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房地产] [转帖]当前是可怕的静默期 07调控政策2种可能

[复制链接] 0
回复
69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5-14 11:41: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政策敏感的4月、5月,我国房地产市场正酝酿新的选择。

    2004、2005、2006年,连续三年的4月、5月,均出台了与房地产相关的重大宏观调控政策,国八条、新国八条、国六条、国十五条均在这个时间段内出台。 

    2007年4-5月,出台新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秦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此并未给出回答,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中一也以问题敏感为由拒绝预测新政可能性。

    “政府正在通过监督检查促使之前出台的调控政策得到落实,但4月份国家相关的宏观经济数据都出炉后,可以看到房地产投资仍然偏高,而市场结构亦存在诸多问题,这都会引发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来纠正偏差,出台新的调控政策的可能性非常大。”北京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赵晓(赵晓博客|赵晓新闻)4月17日在新浪#zhPoint#民生银行第四届中国地产创新峰会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

    调控效果缘何不理想

    4月16日,国家发改委在《2007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报告中直陈楼市(楼市博客|楼市新闻)存在五大问题,包括部分中心城市房价仍然偏高,且上涨较快;90平方米以下普通商品住房投资占商品住宅投资比例较小,仅占16.1%;住房保障制度还不完善;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供应主体地位未建立;房地产市场调控体系还不完善,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3月70个大中城市房价同比上涨5.9%,是去年1月房地产新一轮宏观调控以来的最高涨幅。

    国家发改委再次要求各地方、部门要认真抓好国办37号文的落实工作,确保房地产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这也是国家八部委进行全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效果大检查刚刚启动后,中央相关部门首次对今年楼市调控效果作出综合表态。

    “尽管调控部门近年来为稳定房价频频出招,但从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来看,楼市结构问题,房价快速上涨,投资增速不降反升、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等问题都表明国家调控目标还没有实现。”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高级评论员杨红旭(杨红旭博客|杨红旭新闻)说。

    2006年是房地产宏观调控力度和广度最大的一次,但调控结果事与愿违。

    21世纪不动产(21世纪不动产博客|21世纪不动产新闻)中国区副董事长卢航认为,有些政策的出台的确在短期内助长了房价的上涨,比如对房地产流通环节税费的征收,限制了房产的流动性,存量房市场无法与增量房市场形成梯次消费,反而形成了两个市场间价格的相互攀比与支撑,使得两个市场的价格同时上涨。

    厦门大学不动产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郭晓武(郭晓武博客|郭晓武新闻)(郭晓武博客|郭晓武新闻)认为,调控政策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于调控政策本身存在导向问题,即企图通过紧缩供给到抑制需求,通过紧缩土地和信贷来抑制房地产过热。为了配合抑制宏观经济过热,一些部门没有考虑到房地产市场的具体实际就采取了抑制房地产投资的政策,这不仅忽视了房地产市场供不应求的客观现实,也错误估计了市场需求的真实力量和弹性范围。

   “本轮调控的一个重点在于结构调整,但是造成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是供给总量不足,因此调控并没有触及到市场供需矛盾的核心。调控的重点不应该仅停留在户型面积之类的市场化特征显著的指标上面,而应该把着力点放在如何提高供给以平抑地价上来。如果结构调整没有与总量提升相配合,那么市场价格的持续向上趋势仍然难以避免。”郭晓武说。

    “调控政策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所以房价才越调越涨。”金地集团总裁张华纲认为。

    “政府认为投资过热,于是收紧土地和信贷。但是在总体上需求大于供给的情况下,想要不增加土地供应、不增加市场上住房供应的任何调控措施都不可能成功。”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汪利娜说。

    在此轮宏观调控中,住房结构政策作为最重要调控内容之一被建设部等相关部门反复强调,但市场做这类产品的主动性仍然不强。被称为抑制房价上涨强有力工具的保障类住房建设也没有完全落实。国家发改委报告也称现行的廉租住房制度覆盖面较窄,保障率较低,中西部地区保障资金不到位。

    “房地产行业比其他生产性行业环节更多,周期更长,调控起来见效更慢。”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高国力说。

    新的调控政策:两种可能

    专家对是否有可能出台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分歧较大。

    秦虹4月17日表示,今年的房地产政策的特点是“稳政策抓落实”,调控主要以稳定为主。但是多方人士对再度出台新政策的预期依然存在,特别是在一季度的数据表明楼市现状离国家调控目标尚有距离的前提下。

    “调控政策在去年一直都有不少争议,但是一季度的数据出来后政府对市场会有一个更确切的看法,房地产投资过热和结构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房地产和股市两个市场泡沫开始同时显现,这都会促使政府下决心再次调控,而且政策空间还没有饱和。”赵晓说。

    4月19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李晓超介绍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透露,有关宏观调控部门正密切关注未来经济运行的变化,它们将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

