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载:见地,使纳斯比特准确预测大趋势

[复制链接] 0
回复
92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9-25 16:5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纳斯比特以一些固有的原则训练自己的思维,过滤所得到的信息,形成一系列见地,于是常常能准确预测出“大趋势”。



日前,纳斯比特在国资委中外名家论坛上发表演讲,引起了轰动。现场300个座位座无虚席,多是80年代初纳氏《大趋势》的粉丝。当今名士张召忠、王忠明、艾丰、王巍等或以点评或以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这位未来学者的敬意。当晚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王忠明点评最为精彩,可惜最后无意中扔出一个警句,却显得唐突。他说,“20多年前纳斯比特所预测的十大趋势个个应验。于今纳斯比特提出的11个定见也比将会在未来20年得到应验。”

王忠明的这个说法源于纳斯比特的新书“Mindset”,中信出版社2007年4月份出版的中译本名称为《定见》。自《大趋势》的预测不断得到应验之后,世界各地不断有人问纳斯比特,“下一个大趋势是什么?”而且常常另外一个问题紧跟在后面:“你为什么能知道未来?”一位朋友更是穷追不舍:“照你说的那样,如果未来是隐含于现实生活中的,可是我们观察同样的现象,并没有得出同你一样的结论。究竟是什么造成了这种差异?”纳斯比特反思自问,发现自己观察世界的方式或心态有与众不同的地方。多年来,纳斯比特以一些固有的原则训练自己的思维,过滤所得到的信息,形成一系列见地,于是常常能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

世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面对“唯一不变的是变化”之类的警句,人们却有了麻木和无力感。或许没有人跟得上变化,或许人们在无用信息泛滥的大海中已经身心疲惫。每个人都会说“欢迎变化”,但是大多数人对变化却是敬畏、迟疑和观望,除非他们感觉到变化是可以触摸和掌控的。纳斯比特触摸到了人们面对变化的这种无力感,在他的新著《Mindset》中指出,为了在一个纷纭复杂的世界中擦亮自己的眼睛,人们应该记住,在世界历史上,大部分事物都是稳定的。据此,纳斯比特提出左右自己思维和观察世象的11个见地,很有启示意义。

纳斯比特的11个见地:变化中的大部分事物都有章可循;未来隐藏于现实之中;要关注统计数字;尽情想象,错又何妨;未来不过是一幅拼图;愿景不要太超前于时代;要变革,先让人们得到好处;改变是需要时间的;成功靠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利用机会;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科技,始终源于人性。在此基础上,纳斯比特进而分析了未来的五个趋势。

Mindset 直译成“心态”、“态度”,这也是书中内容的指向。也可以译成“心智模式”,但是不适合纳氏的大众读物口味。我个人倾向于“见地”。可是,出版社偏偏借用台湾的版本,译成《定见》。预测未来最忌“定见”。而且容易引人误解,以至于聪明博学如王忠明,也把塑造纳斯比特心态的11个“见地”,错当成纳氏预测未来的11个“定见”了。

纳斯比特令人兴奋。当一些未学家大师如大前研一、阿尔文•托夫勒、克里斯•安德森等急着去分析描述互联网所改变了的世界面貌,他则转向了人们的思维和精神,转向了人们的观察世界的方式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抓住决定一个人思维和行为的见地,也就抓住了变化的源头。

许多人总感觉到商业中有一种无力感,觉得自己被环境、被现实限制住,而实际上限制住自己的,正是在成长过程中烙印于内心深处的许多无形制约。人们需要一种力量,需要一种爆发力,来突破局限。这种爆发力源于心灵与思维,源于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见地。我们看到20多年前每天上班撞钟的柳传志,今天成为驰名中外的企业家,而且在花甲之年成功转型,从卖产品到制作好公司;我们看到了80后的高燃们,全没有被圈养一代身影,小小年纪为实现创造的激情而创业,不再是为了生计而创业•••从柳传志到高燃,见地使他们卓尔不同。

见地,决定一个人的动机与行为。一个人的见地,是由一个人志向、心态、体魄、喜好、感觉、习惯、性格、脾气以及环境共同造就的。见地没有好坏,却有塑造不同人生轨迹的导向作用。

原始出处:《证券市场周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