律。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什么是规律呢?首先是具备共性。其次是经得起时间考验。这两者合起来大致就是规律。同样,合乎规律就能够经典了。企业经典与否在于它的经验是否符合规律。合乎规律这个企业的生命就能够长久。不要用<<基业长青>>的尺子量中国企业。首先时代不同,<<基业长青>>里的案例企业平均寿命九十多年,但那九十多年大半时间段是工业经济时代。中国企业这三十年二十年以上时间是知识经济时代。其次,<<基业长青>>分析的是外国公司。中国还有中国的问题。我们不必怀疑<<基业长青>>的先进性,但它不一定是今天的规律,更不一定是中国企业的规律。至少不全部。日本曾经在借鉴欧美企业的同时,发现和总结了自己的企业规律。中国今天也到了这样的时刻。在今天,改革开放之后崛起并有十年二十年历史的中国企业,相信一定存有尚待认识的规律。

由此,我很欣慰这些年轻的同事愿意去做这样的研究。

                                                  陈惠湘

                                                  陈惠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9-1 15:36:49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