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商振品人录》系列文章连载(11楼最近更新)

[复制链接] 10
回复
142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0-29 16:0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开篇说的话

       在家园里待了几年了,发管理的文章比较多,其实这个世界原比工作丰富得多。最近“闭关”修炼,看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也有些感触,就随笔写下来了。写点,发点,与各位家园的朋友分享。鲜花也好,板砖也罢,我准备迎接您的声音!

       既然把这一系列的文章定名为《商振品人录》,还是先做个自我介绍吧。

       商振,企业咨询顾问及培训师,《职场圈》E杂志主笔。个人代表作品《职场有坑》、《身边的管理学》、《职业精神》等。网易商业、《销售与市场》专家团成员,《人力资本》、《经理人》、《CEO决策》、《商界》等媒体特约撰稿人、专栏作者。 个人志:居高 容远  达天下    电子邮件:newsway626@163.com

        我不是历史研究工作者,所谓品人很大部分有个人的主观成分,可能与您想的不一样,别在意,只图一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1 15:17:32编辑过]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1 15:14:15 | 只看该作者

                           商振品人录之李广(1)

文、《职场有坑》一书作者商振
 

  
     
“想我少年从军,一生与匈奴交手70余次,如今有幸同单于直面沙场,可偏被调去迂回前进,却又迷失道路,难道这是天意吗?如今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语闭,拔刀自刎。自杀者,为西汉著名军事将领李广。李广一生戎马戍边、驰骋疆场,但终其一生“官不过九卿”,且落下个刎颈自杀的结局。如此一代名将竟落得如此下场?!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诗中所赞扬的正是汉朝将军飞将军李广。但飞将军不仅有赞美诗,更有“李广不封侯,古往今来同一哭”、“自叹马卿常带疾,还嗟李广不封侯。”这样的同情之作。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更是一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更是刻画出了李广的时运不济之象。

    李广的祖上是秦朝将军李信,曾大破燕太子丹。李广有套家传的“武功秘籍”,因此射得一手好箭。提起李广的箭法,不得不说一个故事。据说有一次,李广在外面打猎,看到草丛中有个黑影,“看见黑影就开枪”,搭功射箭。等走过去一看,才发现是石头,整个箭头都射进了石头里。《水浒传》中有位善射的名将花荣,绰号“小李广”,可见,“李广”在中国就是神射手的代名词。

   李广戎马一生,被匈奴人畏称“飞将军”,曾先后辅佐过汉文、景、武三朝,却终生未封侯。比他晚出道卫青以及更晚辈的霍去病都封了侯,甚至李广的手下都封了侯。在汉朝将军中,即便李广不是最出名的,算个比较出名还是绰绰有余的,但为什么飞将军没被这“馅饼”砸到呢?难道真的如汉文帝所说:“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或者应了诗人王维的那句:“卫青不败乃天幸,李广无封缘数奇。”?

   先说说汉文帝的时候,李广为何未被封侯。汉文帝说李广:“惜乎,子不遇时!”不是没缘由的,这句话也正反映出李广之才能与领导者用人思路是相冲突的。汉文帝是汉朝的第四代统治者,前三任应该讲没给他留下一个好摊子,尤其是经历了吕氏一门“祸害”后,汉朝更是需要调养生息。同时汉文帝刘恒性格贤智温良,又尊崇道家思想,贯彻和延续无为而治的统治思想。对内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迅速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对外汉文帝主张“和”,对南越王赵佗实行安抚政策,对匈奴继续实行和亲政策。即便是匈奴三次侵犯汉境,也都只是被他及时派兵还击赶出了塞外而已。一个人的发展是建立在平台发挥之上的,而平台空间与平台缔造者的思想是密切相关,李广的可供能力与汉文帝的所需是不相符的。所谓:“学好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而无疑李广失去了汉文帝这个当时最大且是唯一的买主,不得志也就不足为奇了。

