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氏一直是中国跨国奶粉行业的技术领先者和概念领先者,奠定这个基础的根源是,惠氏是世界上第一家生产配方奶粉作为婴幼儿奶粉辅食的。 拿走这个光环之后,我们看看中国的奶粉行业。在2004年以前,跨国奶粉以惠氏、美赞臣、雅培、多美滋为代表的阵营一直在高端市场;而以三鹿、伊利、完达山、圣元为代表的阵营一直在中低档市场。国产奶粉很想通过练练内功、做做品牌快速达到高档奶粉,可是这个做法一直很不理想。现在,很多曾经决心高端的企业开始又目标向下,做起了中低档市场,原因很简单,他们在缴纳了昂贵的市场推广费用之后,并没有在高档市场获利,可以说,他们根本就没有学到惠氏等企业在市场上的真谛。 纠葛一:医疗渠道不是谁都能够进的。
学习惠氏等企业做医疗渠道的企业不少,但是鲜有成功者,原因主要在于,医疗渠道的难点不是能不能进得去,而是进去了之后如何做好细腻的服务。国产奶粉在这个方面十分粗放,并且没有耐心,所以大多是花钱连吆喝也赚不到; 纠葛二:作品牌不是打广告。
这是一个十分浅显的道理,但是中国的奶粉企业大多都不同程度地患有此病,其中不乏行业中数一数二的企业。 在企业中,有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家品牌之分,三者相得益彰、互相支持。跨国企业大多弱化企业家品牌,而注重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以惠氏为例子,其企业一直给人是一个严谨、科技、有爱心的企业,其产品一直给人是专业、高品质、技术领先的产品。而国产企业最近几年,在产品上一直是跟随着,这本身就失去了机会;在企业品牌上很多国产企业甚至不投入,在他们的眼中,做企业品牌不能直接拉动消费。 我们在这里不去批判这些企业在品牌上的误区,但是却不得不批判这些企业在品牌上的无知。 纠葛三:新产品不是换包装。
中国人的聪明发挥在这里,往往还能够有点奏效,但是却不知道这是在透支企业的品牌,会为企业埋下很大隐患。 我们经常看到国产奶粉换锅不换汤,只是改变了包装设计就包装成新新产品销售,虽然在短期内可能有些许收获,但是往往却给企业的忠实消费者造成永久的伤害,最终造成了有广告就有增长,没有广告就很快下滑的恶劣局面。 看看惠氏是怎么推新品的,在乳清蛋白卖点普遍被国内企业跟进之后,惠氏8月1日在全国推出了添加叶黄素的新产品,新品类一经推出,立刻在市场上形成热点,原因很简单,叶黄素对视力的作用对中国人有极大的吸引力。小学生30%、中学生48%、大学生65%的近视率是这个卖点的最大支撑。 中国企业整天在喊叫自己最懂中国的国情,但惠氏的这个产品却给所有的国产奶粉企业一记响亮的耳光。那种仅仅沉迷在跟随中的企业是不会有太大出息的。 学习一个企业,学的是他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而不是照搬和跟随,不然,国产奶粉要突破洋鬼子的高端市场只能是想入非非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