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求助]研究生考还是不考呢?

[复制链接] 14
回复
147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5-9 17:1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因为高中填志愿的时候一不小心下错了一步棋,现在弄的是要学历可以说没有学历,要本事也没有本事!不仅因为我一个人的自卑,和我一起的大多数朋友都是一样的感叹为什么就选择了今天的路呢?当初被欺骗的感觉现在看来都麻木了,我们总不能就这样白白的耗费了四年的光阴啊!

   我在着急因为要毕业了,也在徘徊,因为留念!给自己一条出路,我想过要考研的,但面对社会上一些东西也搁浅了。前两天在和高中朋友一起吃饭的时候谈到这个话题还是勾起了我的思索:到底考不考呢?我不是要跟随潮流,而是就我本身的条件。先不谈过不不过的问题,因为我相信只要我下定决心没有什么事情是我做不到的。我是担心家里的父母啊!

   为了读这个不算是大学的书,弟弟辍学了,南下打工;爸爸也辛苦的四地奔走,为了几个血汗钱;妈妈一个人辛劳持家,看守着庄稼......我知道自己没有本事的,所以每次都不好意思开口要生活费!想想马上就要过来了,混到的文凭也不过硬,自己也很难过,爸爸也清楚找工作的难度。而我一再的表示让我自己去找,要让他们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在那个想法的支持下,我斩钉截铁的给室友说我不会考研的!

   看见研究生找工作也是很难的,所以想想自己也不小了,还是早点出来学一点经验,免得单纯的让自己吃亏不少!又听说现在的研究生都是自费的,那我更没有话说了!难啊,何尝不想为自己打造一片天地呢?王哥鼓励我工作2年再考,而且也可以贷款的.....有点动摇,但还是拿不定主意的!因为那样的话机会成本大的吓人啊!

   大家能给我一些意见或建议吗?谢谢!!!

15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11:01:24 | 只看该作者

  7、推荐书目

   以下仅仅是我一直认为不错的一部分考研复习辅导书,也有不少很好的新书我不知道,所以多向刚考过的人了解一下。

   (1)、数学

   第一遍复习时高等数学(微积分)教材用浙大自己的即可,对其他不是用浙大的教材也不是用同济大学编的《高等数学》(上下册,高教版)的同学,则应该用同济大学编的这本高数书(要注意同济大学的这本书是为理工科专业的人写的,许多内容对学经济管理的人是不需要学的,不要什么内容都看),配套辅导书可以用盛祥耀、葛严麟、胡金德。张元德编的《高等数学辅导》(上下册),共31.5元,清华大学出版社。此书对那些高数基础不好的同学特别有用。

   线性代数的教材用浙大的即可,如果觉得不好理解,也可看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的一本线性代数(居余马等5人编,15元)据说考研的人一致推荐这本线性代数书。配套辅导用书可用胡金德、王飞燕编的《线性代数辅导》(第二版),15元,清华大学出版社,此书极好!

   清华本科生还发一本高数辅导书,韩云瑞、刘庆华、王燕来、吴洁华编的《微积分学习指导》,18元,应该也很不错,比较薄,很容易看完(我没用过,不过在清华用的很普遍,所以照理该不错)。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经典教材应该是浙大盛骤等人编的那一本(高教版),许多人都用这本教材准备考研。我当初上课和复习都是用的这本,在第一次复习时把书后面的习题全部做了一遍,觉得那些题目都还不错。

   在第二遍复习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推荐陈文灯的辅导书及配套习题。

   我看到有一个人推荐学苑出版社出版的“金版”考研系列里的数学(分高数、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数理统计三本),他说对他帮助非常大。

   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施普林格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一本“清华大学教学参考书及考研辅导班教学用书”,俞正光、王飞燕、叶俊、赵衡秀编《大学数学:概念。方法与技巧》(上册为微积分部分,下册为线性代数与概率论部分),上册29元,下册24元,可分开买。

   (2)、英语

   我以前用的是王长喜的《复习指南》,不过北京考研的人几乎都用朱泰祺的复习书,应该是有其道理。其他就是历年考题分析(95-2002即可)、六级全真题(只做阅读理解即可)、英语写作我推荐考试虫出的《考研万能作文》,18元,很不错。其他就是张锦芯的阅读理解和模拟题。有人推荐毕金献(99年前命题组组长)的阅读理解。石春桢的模拟题除了了改错还可以,其他不值一做,浪费时间,特别是阅读理解。

