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经理人》:“私募”商机

[复制链接] 0
回复
121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3-6-23 14: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张 阳


访新加坡Co-Win Venture Resources公司合伙人,中国私募股权研究中心(筹)发起人盛立军先生

民营资本、民营企业家在以私募股权融资为核心的混业经营方面有足够的优势,也会获得高回报。


盛立军认为,因为产权制度的先天缺陷,中国的金融企业从来没有去寻找持久的赢利模式。这让他深感不安:一个没有持久的赢利模式的企业能叫企业吗?于是他开始寻找这个“持久的赢利模式”,最后他发现并锁定了私募股权融资产业,同时认为通过“金融民营化”这一途径可以实现突破。

对渴望进入金融业的民营资本来说,私募股权融资到底有没有商机?如果有,是哪些?

《经理人》:什么是私募股权融资?

盛立军:资本市场的资金需求方是企业,其融资模式有两种,即公募和私募,融资工具也有两种,即股权和债务。私募股权融资,是企业向几个机构投资者募集资金,与资金供应者签订股权投资协议和股权认购合同,是相对于企业通过私募而非公募上市的方式进行的股权融资的总括。私募股权投资通常包括投资于种子期和成长期的创业投资,扩展期的直接投资或战略投资,包括管理层收购在内的并购融资,过渡期企业的过桥融资或上市前融资。

《经理人》: 在资本市场上,私募股权融资的特殊功能和价值是什么?

盛立军:私募股权融资不仅是银行借贷的补充,而且银行借贷将更多采用私募股权的投资管理模式,与企业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私募股权投资与股市融资投资的关系,对一个健康的资本市场十分重要,没有私募股权投资,股市不可能健康发展。股市为私募股权投资提供一个套现投资的市场,而私募股权投资则为股市提供优质企业,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因为私募股权投资是投入一个企业的发育成长期,帮助企业在发展的早期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有效解决企业的“一股独大”问题,改善公司股权结构。企业必须经过“私募股权投融资”才可以上市,没有私募股权融资产业的资本市场肯定会出问题。

《经理人》:现有的金融机构是否可以有效进行“私募股权投融资”?

盛立军: 目前银行的状况是:居民储蓄非常之高,投资渠道却非常之少。由于利率和市场没有放开,各类银行普遍存在“惜贷”现象。此外,由于借贷需要企业资产抵押,所以银行更愿意贷款给大企业,而非常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企业不被关注。

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也很少、很窄。无非是证券、债券、基金,只是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循环,而且目前的市场行情不好。银行业和股票市场的发展前景已经锁定了,企业债券市场也没有发展起来。

现有的金融机构因为一些限制和其他原因,不会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的主角。

《经理人》:这对想进入金融业的民营企业是个机会?

盛立军: 绝对是个机会。我认为民营企业搞“私募股权投资”理所当然,也是最合适的。民营资本、民营企业家在以私募股权融资为核心的混业经营方面有足够的优势,因为他们有创业、管理、投资的经验,更有技术、产品、行业方面的经验,对所要支持的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有切身的体会和理解,在选择投资对象方面有足够的判断力。

民营金融企业的发展只有立足于私募股权投资业务,才有可能与外资金融企业竞争,与国有金融企业竞争,走出一条民营金融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双赢的演化途径,使中国的资本市场和金融业在现有的“途径”上成功脱锁。
《经理人》:怎样进入成立民营银行?

盛立军: 现在一提金融民营化,似乎就是成立民营银行。其实在利率没有市场化,混业经营尚未被允许的前提下,民营银行和国有银行并没有什么两样,产权制度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美国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而国内银行基本上靠利息收入,很难赢利,更谈不上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民营企业热衷于民营银行的动机主要有三点:1.为自己的企业融资;2. 因为在其他行业做得不错,也自信能在金融业大有作为;3.投机,先做一个银行,希望后来者“接盘”。其实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卡位”、“抢山头”的战略考虑也许有道理,但一定会出现回报的问题。

我主张民营企业立足于“私募股权投资”而不是发展民营银行。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对中小企业来说,后者更重要。因为债务融资需要现金偿还利息,而中小企业一般来说现金流比较差,因而私募股权融资是最合适的。就利润回报而言,5年、10年之后,是相当高的。

《经理人》:高回报真的是可以预期的吗?

盛立军: 民营金融发展私募股权融资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健全资本市场的四个子系统;二是立足“私募股权投资”的混业经营,可以突破现有金融业的死循环;三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对一个国家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有需求就有市场,有市场就有利润。在成熟的私募股权融资市场里,规定时间内的私募股权投资回报的比例一般是:10%是5倍以上,30%是3~5倍,30%是1~2倍,30%是保本持平。我自己做过6个项目,回报是:一个10倍,一个5倍,两个3倍,两个亏了。而把这6个项目的回报加起来,仍然是很高的。私募股权投资的年平均收益在国内是50%,是非常高的。所以,高回报是可以预期的,越早进入这个领域,机会就越多。

关于机会,我举个例子。美国加州有600亿美元的退休基金,其中的10%用于“私募股权投资”,这其中的20%投于大中华地区,总计10亿美元的资金交给了香港的一家公司代理。在美国有很多几千万的中小基金,也都看好中国市场,但他们不知道应该交给谁来做,这就是潜在的商业机会。

《经理人》:“私募股权投资”怎样操作?资金从哪里来?

盛立军: 私募股权投资是一个新的金融产业,已经向以银行和股市为主的金融产业提出挑战。这个挑战就是赢利模式上的创新。民营银行的主要作用应该不是在储蓄上与国有银行竞争,或在规模上、技术手段或服务创新、中间业务方面与外资银行竞争,而是必须在资金运用能力方面有所突破。

具体来说,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和银行把资金投资到民营化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更适合于养老和保险基金的投资载体,因为养老和保险资金是一种长期性资金,并不需要马上套现,也不要求有很高的流动性,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是一种长期投资性资金,有7到10年的封闭期限,可以通过长期投资达到较高的回报。

目前迫切需要建立的是创业家甄别机制。其实运作私募股权投资比发行股票更需要信用,更需要了解投资对象的资质,更需要通过甄选机制,把资金和真正的创业家结合起来。这是风险防范的方法之一。风险投资为什么在美国成功?主要是他们建立了一套克服风险的方法。

在项目选择上,其实不应该过多地关注高科技,而是关注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领域。如房地产、汽车、教育、医疗保健等,充分利用人多、市场广且层次多的优势,做“人多”的项目,这样才会有较多的利润。我了解一家运作得很好的公司,他们所选的项目依次是生态农业、物流、环保和高科技。

《经理人》:“私募股权投融资”有政策上的障碍和风险吗?地缘优势在哪里?

盛立军: 谈不上障碍和风险,是合法的,但是有限制。在《基金法》没有出台的情况下,“私募”可以按投资公司的模式运作,这样通过修改《公司法》的几个条款就可以了。比如修改“公司对外投资只能赚取股本的50%的利润”这样的规定,允许全部基金投资企业等。

“私募股权投融资”的地缘优势在深圳。深圳多数企业产权结构清楚,创业者层次高,接受公司治理的概念;政府能够提供良好的法律环境和服务功能;深圳的银行和金融业对混业经营和“私募”有深入的了解,也很重视,资金流量比较大,市场环境比较成熟。这些优势都是深圳特有的。

从城市竞争和功能定位上,深圳如果要成为证券投资中心,就得和上海平分秋色,说得过去,但很勉强。而成为私募股权融资基金中心,对深圳来说,我认为是最合适不过的。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