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可以开得更好
考虑到花在会议上的时间与金钱,提高它的有效性理应成为组织的一个重要目标。为此,企业应重视三点:提高员工和经理的开会技巧;设定标准;采用最好的、创新性的方法召开特殊会议。
评估和提高开会技巧。尽管大多数员工都认为他们具有较高的开会技巧,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员工简单地学习一些会议的基本技巧,比如,如何准备会议议程、如何鼓励参与,以及如何协调文化差异和解决冲突等,许多企业都将看到开会情况的重大改进。
公司在会议上投入了很多金钱,但让人惊讶的是,这些钱很少用在改善员工开会技巧上,也很少用在调查员工如何看待会议上。首先,企业应定期调查员工对会议的评价,并应将这种调查作为年度员工调查程序的一部分。另外,从一个部门、分公司和整个组织的角度考察会议效果,是进行会议问题诊断和改进会议议程的有效途径。
为了激励员工提高开会技巧,组织应在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中加入这项指标,从而使员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除了要让主管给员工提供反馈意见外,组织还可为员工的开会技巧提供全方位的评估,即从下属和同级人员处获得意见。
设定标准。会议管理的首要原则是,要知道何时某种方法适用,何时其他方法适用或更好。与其让个人去选择,不如由组织设定一些通用的指导方针。比如,当一个未解决的问题阻碍了一个涉及多个部门的项目的推进时,你可以召集一次会议。又或者,只有当会议议程紧迫且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时,才召开会议。
设立标准的目标不应仅仅是为了满足会议本身的利益,也不要因为某次会议是周例会就为它设立标准。一旦组织者要召开会议,他们必须确定哪些人需实际出席会议,哪些人不需要,以及如何让没有出席会议的相关方知悉会议内容。公司应该给员工自由,允许他们不参加与之无关或超出其专业知识范围之外的会议。
组织的每个部门也会设立自己的会议标准。我们赞成这种双重标准,即核心小组成员和外围人员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参加会议。核心小组成员是指对推动会上要讨论的议题有直接作用的人员。外围人员可提供重要的专业知识和建议,但他们的参与不是对每次决策都是必要的。与其让他们参加每次会议,不如在需要他们意见的时候让他们参与,这样效果会更好。只有将两种角色的重要性及划分的理由都与他们沟通好了,才可避免双方因是否参加了每次会议而产生不良情绪。
采用最好的方法。为了开好会议,组织者应知道哪些方法适用,哪些不适用,并且应该采用最好的方法。下面是一些应紧记的基本原则:
第一,提前计划会议,以使会议效率最大化。在会议召开之前,组织者应提前发出会议议程及相关背景资料。如方便,应邀请与会者对议程进行补充。会议议程应给出每个议题的大致时间。这样做,一是为了提高效率,二是为了保证每个议题有充分的讨论时间。
议题讨论的顺序也很重要。例如,在一个以解决问题为重点的会议上,在讨论解决方案之前,首先应保证每个人都已同意了对该问题的界定。同样,在权衡特定的解决方案之前,方案的标准必须是事先经过讨论的。
第二,建立清晰的基本规则。为鼓励参与、明确会议重点,以及获得预期效果,会议应该程序化。如果小组要召开一个连续性的会议,那么在第一次会议时,就应该制定出基本规则。这样也有助于确定领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及对他们的期望值,以及当这些人未能充分发挥其角色责任时,反馈建设性意见的机制。
第三,不要害怕尝试新技术,以及在新场所召开会议。会议组织者应该大胆尝试能鼓励参与和激发思想火化的新方法。比如,在会议期间或让人们进行几分钟的脑力激荡,将与会者分成几个小组等。又比如,还可指定某位小组成员扮演某些特殊角色(例如,扮演顾客或者未来参加会议的股东)。同样,在新环境中召开会议有助于激发创新和打破陈规。
第四,建立会议评估机制。为增强会议的有效性,与会者应定期对会议进行评估,找出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即使不为这次会议,也可为下次会议做准备。另外,还应检查一下会议的进度和流程,以及会议的基本规则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