   (3)政治

   高教司组织余学本等人编的复习书(航空工业出版社)是必备,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纲分析,95年以来历年考题(注意考试内容发生过很大变化)。其他如任汝芬的考前串讲据说不错。别的我不知道了。多请教其他刚考过的为好。

   (4)专业课

   人大版考验辅导书系列有各名校的经济管理法律计算机电子医科等专业的历年考题,将各校的历年专业课考试按内容分章节排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该出版社还有历年考研公共课的全真题分析。最重要的是要复印到所考学校的历年专业课考试试卷,只要指定参考书没有很大变化,复印到的专业课试卷越多越好。

   8、复习时的基本技巧

   (1)、一定要把数学、英语政治的全真题做很多遍,最起码两遍。全真题是宝,模拟题是草,甚至连草都不如,特别是大部分英语模拟题。

   (2)、专业课试卷只要指定参考书没有很大的变化,能复印多少年就复印多少年,即使比较贵也要复印。如果你认真复习的话,考研的风险可能更多来自于专业课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不确定性。得到更多的专业课试卷可以大大减少这种不确定性。

   (3)、如果能复印到你要报考的该校该专业的同学的专业课笔记,请想办法复印,特别是文科性质的专业,考题经常与笔记密切相关,书上只提到一句话,也许笔记里老师论述了一大段,完全可以出个大题,类似的例子屡见不鲜。不要以为老师只考那些条条框框很清楚的东西。考那些东西如何区分非本专业的非本校的学生?如何区分学生基础扎实还是不扎实?所以专业课经常会出那种看起来有点偏的、但是的确有理解和发挥余地的题目,或是跨章节的题目,要多总结、多相互联系。要将文科的内容(如政治或其他文科的专业课)总结成一张或几张大表,把所有的核心内容都总结进去,形成条理无比之清楚的一张或几张大纸,所有该书的内容全在其中,你就复习得差不多了。把这几张大纸记下来,考试的大题也不会漏掉任何要点。

   (4)、如果该系有办专业课考研辅导班,那么必然经常会漏题,即使无法参加也尽量复印到辅导班的课堂笔记(很少好学校会办专业辅导班,因为办专业辅导班对外校考生是很不公平的)。如果该系在考研的该学期有开要考的那门课,那么经常是开那门课的老师出考研试题(请先向在读研究生们了解情况),该老师授课的课堂笔记颇有价值,该门课的期末考试题也经常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设法打听(不过,不可太在乎这种技巧,全面复习才是最有用的)。

   (5)、英语的阅读理解不要乱做模拟题,毫无用处,首先是要把全真题搞得很熟,仔细分析,找出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和技巧。可以先找一本分析比较出色的历年考研全真题分析的书来看,但是也要自己多琢磨。如果历年的阅读理解都搞得很明白了,没有题目可做,就做六级全真题里的阅读理解,然后仔细分析。六级阅读理解也做光了,可以再看看毕金献、张锦芯出的模拟题里的阅读理解,不要做石春祯或其他人出的模拟题里的阅读理解以及什么考研阅读100篇、200篇之类的东西,这些阅读理解大都是乱出的,跟全真题思路根本不一样,做再多也用处不大。

   (6)、不要仅仅依据一两年的专业课试卷猜测那些会考不会考,专业课可能经常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经常会有一些你考前觉得有点偏甚至很偏的题目,所以要尽量多搜集到很多年的专业课试卷。但是即使这样,也要全面复习,多做题目,特别是理工科专业,专业课不多做题目也是绝对不行的。

   (7)、数学不多做题,那就别考算了,肯定考不上的,不用浪费时间了。

   (8)、如果数学基础不好,请在复习第一遍时读那种用于大一学生入门的单科配套辅导书,而不是专门为考研写的复习书,因为那些书会从初学者的角度来讲解问题,对基础不好的人真正理解有关内容很有帮助。

   9、几个常见的方向性错误

   (1)、只根据前一年或前两年的专业课试卷,胡乱认为一些东西不会考,不全面复习,结果经常是你认为不会考的,它偏出了个超级大题。

   (2)、到开始正式报考的时候才决定考不考研,匆匆忙忙做决定,很少有考上的。
  
   (3)、自以为基础好的科目不认真复习,以为凭基础好应该能过,经常会考得很烂。
   (4)、考文科类的研究生,却没有多打听清楚该专业的历年考试题的出题范围,比如说有许多文科类的专业课的题目是指定教材里面没有的,而是在最近几年的学术杂志或学术专著才有的,你却一点也不知道,一点也没有读。