    汉景帝即位后,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李广当时作为骁骑都尉跟随太尉周亚夫抗击吴楚叛军。因夺取叛军帅旗而在昌邑城下立功显名,但这一次功成并没有让李广名就。原来李广接受了梁王私自授给他的将军印,回朝后没得到任何封赏。梁孝王是景帝的弟弟,两人同为窦太后的儿子。梁孝王一开始为代王,后来淮阴王,最后才称为梁王。而作为二人的母亲窦太后比较喜欢梁孝王,所以一直希望景帝千秋万岁之后能传位于梁王。梁王有“做梦当皇上”的野心,就算一般的老百姓不知道,你一个正经“机关干部”怎么能一点“政治敏感性”都没有呢?因此从李广接受梁孝王赐予的将军大印时起,其实也就自绝了景帝朝的封侯之路。(未完待续)

        作者商振,出处《职场圈》E杂志,转载请保留此信息,否则谢绝转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11 15:14:52编辑过]
10
发表于 2007-11-7 08:44:35 | 只看该作者

写得不错

觉得还可以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0:39:02 | 只看该作者

商振品人录之崇祯(6)

崇祯十年四月大旱,祈了几次雨都没效果,此时崇祯下了一道《罪己诏》。“张官设吏,原为治国安民。今出仕专为身谋,居官有同贸易。催钱粮先比火耗,完正额又欲羡余。甚至已经蠲免,亦悖旨私征;才议缮修,(辄)乘机自润。或召买不给价值,或驿路诡名轿抬。或差派则卖富殊贫,或理谳则以直为枉。阿堵违心,则敲朴任意。囊橐既富,则好慝可容。抚按之荐劾失真,要津之毁誉倒置。又如勋戚不知厌足,纵贪横了京畿。乡宦灭弃防维,肆侵凌于闾里。纳无赖为爪牙,受奸民之投献。不肖官吏,畏势而曲承。积恶衙蠹,生端而勾引。嗟此小民,谁能安枕!”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看得出来,崇祯对于官吏们一心贪财十分气愤。他还曾动过“搜括臣宰”以“助饷”和“救民”的念头,因为当时崇祯感觉最缺的就是钱。于是崇祯要么经常吃着吃着饭,就觉得自己太奢侈了,于是要求给自己“减膳”;要么在观看宫女表演时,经常想到老百姓还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于是要求“停乐”。可是天老爷似乎不领这份情,雨、旱、蝗灾一样不少照方全来,这就让崇祯更觉缺钱,于是几次三番的“罪己”,周而复始的劝戒官员富户“慷慨解囊”,但却总没有实际效果。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事实往往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据《明季北略》记载:当李自成进京之后,打开国库时,他被自己看到一切惊呆了。“旧有镇库金积年不用者三千七百万锭”,是啊,谁看到这么一大堆银子能不呆呢?但崇祯皇帝怎么就“忘记”自己还有那么多私房钱呢?在国难当头之时,在号召他人“慷慨解囊”之时,为何不能做个榜样,自己先拿出银子助赈、助饷?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可怜之人自有可怜之处,《明史》批评他“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剧失措”,其实他的性格弱点其实正是其悲剧的根本原因。以后人的眼光再去看崇祯,曾经有很多机会摆在他的面前,他没有珍惜,可惜上天没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完)

     

8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0:38:25 | 只看该作者

商振品人录之崇祯(5)