    “调控显然还远没有到结束的时候。一季度数据不理想,所以把调控的弦绷紧点效果会更好一些。”杨红旭说,“虽然政策新的手段不多了,但可能还会通过加息、税费等方面加大金融调控力度,同时更关注外资和住房保障,不排除国务院或几大部委再次出台文件强调以前的政策,甚至出台行政性干预更强的措施。”

    张华纲也认为,的确有可能会集中在上调利率和加快物业税试点方面出台新政。华远(论坛像册户型)集团总裁任志强(任志强博客|任志强新闻)则代表了大多数开发商的心态。“政府出台什么政策我们无法把握,我们能做的只有遵守政策。”任志强说。

    “去年的政策在实施过程遇到了制定政策时没有想到的问题和障碍,经过一年多时间,开发商和消费者也对政策做出了不同反应,政府应该会仔细分析各个环节,根据新情况出台细化政策。”高国力说。
    高国力认为,房价上涨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政策也余有空间,虽然不一定集中在4、5月份,但应该还会陆续有新政出来。高国力推测,政府可能还会运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控,一是再次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对市场流动资金的锁定影响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需求进而影响产业投资。其次就是上调利率控制需求,从减少市场资金供应和减少购房需求两个环节上调控市场。

    赵晓也称,今年出台新政策的空间应该集中在货币政策上,比如再次调整利率。此外,在预付款方面也可能出台更为严厉的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今年还会扮演重要角色。”

    认为不会再出台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声音亦同时存在。

    中原华北总经理李文杰(李文杰博客|李文杰新闻)表示,90平米占70%政策正式确定之后,开发商结束观望,开始启动新项目并陆续入市,这是导致一季度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的主要原因。但下一步政府应该不会再出台新的调控措施,而是继续强化已有的调控细则,譬如土地增值税、限外政策等,进一步深化土地和金融措施,保障性住房的持续推出也将成为下一步调控的重点。

    “宏观调控必须等到一种情况出现趋势后,才能够采取措施,一个季度还形成不了趋势。所以宏观调控措施应该不会马上采取。”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杨说。

    卢航说,调控政策的落实与执行需要一定的时间,评估效果也需要时间。“现在,与房地产有关的调控政策基本都出台了。如果这些政策都不管用,再出台新的政策,实际效果也未必更好。最重要的还是研究基本经济规律和制度层面的东西。”

    难解执行困境

    中国房地产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当前房地产的政策力度已经相当可以了,政策都有一个周期,应该留出时间来观察已出台政策的实施效果。今年的重点还是抓落实,八部委联合整治市场秩序可算做抓落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现在地方政府领会中央意图的水平也超过两年前,应该会更好地贯彻中央的调控意图。”

    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一致认为,2007年是政策的“执行年”,要将调控政策、措施执行到位,遏制对楼市宏观调控作用的消解因素,而地方执行力至关重要。

    上海财经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土地学会理事丁健认为,调控政策到了地方需要细分、微调,然后快速出台细则。但很多政策中央已经下发了,地方细则却迟迟不出来。有的是没办法出,因为要根据市场特征出台针对性强的措施,有的则是地方执行的主动性不强。“地方执行细则的到位与否将成为调控目标实现的关键。”丁健说。

    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中央多次提到对执行调控政策不力的地方官员实行问责制,但事实上中央的处理更多体现为笼统的通报批评。此次八部委联合整治市场秩序的第二阶段工作中,措辞依然是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

    “假如暂不出台其他调控新政的话,就必须确保政府说到做到切实贯彻调控政策。中央必须对执行不力的官员实行问责制,切实找到惩戒的办法,政府绩效考评制度应该严格执行,而不只是简单的通报批评,否则调控成效还将因为地方政府的执行不力而化解。”张华纲说。
    但是,即便政府真出台了新的调控政策,能否实现预期目标依然存在疑问。

    “真实的需求是控制不住的,除非真把首付款提高到很高的成数,如果调控政策只是再次加息或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控制投资收紧信贷,而不是在增加土地供应上着力的话,即便出台新政,调控效果也值得怀疑。”汪利娜说。

    郭晓武也认为,在土地供给总量难以增长的前提下,调控应该从其他方面寻找突破口,比如重建土地“招拍挂”以及储备制度,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在当前土地供不应求、地价飞涨的局面下,平抑地价才应该是调控的当务之急。”郭晓武说。

    中原华北副总经理殷则环也认同郭晓武的观点。“调控的目标是保证市场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增加土地供应量。在土地供应过慢,城区有效供应不足,而大量的闲置土地又不能严格的执行收回政策的前提下,比较可行的还是控制地价,通过招标等办法把地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后最终能反映到房价的平缓上。遗憾的是现在即使是招标的土地价格也已经很高了。”殷则环说。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