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全生|安蓝
有效营销
心灵认知即事实 消费者心灵认知即事实。 现今世代是心灵营销的世代。 20世纪末,美国JOYLIFE商业咨询公司CEO Michael Yu和中国上海临格营销策划机构全生先生,经过数十年对中国营销界的深刻洞悉,他们相信现今世代是心灵营销的世代。 听听赛盖拉的宣告:“就行销传播战术而言,英国风格是‘撞击头脑,触及心灵’,拉丁风格是‘撞击心灵,触及头脑’,美国风格是‘撞击头脑,触及你的钱包’,而中国风格是‘撞击心灵,触及心灵’”。
创造了路易威登(LV)和L acoste神话、将雪铁龙开进深海,又用核潜艇将之澎湃浮出的广告天才赛盖拉认为中国风格是新一代广告的风格,也是未来的风格——它直指内心,非常直接。 很多人还不了解,营销界存在普世性的认知盲区—— 消费者的心灵认知即是他们的事实。 市场行销不是企业主做了些什么,而是消费者对你所做的认知了什么。 品牌资产不是品牌本身积累了什么,而是品牌在消费者心灵中积累了什么——在消费者心灵中形成的文化和价值。 切莫以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一定等同于你对品牌的表达。 NO! 消费者只相信品牌在他们心灵中的投影,他们只相信心中的判断——不管你其实究竟说的是什么! 1990年以前,一半以上的美国人都穿阿迪达斯跑鞋。而1992年,阿迪达斯的市场占有率惊人地下滑到3%--大厦几倾!原因出在哪?原来,80年代末,美国兴起了全员慢跑运动,阿迪达斯认为他们制造的专业跑鞋当然也适用于慢跑运动。但消费者对阿迪达斯的认知却是:虽然好用,但不适合时髦的慢跑运动。阿迪达斯毫不理会消费者认知的事实,结果不仅痛失市场领袖地位,3年内几经易手,最后卖给了法国一个财团。 消费者的心灵认知即是他们的事实。 消费者的心灵认知并不是真正的事实。 悖谬并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不是事实的事实却是唯一的事实——并且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因为,消费者的认知就是事实。 因此,我们进入了行销的新纪元:心灵营销时代。 世界风云眼:行销理念流变 1960年,美国营销专家麦卡锡在他的《基础营销学》中提出了4P的理念: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4P的关注点在于厂商和产品。 1990年,美国营销专家劳特朋以4C覆盖4P:即消费者(Consumer)、成本(Cost)、便利(Convenience)和沟通(Communication)。4C的关注点明显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