崇祯十七年(1644年)二月十日,总宪李邦华第一次向崇祯帝提出了迁都南京的建议。根据李邦华的建议,崇祯帝可以以到孔庙圣的名义出京,出京后直接南下去往南京。崇祯听后,没表态,只说“知道了”。崇祯可不是没听进去这个建议,后来就在朝会上讨论这个事情,可结果并不是他想要的结果。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朝中的大臣们都认为即便是要南下,也应该是太子南下,而皇帝应该守卫社稷。这其实就是让崇祯留在北京等死,那还讨论南下做什么?崇祯于是冠冕堂皇的说:“国君死社稷,恒理也。”这话说得显然违心,既然已经打算“死社稷”了,怎么还抛出南下这个个议题呢?末了,崇祯还给提出南下建议的臣子一句:“言迁者欲使朕抱头鼠窜耶?”。自己没走成,还埋怨人家。大臣们一看风向不对,马上调转口风,纷纷表示放弃南迁主张。但崇祯不是不想南迁,只不过是他想代替太子南迁,于是就大骂“光时亨阻朕南行”,光时亨因极力反对南迁而成了倒霉蛋。但可能崇祯觉得这话说得太露骨了,显得自己太想逃跑了,于是又回过头对提议南迁的臣子说:“诸臣平日所言若何?今国家至此,无一忠臣义士为朝廷分忧,而谋乃若此!夫国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复多言。”说是“毋复多言”,其实崇祯是想做个姿态,让大臣们极力进谏,这样自己“盛情难却”顺水就把南迁的事情定下来了。可谁想,他这前后矛盾,搞得太臣们也摸不清风向了,于是这个事情也不了了之。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南迁没形成决议,崇祯的逃跑计划没能成功,此时李自成已经兵临北京城下。李自成没有马上开始攻城,而是派投降的太监杜勋进城,代表自己与崇祯皇帝谈判。杜勋带给了崇祯李自成的要求:封李自成为王,赐银一百万两,承认陕西和山西为其封国。这样的条件,对于已经内忧外患的崇祯帝应该最好的条件了。只要给了李自成一个官方身份,马上就可以解除起义军对自己的威胁,同时又为自己抗击满清增强了力量。可是崇祯又犯了老毛病,他不想落个“偏安”的名声。他希望找个替罪羊,此时在他身边的大臣魏藻德成为他的目标。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崇祯便问魏藻德:“此议何如?今事已急,可一言决之。”那意思是:你说行,然后我同意,这事情就成了。可魏藻德可不想背这个黑锅,他选择了沉默。崇祯于是再次发问:“此议何如?”,魏藻德依旧“拒绝回答”。没办法,崇祯拉不下这个面子谈议和,于是就打发走了杜勋。杜勋刚走,崇祯帝就拍桌子摔板凳,并把魏藻德一把推倒,其气愤程度可见一斑。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崇祯不仅不能承担责任,很多时候也往往是“说得轻松做得稀松”。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0-31 14:28:49 | 只看该作者

                       商振品人录之崇祯(4)

两年前的事情大家至今还都记忆犹新。崇祯十五年,在被李自成打得很狼狈的时候,崇祯曾打算与清兵议和,以便腾出力量安内-----扑灭闯王起义。崇祯与与兵部尚书陈新甲商议后,决定秘密进行此事,并交由陈新甲具体实施。可惜事情还是张扬出去了,大臣们纷纷质询是否有此事?此时崇祯害怕耽个“媚外”的罪名,没等陈新甲说话讲出实情,就把他拉出去给咔嚓了。这事情才过去不到两年,大臣们还是记得的,没有人想做陈新甲第二。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崇祯一再声言:“此等重大军机应行与否,原应先生每(们)主持担任,未可推诿,延缓误事。”但这些大臣们都是官场上的老油条了,谁肯上这贼船。崇祯有意推卸责任,朝臣含糊应对,谁也不拍这个板。后来崇祯逼问得紧了,朝臣就想出一个很“民主”的办法------向各省督抚征询意见。在此国家存亡的危机时刻,皇帝和大臣在这慢悠悠的推太极,二月八日山西首府太原城破,一晃二十天过去了,调吴三桂的事还没定下来。后来此事折腾了一个多月,由于朝臣们没有明确表态,崇祯自己也不愿承担“弃地”的责任,就把这件事关国家命运的大事给压下去了。时间没了,机会没了,京师也没救了!等到崇祯皇帝终于下了让吴三桂勤王的命令后,吴三桂的军队刚刚开拔,北京就已经陷落了。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身为国君,在危亡时刻不能力挽狂澜,反而为了谁的责任问题而与群臣纠缠不清,最终丧失了最后的机会,反应出崇祯性格中懦弱的一面。领导是什么?领导就是扛问题的,谁让你在最上面呢?如果你都不想承担责任,又有谁会愿意为你承担责任呢?类似的事情不只发生过一次。选自《商振品人录》

作者商振,出处《职场圈》E杂志,转载请保留此信息,否则谢绝转载!

