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不是,至少在可以看得见的未来,存款法定准备金率仍将是中国央行回笼货币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
0.5个百分点,中国央行上周六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法定准备金率,根据最新的存款数据估算,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一次冻结1900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资金。
这是中国今年之内第九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的第十二次,至此,中国的存款法定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3.5%,创下了自1987年统一存款准备金率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
如果用中国央行的官话来说,这次上调存款法定准备金率,是“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那么用市场的语言就是目前中国货币市场的流动性过剩仍未根治,中国央行仍需要这个货币政策工具来回笼货币。
表面上,目前中国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似乎有点偏紧,一级市场步步走升,而二级市场也是整体向上,但是,从源头上看,目前美联储利率再次滑入下降通道,人民币升值加速再次强化市场预期,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仍在持续,贷款增幅居高不下,更为重要的是,在明年一季度前,将有1.5万亿人民币央票到期,可见,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后市仍然堪忧。
而且对中国央行来说,现在回收流动性没有比准备金率更好的工具了,相比较公开市场而言,存款法定准备金率成本优势明显,尤其是近期央票中标收益率急剧跳升后更是如此,以目前一年期央票中标收益率为例,经过前两周连续大幅跳升后,参考收益率已达3.7990%,创下历史新高,而目前中国的存款法定准备金利率仅为1.89%,相差逾一倍。
不过,中国贸易顺差带来的流动性过剩也出现一丝曙光,就是正在飚升的油价很有可能会蚕食目前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油价上涨,出口不变,进口增加,中国居高不下的贸易顺差很有可能日趋平衡,从而扭转目前国际收支失衡造成的流动性过剩。
对于中国来说,用法定准备金率配合公开市场回笼流动性,目前是中国央行回笼货币的最佳手段,但是,如果中国不能对“本”进行根治,仅在“末”上大动干戈,很显然,无论多少次准备金率都无济于事,直到中国经济见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