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纵观世界企业的发展史,在不断发展与壮大的过程中,都将面临着各式各样的阻力,其中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就是管理方面的制度化与规范化。 一个企业在发展初期,可能单靠主要领导的个人魅力或靠偶然机遇就能成功。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单靠这些因素很难成就大业,甚至走向消亡。在这个时期,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要有自己文化积淀的管理模式,而这种管理模式必须与相应的管理制度相匹配。只有制度规范化,管理流程化,企业才能走上正轨. 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起好的企业制度呢? 首先,要建立起好的企业制度,必须要有公司层面的动作,形成制度的外部压力,即公司各部门要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标准并公示、检查、考核、奖罚,形成一种大的氛围.在生物学上有个 “亚斯兰”现象。曾经有人想在草原上将一群羊用铁丝网圈起来,但是每天总有羊钻铁丝网带伤逃走。后来他将铁丝网通上电,开始还是有羊不断冲击电网而死掉,一段时间后羊群里的羊都远离电网了.这时不再通电的铁丝网依然有当初的威慑作用.最后撤掉铁丝网,羊已经习惯了在这个区域内活动,不再走出圈子外去了。这种原理或是现象应用在管理学上也是非常有效的,在管理最初就要设定好规则,也就是电网,只要违规就一定会受罚,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习惯,遵守规则. 其次,制度要得到实施,很大程度上都是靠管理人员来落实,靠全体人员来执行。一个好的制度就是必须来源于基层,它是由下而上的,是由基层员工讨论出来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就如他(她)们自己的承诺。只有这样,我们的制度才有可能得以实施并取得成效。即制度除了有以上所讲的外在压力之外,还必须要有执行者的内在动力。 制度建立以后,如何才能保证其顺利实施呢? (一)注重细节,落实到位。细节决定成败,作为一个管理者,只有了解并参与一些关键细节的执行,才能够准确、及时地解决实施制度所带来的问题。 (二)注重自身形象,勇于承担责任。领导者言行举止常常影响着下属的行为。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领导者只有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才能无形地给下属树立好的榜样.树立我是责任的主体,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勇于承担责任. 在制度的推行过程中,要建立制度评价体系,以保证制度本身的合理性。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相关制度进行调整、修改,以保证制度得到更新与细化。 成功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内部控制得到有效贯彻;而失败的企业,尽管有着各种各样导致失败的因素,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内部控制失效。对任何企业来说,再完美的制度,如果得不到严格执行,就是一种摆设。因此企业必须制定一套较为完善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并使之得到很好地贯彻实施,否则将使制度流于形式。 总之我们制定制度就形同于修筑铁路,最终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的人员都只能按一个方式来完成某项工作,形成标准化.同时我们希望有第一次、第二次乃至第五次、第六次的提速(即提升效率)。那么有效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就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