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做冯小刚贺岁片的时候,国内电影市场还不太好,3000万的收入就可以成为全年票房冠军;而我们一个片子卖广告就能占到40%。按理说这不正常,但这让我们的电影有了继续发展的可能。”时势造英雄,华谊的模式的确让人无法复制。 王中磊说自己是个感性与理性对半分的人,这一点让他特别适合做制片人。 “人太感性容易冲动,手里掌握着这么多的资金,很可能会失败;太理性了也不好,整天盯着数字说:冯小刚你看你这儿又超钱了,会让人家没办法干活。我对项目的感觉还不错,常常会和导演在生意之外有很多创作上的碰撞。”说到这一点,他脸上写满了幸福。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拧巴的时候,但一路走过来,王中磊在理智和情感的平衡游戏中,做得游刃有余波澜不惊。这一点保证了他和许多导演的长期合作。现在,华谊旗下不仅有中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冯小刚,还签下了路学长、陆川、陈大明等一批各具才华的导演。 做电影多年的王中磊自然也有好莱坞式的“狂想”,他觉得中国电影是最有希望继英语片之后成为另一支主流的电影力量。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以及庞大的本土市场使得他们在美国的融资成了极具吸引力的生意。“当年3000万的票房冠军现在已经变成了3个亿,如果你一个片子在国内的收入占到50%以上的话,你就可以很牛地出去闯了。” “国内市场才是中国电影的安身立命之本,有了这个底子,才可以气定神闲地去征服海外市场。现在华谊已经成立了海外部,未来总是在想象之外,当年我急着开公司的时候也不知道今天会怎么样。” 中国电影的忧伤 王中磊每去一个城市,都会在当地的电影院里看上一场电影,无论是巴黎、纽约还是伦敦、东京,哪怕是听不懂也看不明白。 “就是上瘾,就是HIGH这个。”他说,“晚上在家能有时间一个人看两部片子,就是我最大的幸福。电影能感动我一辈子。” 置身于电影圈,让外人觉得最羡慕的地方很可能是接触到很多一般人没机会看的片子,了解到很多新奇的内幕,不过这也让王中磊体会到了诸多中国电影的悲哀。 “朋友拍了片子经常请我去看,提点意见。我明白,这是希望我能在发行上帮点忙,”说到这,王中磊的语调有点沉,“中国的院线和电影一样,都没有类型化或者级别化,全部是商业院线。去年国内拍了260部电影,只有60部进了影院,其中又仅仅有20部拿到了真正意义上的档期。即使是像张扬这样有名的导演,他的《向日葵》也只安排了三天。我前一阵看了曹保平导演的《光荣的愤怒》,非常感动……但是我现在还没有那样的能力来帮助他们让更多的人看到。” 说起这种中国电影的忧伤,王中磊分外怀念巴黎、纽约的小电影院。“他们只放艺术电影,就那么几家,但整个城市爱艺术片的人看电影的问题就全都给解决了,但国内还没有人来做这件事。” 王中磊说人们需要的是像李安那样可以在商业和艺术之间自由游走的导演,既能拍大制作,也能“啪”地抛出一个《断背山》。作为制片人,王中磊觉得首要任务是让导演们有感而发,支持他们想拍的东西,比如路学长的《卡拉是条狗》和陆川的《寻枪》就是这样的作品,然而再说其他。 “我不讳言电影最终还是要面对商业市场,你不可能只做小众的东西,像陆川他们现在已经有能力去拍大众的电影了,而且还有自己独特的思路和手法。” 虽然一切并非完美,但让王中磊最感到安慰的是自己看了这么多年电影,做了这么多年的电影,始终没有厌倦过。 “这很幸运,证明我的选择和心里的梦想是一致的。” 生活的想象力 2005年,王中磊入选时尚杂志社年度“时尚先生”,走进他的家,你会觉得这个荣誉的确实至名归。墙上挂着中国当代艺术家的油画,欧式的古典家具间点缀着别具味道的现代雕塑,法国红酒和古巴雪茄整齐地分别摆在酒柜和保湿柜中,旁边则是精致的咖啡具。在太太的打理下,不一会咖啡的味道就透过巨大的窗子飘到了院子里的草坪上……静下来的时候,偶尔能听到不远处马场传过来的嘶鸣,居然与音响中的Lounge音乐丝丝入扣地混合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