         未完待续…………

         未完待续…………

6
发表于 2007-10-30 08:57:02 | 只看该作者

呵,楼上别着急,可能楼主正在写。

按照楼主分析,亡国之君也确实有亡国的道理,确实力挽狂澜的君主也有不少。

应该是每朝每代都应该有良臣出现,江山代有英才出嘛,只是君主会不会用了。

5
发表于 2007-10-30 08:36:07 | 只看该作者
要分享就彻底些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16:05:42 | 只看该作者

                       商振品人录之崇祯(3)

十二月初一日,崇祯在紫禁城平台召见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蓟辽督师袁崇焕,传谕是要“议军饷”。北京此时是全城戒备城门禁闭,城上用绳子吊一个筐子下来,袁崇焕就坐在筐子里被提到城上。袁崇焕到了平台之后,崇祯皇帝并没有同他议军饷,而是当即下令将他逮捕下狱。此时袁崇焕才明白所谓“全城戒备”,戒备的不是清兵而是他及他手下的精兵。祖大寿是袁崇焕部将,遂节制辽兵,得知此消息后率部东返,不理会崇祯的“勤王”命令了。后来还是靠着狱中袁崇焕的亲笔书信,才将祖大寿及守辽军队召还,并收复永平、遵化一带。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事情的起因,据《崇祯长编》记载:杨春、王成德两名太监被清兵俘虏,皇太极派副将高鸿中,参将鲍承先、宁完我和巴克什达海等看守这两人。几个人坐在两个太监隔壁,故意在谈话中暗示袁崇焕已经与皇太极有密约攻取北京。后来,杨、王太监居然“神通广大”的越狱成功,逃回紫禁城自然第一时间把听到的密约内容告诉给崇祯皇帝。皇帝此时很相信太监---他身边的人,所以才决定在平台召见袁崇焕“议饷”。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崇祯三年(1630)三月十六日,崇祯帝命人将袁崇焕凌迟处死,妻妾兄弟流放到福建。后来的一系列事件来看,这一看似平常的“兔死尽弓狗烹”却为明朝灭亡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而崇祯犯下如此严重错误,居然只为太监听来的一句话,这再次印证了崇祯悲剧实际上是其多疑性格的悲剧。而除开性格多疑,崇祯的性格中还有其他的弱点。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袁崇焕死后,明朝在与李自成的各次对抗中,均处于劣势。究竟谁能担当抵御反贼的重任?此时他想到了吴三桂。吴三桂继袁崇焕之后镇守山海关多年,一样将皇太极挡在关外,实战经验和能力自然不用说,调此人来指挥军队对抗李自成,不失为一计良策。但崇祯又有自己的小算盘:把吴三桂调进关,就等于把宁远放弃给清兵,他不想担这个丢疆土的罪名,因此想拉上朝臣一起“上刀山”。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十九日,崇祯正式向大臣就调吴三桂入关一事征询意见。大臣们都承认吴三桂是抗击李自成最好的人选,但大家也都心里跟明镜式的明白:崇祯是想拉自己垫背呢。为何大臣们做此想法?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作者商振,出处《职场圈》E杂志,转载请保留此信息,否则谢绝转载!

         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9 16:22:43编辑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9 16:03:20 | 只看该作者

                             商振品人录之崇祯(2)

