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会计行业人才流动的背后

[复制链接] 0
回复
58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3-28 11:3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陈永宏没有想到,他们所在第三届全国会计知识大赛上取得骄人战绩后,却给他带来了一些烦恼:各种机构向这些参赛选手频频伸出“橄榄枝”,发出各种吸引跳槽的“诱惑”。

  “员工流动本来无可厚非,但有些企业、机构都把眼光盯在到其他单位去挖人,久而久之谁又愿意专心致志培养人才呢。”陈永宏告诉记者,天职国际推行专业化分工,在人才培养上付出了较高的投入,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挖墙脚”风潮,去年10月武汉某猎头公司自称受某国际所委托,逐个给天职国际的每一位员工打电话、发短信。

  人才流动新风向

  “以前的很多同事都是先在事务所镀层金,就转而找个好点的企业、单位。”一位刚从某会计师事务所跳槽到民营企业做财务总监的张先生说。他的经历代表着时下很多业内人士的流动风向。

  业务骨干被挖走是某国内大所人力资源经理王女士最为心痛的事,“培养一个合适的人才相当不容易。”在招聘的时候,王女士特别关注应聘者的跳槽历史,常问的一个问题是“是否打算在本事务所长期发展”。

  目前,国内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人才流动有加速趋势。“不是铁打的营盘,却是流水的兵。”这是一位注册会计师行业资深人士对此的比喻。他指出,国际“四大”的年流动比率大约在15%-20%,国内事务所大约在20%左右。

  “行业人士的‘出口’实际上就是那么几个。”陈永宏说,一是晋升合伙人,进入事务所管理层;二是跳槽到其他事务所;三是成为职业经理人,到企业担任财务总监等职务;四是在事务所内部流动,比如转向工作相对轻松的管理咨询业等。

  前几年,国内所的员工往国际“四大”流动的比较多,现在也有不少从国际“四大”过来的。最近一年多,大所的员工并不是往其他所流动,而是往企业走,经常是前面一个人去了某大型企业,后面好几个人都跟着过去了。

  “频繁的人才流动自然增加了很多成本。”陈永宏告诉记者,天职国际每年招收学生实习时大概有2000人投档,初选后留下200人左右参加实习,最终选拔50-80人留下来工作,这些人能干满3年的不到50%。当然,人才流动并不完全是坏事,也有正面的因素。比如很多人往企业走,有时候可以为事务所带来潜在的客户。

  “流动性泛滥”的背后

  “我并不反对正常的人才流动,个人追求价值最大化是很自然的需求。”陈永宏说,一个大学毕业生在一家事务所干了三、五年,如果上升通道没有了,他选择离开也是很自然的。

  陈永宏认为,行业人才频繁流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竞争激烈,行业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二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工作非常辛苦,整天要面对各方面巨大的压力,心太累,经常在一线干活的人很多都是在超负荷运转;三是大型国企的薪酬增长很快,这与注册会计师行业形成了巨大反差;四是注册会计师行业是一个外向型的工作,每个人对外接触的机会很多,经常会有客户企业看上了事务所的人;五是内部缺乏上升通道与发展空间。

  “‘流动性泛滥’正在造成行业人才的缺失。”一位业界资深人士指出,这种缺失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行业高层次人才匮乏,包括高层次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能够承担国际业务的人才不多,具备事务所领军才能的人更少。另一方面,人才流失比较普遍。从行业的角度看,一些优秀人才向行业外流失,包括流向证券、保险、银行系统,以及上市公司、外资企业等等;在行业内部,反映突出的是从内资所流向国际“四大”。

  该人士认为,人才流失并非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独有的问题,比如金融系统,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通过优厚的待遇把优秀人才吸引过去。即使在国外,行业的优秀人才流向大公司、国际公司,也是一个普遍现象。“这里面是市场的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我们也不必为之惶惶。”该人士说。

  人才困局的解决之道

  怎样才能避免“流动性泛滥”?众多业内人士认为,这需要事务所、行业协会乃至全社会共同努力,而且绝非一蹴而就。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