   (5)、高数和英语不做题目或很少做题目,英语作文和翻译也很少训练,光看答案,考试时才发现速度不快、时间不够。

   (6)、全真题在考前看都没看过,或是看得很少,整天都在做模拟题,浪费时间。
  
   10、考研感受、考研的日常生活与自我激励

   以个人经验看,在第一轮复习时会颇觉枯燥,复习的积极性不高,但是第二轮复习,开始全面复习、做题的时候,慢慢会觉得考研的生活其实是蛮有意思的,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认为考研要花半年以上的时间来复习已经学过的东西,纯粹是在浪费时间。你经常能体会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有所收获,彷佛又回到了不思不想、一心只想搞好学习的高中时代。由于在考研期间,我只需要一心一意读书,不用再为其他事情烦恼,我感觉在考研的那段时光里的生活很幸福,在复习过程中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以前没有学到的东西,觉得从考研复习中受益多多。

   在一开始复习的时候,许多人都认为前面时间多多,所以不太用心,可是非常多人在快要考试时才发现自己开始复习还是太迟了,早就该开始认真复习的,为此颇感懊悔的人,实在是大有人在。我在考研前还一直觉得如果再给我一个月,我才可以做到几乎有绝对的把握能考上,现在回头去看,我也认为我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该多花点时间复习,就不至于到了考前还那么担心了。如果你想报考一个竞争很激烈的学校和专业,那么更应该早点开始认真复习。真希望自己几乎能确保考上研究生,所需的工作量,的确相当的大,比那些想碰碰运气看自己能不能考上研究生所需的工作量要大得多,但是,你付出的努力绝对是值得的。

   可以说,能不能经受看起来有点枯燥的考研复习生活,正是对考生最大的考验。许多人都在开始时兴致高涨,可是在复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玩心大动,不想静下心来读书了,结果功亏一篑。动摇不定、犹豫不决、“三天打鱼,四天晒网”是考研的最大忌讳,也是许多在考前你就可以断定他根本考不上研究生的那类人的基本特征。考研需要韧性和毅力,需要你能在某段时间里不受外界干扰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你在考研期间在这些方面得到的锻炼,会让你受益终生。当有一天你考上了研究生,你就会发现考研的过程本身就是很难得的人生体验。考研期间得到的意志力训练,会成为你自信的重要源泉,会有助于你以后在事业上获得更大的成功,绝对是你一生极其宝贵的财富。

   虽然每年总是有那么多人报考,可是真正完全用心复习,专心致志复习的人数就要大打折扣了,所以不要看着报名总数吓人,其实真正有竞争力的考生人数还是有限的。

   在考研复习的之余,也要注意锻炼,晚上或下午可以去*场跑跑,考研不仅要毅力,也要体力的。

   如果读烦了最好休息休息,去外面或西湖边走走。放松了之后再读,不要过分强迫自己读书,效果不好。周六下午或晚上可以休息一下。

   心情要愉快,要每天想象考上了之后如何如何,而不是万一考不上会多么没有面子之类的问题。可以经常设想考完之后如何大爽一把、大睡一把、去哪里大玩一把,以此激励自己。

   失败者老想着失败了会怎么样,整天在担心,结果的确经常失败。成功者经常想着成功了要如何如何,整天在描绘未来的理想蓝图,结果的确经常事随人愿。老是失败的人通常是那些总是在担心失败的人。担心什么就来什么,希望成功就会得到成功,所以内心对自己的鼓励,非常重要,经常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5-24 10:59:50 | 只看该作者
 1、 考研到底难不难?

   关于考研的难度,有的人把它夸大了,结果吓走了许多本来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而有的同学低估了考研的难度,过于轻敌,结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一塌糊涂。确实,对于考研的难度,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夸大和轻视其难度都是不合适的,在许多时候甚至是有害的。

   对于浙大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讲,我觉得考研的难度其实并不算高,因为大家可以想想,考研的国家分数线要满足那么多不同档次的学校的招生情况,显然不可能定得太高,题目的难度也是适度而且相对稳定的,很早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浙大期末考试时要求就较高,只要同学认真复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考研复习的许多工作量,并不是完全为了达到某个分数线而做的努力,而是在想尽办法减少自己落榜的风险。也许你学的很多东西未必会考到,可是它们仍然是有意义的,因为那些都可以减少你考不上研究生的风险。

   问题在于,许多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没有从尽量减少出现意外的角度来思考如何安排复习,特别是专业课的复习,结果经常失败,给人造成的印象是考研挺难的。

   当然,过分认为考研很容易的想法更是极其错误的。考研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量,如果没有完成一系列必须的工作,试图靠侥幸考上研究生,机会是很小的。只有在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精力的情况下,我们才可以说,考研其实并不难。

   2、平时成绩好才有希望考取研究生?