崇祯知道,凭借自己现在的势力,他还无法除去魏忠贤,因此他需要把拳头藏起来,用笑脸相迎。在最初对待魏忠贤的态度上,崇祯和哥哥朱由校一样优待对之,还不断地嘉奖魏忠贤、王体乾、崔呈秀等人。而另一方面,他将自己原来王爷府中的侍奉宦官和宫女逐渐带到了宫中,以保证自己人身安全。与此同时,崇祯在逐步的削弱魏忠贤的影响力,并以此向朝臣发出信号。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魏忠贤一次给皇帝上了一道《久抱建祠之愧疏》,向崇祯请求停止为他建造生祠的活动。崇祯读后,批复道:“以后各处生祠,其欲举未行者,概行停止。”借着这道折子的坡,崇祯下驴了。在看似“顺从” 魏忠贤意愿的背后,崇祯抑止了朝野上下对于魏忠贤的进一步崇拜,同时向朝臣发出信号:清算的时候到了。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天启七年(1627)十月十三日,御史杨维垣上疏弹劾崔呈秀:“呈秀毫无益于厂臣(魏忠贤),而且若为厂臣累。盖厂臣公而呈秀私,厂臣不爱钱而呈秀贪,厂臣尚知为国为民,而呈秀惟知恃权纳贿。”这显然是丢车保帅之策,把所有问题都让崔呈秀来扛。时任兵部尚书的崔呈秀在魏忠贤党羽中很有分量,是魏忠贤门下“五虎”之一得力干将。这次崇祯有便宜照捡,准奏,免除崔呈秀的兵部尚书一职,令他回乡守制。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停生祠,免呈秀,两记杀威棒一出,这下朝廷中的大臣们就摸准了风向,揭发和弹劾魏忠贤的奏疏开始接二连三地出现。但不是弹劾就能下手的,崇祯选择了继续等待,他在等待魏忠贤的下一步动作。魏忠贤还是上钩了,主动请求“引疾辞爵”,崇祯照准。在削掉魏忠贤官职之后,崇祯派魏忠贤到中都凤阳祖陵司香,这正是崇祯的杀着所在。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名为司香,实际上是将魏忠贤从权利中心赶走,一旦离开了京都,魏忠贤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魏忠贤将失去对党羽的掩护和帮助,捉拿他的事情才会一击即中。魏忠贤前脚走,崇祯就命锦衣卫旗校将魏忠贤缉拿回京。十一月初六日,在阜城县(今河北阜城)南关的旅舍中,魏忠贤孤零零地呆在旅馆里,锦衣卫捉拿到此,魏忠贤自缢而亡。魏忠贤其实死得蹊跷,在外他没有帮手,但回京他就大有机会,他不会不知道自己还残余势力,但他竟然放弃了生机反而“良心发现”的自杀了。其实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魏忠贤死了,这正是崇祯想要的结果。清算魏忠贤余党的行动开始了,至崇祯二年(1629)三月十九日,所谓阉党逆案才告完结。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以一己之力除魏忠贤,体现了崇祯的胆略和高超的政治手段。但令人不解的,费劲周则的除去魏忠贤阉党一案之后,崇祯自己又继续信任宦官,走上了如他兄长一样的轮回。也许这正是崇祯性格多疑的一个验证,他不信任外人,而只相信自己身边的人。可见,人真的不是相信值得信任的人而是相信愿意信任的人。值得崇祯信任的袁崇焕就没那么幸运,自己拼死卫主,结果却被崇祯凌迟处死。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袁崇焕在崇祯元年(1628)七月接受崇祯召见时,曾许下海口“五年平辽”。事实上,袁崇焕确实很有几下子,在辽东宁远、 锦州及山海关一线确实是牢牢守住了京都门户,清朝军队在此尺寸未进。后来,皇太极没办法,饶过袁崇焕布置的防线,从蓟门南下,进逼京师。崇祯二年(1629)十月下旬,清朝军队10万到达遵化城下,距京师不过二三百里。袁崇焕立即命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增援,然后自己也于十一月初五日率兵入关。十一月二十日,崇焕在广渠门与清朝军队开战,袁崇焕身先士卒,将皇太极逼退。二十七日,袁崇焕击退了皇太极的军队,京师外围已经安全肃清。没想到死神正一步一步想其靠近!节选自《商振品人录》

      作者商振,出处《职场圈》E杂志 ,转载请保留此信息,否则谢绝转载!

      作者商振,出处《职场圈》E杂志 ,转载请保留此信息,否则谢绝转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9 16:23:56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