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个人知识管理结构图

[复制链接] 41
回复
1545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6-22 22:5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2006年12月份的《漫谈个人知识体系【集锦】》到《个人知识体系与个人价值体系》再到《个人知识体系的建立与管理》,期间修修补补、几破几立,过去了半年有余。总体上说,是在建立个人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从“知识与学习”视角出发,根据自己的性格与特长,逐步完善个人知识管理体系,一并纳入PDCA的闭环控制系统中。

个人平衡计分卡内涵丰富,与组织平衡计分卡相辅相成,除了能将零碎的生活组织起来以外,在补短板、专注当前工作、排除局部干扰以利整体等方面,也都是强助。但我也不是全盘搬来,而是切合自己现状做了一些修改,同时也剔除了一些与组织平衡计分卡结合的环节。这样一来,虽未能尽得其妙,但对个人管理来说,在保留其整体结构的基础上,利用PDCA的循环特性,徐徐图进也不失稳妥。

不做毕全功于一役的打算,只求能够渐进式前进,渐,而且进!

相关的学习书籍、参考资料都已经筛选结束,清单未附。事实上,从纷乱的信息中寻找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是件挫折感很强的事,考验人的不是强度而是韧性。总算熬过来了。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为什么这么执着于结构的搭建?既然要建房子,先集中建筑材料有何不对?在空地上建房子这样做当然对,在脑子里建房子这样对不对,我们先来看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哈佛“认知研究中心”创立者、“发现学习论”创始人布鲁纳的意见:

“除非把一件件事情放进构造得好的模型里,否则很快就会忘记。详细的资料是靠表达它的简化方式来保存在记忆里的……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一串不连贯的论据在记忆中仅有短促得可怜的寿命。”“理解更基本的原理和结构的意义在于,把事物作为更普遍的事情的特例去理解。”(原文地址

下面是我的“个人知识管理结构图”——个人平衡计分卡中一个分支,目前处PDCA的第一个循环,需要特别声明的是,天底下没任何有两人的知识结构应当一模一样,每个人都能够学,但没有人可以交: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第20楼更新了最新版本的结构图,作了一些重要修正。呵呵,虽然挺慢,但是一直在前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5 13:45:41编辑过]
42
发表于 2010-4-17 19:11:49 | 只看该作者

咨询管理对话【实名】社区(500人)QQ群号:51864411

本区汇集业内外高管\讲师\咨询专家\顾问\总经理\猎头

专注 专业 共享 卓越

41
发表于 2010-4-12 20:06:2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云在2007-6-27 21:29:09的发言:
这回是最新版的个人知识管理结构图,修改了一些逻辑的分类错误,去掉了一些重复累赘的项目,并且理清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此外,博客的结构也做了相应的修改,还是那个简单的主题:建立一个实用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具体内容请看下图: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请问长云,你的博客工作平台,怎么申请, 看不了你的博客。想具体了解,但有门槛

40
发表于 2010-4-12 20:06:01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长云在2007-6-27 21:29:09的发言:
这回是最新版的个人知识管理结构图,修改了一些逻辑的分类错误,去掉了一些重复累赘的项目,并且理清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此外,博客的结构也做了相应的修改,还是那个简单的主题:建立一个实用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

具体内容请看下图:

点击在新窗口中浏览此图片



 

请问长云,你的博客工作平台,怎么申请, 看不了你的博客。想具体了解,但有门槛

39
发表于 2010-3-16 16:27:56 | 只看该作者

38
发表于 2009-9-23 19:26:14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观点:

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化思想(道)+维度(术)+工具(器)

系统化思想:只有每个人有心做知识积累和沉淀,都可以形成一套自己的理论,时间早晚而已。

维度:感觉这是知识管理中最有难度的事情,因为维度(术)的问题本身就是随着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会有不同的维度,是个动态发展的东西。没有人可以说今天我是定了这样一个分类维度,然后持续一生都是这样规划管理丰富自己的知识。

所以,个人知识管理必定是 动态 不断整理回顾 快速检索 方便浏览 这四大特点。

个人也探索了好几年,分类体系又破又立好多次。一年内常常好几个月就是在做知识迁移。有点舍本逐末的感觉。

最近,认识的“动态”这个特性后,决心知识还是使用唯一固定不变的维度--时间来做枝干。“快速检索”通过IT软件来进行,快速发展的IT信息化还是有能力支撑这点的。“方便浏览”可以通过“不断的整理回顾”来做知识地图来解决。

工具:这是整个知识管理体系中最该弱化的部分,尽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就知识这件事来说,有工具就行(比如一部电脑)。不必过分追求效率,因为知识的重点还是对信息的学习运用,效率太高,太多的信息也会变成一种累赘,所谓“信息过度”。

37
发表于 2009-9-20 13:42:15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有点复杂。

36
发表于 2009-9-20 13:41:52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有点复杂。

35
发表于 2009-9-20 13:41:28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有点复杂。

34
发表于 2009-9-19 18:28:4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框架~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