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零售业] [转帖]洋超市之“南京困战”与“上海模式”

[复制链接] 8
回复
114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5-8 17:5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于在长三角谋生存的本土零售商来说,抢占市场的机会一直都在,而不仅仅是在洋超市遭遇抵制时才来到的

  家乐福遭抵制,再一次把外资零售企业推到了前台。有不少人认为,2008年原本是国外零售巨头准备大肆扩张的一年,然而,家乐福遭遇抵制很可能成为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将是国内零售商发力的好机会。实际上,在长三角地区,问题远没有这么简单。主要以大卖场形式在长三角发展的外资零售商巨头,在上海、浙江和江苏三地的发展状况大不相同,这种差异也反映了中国零售行业一些不同于国际的独特之处。另外,对于在长三角谋生存的本土零售商来说,抢占市场的机会一直都在,而不仅仅是在洋超市遭遇抵制时才来到的。

  外资遭遇“南京困战”

  根据南京市商贸局介绍的情况,今年一季度,南京又有两家外资大卖场倒闭。

  南京是长三角的腹地,不少外资超市都把南京作为向长三角地区渗透的落脚点,但进入南京后,大家发现,攻占这块市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1999年,家乐福南京第一家门店大桥店开业,然而,经过了近10年的时间,家乐福如今在南京只扩展到3家门店。

  沃尔玛几乎遭遇了同样的困境。沃尔玛过去给人的印象是,一旦开店,周边其他零售商就很难生存,然而,在南京的情况却是,无论是家乐福还是沃尔玛,周边不仅没有达到“寸草不生”的境地,甚至有刚开张的卖场就立刻被竞争对手包围的事情发生。

  根据南京市商贸局办公室主任杨隆鑫介绍的情况,南京目前有近60家接近家乐福业态的大卖场,但是,理论上,按照每20万人拥有一个大卖场的惯例,南京大约可以容下30家左右的大卖场。这就使得大卖场倒闭在南京时有发生。被沃尔玛并购的好又多超市南京清凉门店就在周边超市的挤压下以关门收场。

  在谈到外资大卖场在南京频繁倒闭的原因时,杨隆鑫就认为,这种情况实属正常,南京目前的零售业态已经逐渐饱和,无论是外资还是内资,不能适应本地市场竞争特点的,就难免被淘汰的命运。

  在以商战众多出名的南京,外资卖场即使没有遭遇抵制,想要取得市场绝对领先的地位,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地头蛇”求新求变

  之所以会出现“南京困战”的局面,与盘踞南京的“地头蛇”苏果所采取的策略分不开。“群狼战”、“蜂窝战”、“卡位战”,看到这些词汇,恐怕没有几个人能把它与超市联系起来,然而,这些词汇正是记者从苏果超市了解到的该公司对抗海外巨头的绝招。

  沃尔玛在南京最热闹的新街口商圈开设门店,苏果超市立刻选择临近的位置开设新店,并且利用在南京门店众多的优势,采取集体优惠的策略对抗沃尔玛的“天天平价”。

  苏果超市董事长马嘉樑接受采访时就表示,零售业态是没有绝对标准的,拿国外的标准去照搬只会得不偿失。而苏果的业态创新是本着最务实,最适合老百姓的原则去做。本着这个原则,苏果在南京打造从便利店到社区店再到大卖场的完整业态链条,用这条链条缠住海外巨头的手脚。

  在浙江,宁波如同另一个南京。家乐福1999年就在宁波开设第一家门店,然而,时至今日,家乐福没有在与本土超市的竞争中占到便宜。宁波三江超市的掌门人陈念慈就指出,外资超市的进入不仅没有影响本土超市的生存,还促使本土超市在不断求新求变中成长起来。

  家乐福的“上海模式”

  与江苏和浙江的情况不同,在上海,外资卖场发展得有声有色。询问一个上海居民购物首选的大卖场,家乐福可以轻易排进前三位,甚至排到第一位,而在南京和杭州,排在第一位的很可能是苏果和世纪联华。

  截至2007年的统计数据,家乐福中国共开有109家门店,其中,仅仅在上海一个城市,家乐福就开设了12家门店,而江苏和浙江两省总共才有12家门店。

  作为一线城市,上海是家乐福最早选择进军的市场,但是,这却不是家乐福上海发展与苏、浙两省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更重要的因素是,家乐福在上海选择的与内资合作的模式。本土企业联华超市占了上海家乐福45%的股权。

  根据联华超市4月发布的年报,联华超市2.68亿元的净利润中,有1.3亿元是联营公司上海家乐福贡献的,占比48.6%,家乐福的收益已经成为联华超市一块稳定且持续增长的收益。

  接近半数的收益贡献,决定了联华超市在上海本地与家乐福之间很难形成绝对的竞争关系。由于联华超市扮演了上海本地地头蛇的角色,与地头蛇结成利益联盟的家乐福自然享受到了更宽松的竞争环境。

  另外,从沃尔玛的经验看,上海的区域环境更适合大型海外卖场进驻。沃尔玛中国CEO陈耀昌就分析,沃尔玛此前无法高速前进的大部分原因是它在中国遇到的情况远比美国复杂。中国有6个以上的大方言区,南北气候差异巨大,人们口味不同,很难出现全国性供应商,因此真正的大批量采购也随之化为泡影。然而,在上海,周边苏南以及浙江相同的文化坏境和良好的交通条件都给供货和销售带来了便利。上海大量的海外长住人口也为洋超市提供了固定的客源。

  竞争焦点是供应链

  无论是上海联华还是江苏苏果,本土超市实际上与海外零售巨头仍然存在差距。博科资讯总裁沈国康就指出,本土连锁超市企业和国际零售巨头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规模,这方面很难在短时间追赶上。二是企业物流供应链的管理,在这方面,本土企业大有可为。

  陈念慈也承认,无论是在资金实力、采购渠道,还是在信息化水平、管理水平上,目前的本土超市都无法和国外超市相抗衡。所以,本土超市必须在经营发展上有所创新,与国外超市进行差异化的竞争,才能避免被淘汰。

  “外资超市的竞争确实压力很大,但换个角度看,也给我们的学习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原来觉得难以摸准连锁超市经营的门道,现在觉得简单了,外资大企业都到家门口来了,学就是了。”新江厦超市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世华正带领他的公司向外资公司学习供应链。
  (来源:《国际金融报》 记者刘洋)
9
发表于 2008-6-13 22:46:1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物流很关键!

8
发表于 2008-5-12 14:32:54 | 只看该作者

物流一直以来都是制约零售业发展的瓶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是优秀零售业的“杀手锏”,解决好物流供应问题对于任何一个零售业尤其是想做大的零售企业来讲都是首要问题。

7
发表于 2008-5-12 00:47:55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啊
6
发表于 2008-5-11 17:18:35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还是因为上海买办多啊,外资好做事。其实象超市之类的外资零售业,除了物流有点技术含量,过多的引进没多大意义,有个一两家就差不多了。
5
发表于 2008-5-11 16:36:22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国内的企业发展到一定大的时候就开始走下坡路,很难继续发展,象家电行业的苏宁国美那样的真是为数不多的特例,希望在其它行业也能发展出几个这样的。
4
发表于 2008-5-11 16:33:1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中国的企业一发展大了就开始倒退,现在好像除了家电的苏宁国美,没有几个行业有些规模的商业。

板凳
发表于 2008-5-10 16:32:19 | 只看该作者
苏果感觉也有地方保护色彩
沙发
发表于 2008-5-9 16:19:00 | 只看该作者
与狼共舞,中国的零售也应该出巨人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