   由于研究生入学考试只是考5门课,与复习的认真程度、复习的时间长短以及方法正确与否有关,与平时的学习成绩关系不大。我就认识一个浙大的毕业生标兵(全校一年才有30个),因为太自信了,以为自己平时成绩好,没有认真复习,结果没有考上研究生,而且考得很差(不过后来去了美国一个前20的学校读书去了)。而我听系里的老师说以前有好几个同学因为没有学位,不好找工作,没有其他退路,只有考研,反而都考得很好。所以考不考得上的关键还是复习得如何,不要因为平时成绩不好就不敢考研

  你平时不可能像考研那么认真学习的,所以平时的成绩没有太大参考价值,因为你可能不太喜欢学,所以无所用心,因此,平时的成绩常常不能代表你的真实水平和潜能,是不作数的。

   3、何时开始准备考研比较好?

   虽然我认为早点确定要什么学校和考什么专业比较好,但是像有些大学的同学从入大学起就开始准备,或从大二就开始准备,也未免过头了一点。这样一来,整个大学生活完全围着考研转,在以后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来,难免觉得自己为了考研,放弃了太多的东西,别人有美好的大学生活,而自己的大学生活却黯淡无光。

   因此,我觉得,如果你已经决定考研,那么在大三前你只要看到考研将来要考到的课,就非常认真的学好,学到和考研差不多的水平(比如说在上课时、特别是期末考试前就抱着考研的数学复习指导书来看),就是在为将来顺利考上研究生做准备了。在大三前,把所有的数学课都尽量学好,尽早把英语提高到六级水平或六级优秀的水平,就是为考研做了很好的准备。

   如果考本专业,那么我觉得大三下开始看数学以及一些专业课就可以了。如果是跨专业,则最好是大三上就开始学一些该专业的课程或直接读该专业的考研指定参考书,然后在大三下开始看与指定参考书的书名相同,但作者不一样、内容也有些差异的教材,这样可以增加对指定教材的理解,也可以降低考试时出现没见过的内容的危险。最近,可能由于考研竞争激烈,我已经听到过很多学校的专业课大面积超出指定教材,有时甚至超过一半的考试内容都在指定的参考书上找不到(主要是经济类和纯文科的专业),所以早点读些其他教材非常重要,如果指定的教材明显不够权威、内容太浅或内容不够全面,更应该仔细研读与该书同名的权威教材。

   4、正式开始准备考研前该做些什么?

   首先应该尽量向刚考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一些老生请教,无论他们考上与否,都有一些经验教训值得你吸取,可以尽量减少大的、方向性的错误,同时,还可以请他们给你开列参考书单,免去你盲目找书的麻烦。参考书的好坏极其重要,否则不仅浪费时间,累死累活也未必有效果。

   尽管你可能早就了解了你要报考的学校往年的招生情况,并买到了以前的指定参考书,还是要关注新的招生简章的指定参考书有无变化,应该在开始埋头复习前,浏览该校的主页,看新的招生简章,确认指定参考书有无变化。

   对于那些不知道如何查找各高校主主页的同学,可以到中国教育科研网找,这里非常全:http://yp.cer.net/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尽快和你想读的那个学校那个专业的在读研究生联系上,通过电话,email或是在暑假直接去一趟,向他们请教一些考试的经验,这非常重要,因为这样你大致可以避免方向性的大错!不要怕打搅别人,大部分研究生都不错,都比较热情的。
  
   5、考研与找工作、上课、期末考试的冲突

   既然选择了考研,那么就意味着在考研结束前,你没有多少时间去找工作,也不应该花太多的时间找工作,否则到头来落个两头空。以我的经验看,浙大每年一次的秋季大型校内招聘会,对考研的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为这时许多人都感到考研颇为辛苦,日子比较枯燥,对考研能否考上开始有些动摇,对自己的决定正确与否开始犹豫不决。此时,一旦在招聘会上找到一个还可以的工作,或是看到同学找到了还可以的工作,就心思动摇,也开始想找工作、无心学习或干脆宣布不考研了的人,相当的多。他们前功尽弃,到头来实际上也没有找到什么好工作,至少与考上研究生后能找到的工作和发展机遇来说,没几个人找到了那么好的工作,但是他们还是早早地放弃了,真是可惜。许多类似这种情形的人后来都有些后悔,因为工作了之后再要考研,决没有一些在校生想象的那么容易,要付出远比应届时更多数倍的努力(如那些在职考研者,在工作之余还要天天学习到深夜,仍然时间不够用)以及承担更大的压力(如辞职考研,家人和朋友的期待很高,不太希望你失败,因为失败的后面还有个人生活以及家里人的经济负担)。

   所以我再次强调,既然要考研,就不要在考研结束前花太多的心思找工作,但是校内那次招聘会我认为还是可以去一下,但是如果从此就开始纠缠于找工作的事情,那就犯不着。如果在考试结束后你发现自己真的考得很糟糕,那么你也完全可以在考研结束后的寒假和第二学期找(在春节后各地有很多招聘会,不要错过)。如果你早早地想着如果考不上就去工作,早早地老想着为自己的失败留好退路,你通常是考不上的。

   考研复习紧张,所以复习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现时间似乎不够,想逃课复习的人也不在少数吧?说老实话,我考研那个学期逃了1/3左右的课,因为我觉得时间实在不够,而老师上的那些专业课的东西也比较简单,但是任课老师看到学生逃课肯定不高兴,所以要和任课老师搞好关系,多跟老师谈自己的客观情况。但是,总的说来,如果准备得早,也未必就需要逃课才能考上研究生。

   那时候我一门心思考研,我觉得成功换到新的专业对我的影响实在很大,所以虽然无法缓考(在我看来,即使其他学期不允许缓考,从广大学生的前途着想的话,浙大也应该允许大四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可以缓考),我也不可能花太多时间复习自己的专业课,当时我想,即使要重修两三门课,只要我考上了研究生,那么重修也无所谓。后来我用在期末考试复习的时间确实不多,不过老师的复习课和答疑我都去了。在大三大四时的复习课和答疑通常都很重要,老师会有指导性的、方向性的话语,可以减少复习的盲目性,其他就是把老师以前布置过的作业都重新做了一遍,大体不会出问题的。后来我的成绩都很高,算是运气不错。

   6、复习的安排

   首先要了解你考的数学的具体要求,数学分数学1~数学4,要求的内容和难度都递减。总的说来,数学包括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但是不同的专业要求很不一样,请一定要在复习数学教材前先了解考研的数学包含的内容,不要浪费时间看那些考研根本不要求的内容。英语是文理都相同,但是政治是分文理的,虽然文理科的政治大部分内容都相同,文科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内容,要注意。

   以上三门公共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考的。数学只是理工农医类和经济管理类这两大类的专业才要考,其他专业都不要考。如果你要考三门公共课,则只有两门专业课,除了北大的考研要求的课程内容特别多之外,其他学校的专业课内容都不多,指定参考书5本上下浮动。如果你只要考两门公共课英语和政治),则你有三门专业课,则指定参考书在5~10本左右(各校不同,请参阅各校的报考指南)。

   要了解各校的专业课考试的特点,各校的专业课出题思路经常差别很大。有的学校专业课绝对按照指定参考书出,而且很容易买到专业课的试卷,可以供你复习参考。有些学校的专业课没有指定参考书,或经常超出指定参考书的范围,喜欢出一些与近期学术杂志发表的论文或学术界最近讨论的热点话题有关的题目(比如法律,通常都要阅读近几年的法学期刊,你所考单位的法学教授们最近发表的大作以及其他重要的文章经常是要看的),所以如果以前考过论文方面的内容,要安排好时间看这些论文

   前面已经提到过数学应该尽量在大三下看完,我认为最好是在大三下的暑假前看完一遍数学并做完配套辅导书的习题,然后有经济条件的也可以去参加一些暑期的公共课专业课的辅导班(看各人情况自定)。

   当年我也没怎么听说北京上海有什么辅导班,就在11月末参加了浙大研究生院自己办的公共课辅导班,感觉浙大辅导班的数学老师教学水平都很不错,非常有帮助,其他英语和政治感觉提高不大。所以,我看如果要参加英语和政治辅导班,最好还是参加北京或上海水平高一点的班为好。参加辅导班前一定要先复习完一遍,否则基本上白花钱,一点效果也没有。

   政治我感觉从暑假开始看前一年高教司组织编写,余学本等人编的书即可,不用太费力气看,只要先看顺眼即可,不要背,等看熟了从9月份开始背也足够来得及。

   我前面提到考六级就是在为考研做准备,但是我要强调考研的题目比六级难不少,特别是阅读理解要难一些,考试的风格和内容也不完全一样,不要因为六级好就对考研英语麻痹大意、不认真复习。不认真复习,即使基础很好也经常会考得很惨!

   英语考研有大纲词汇表,不要干巴巴的拿着只有中文意思没有例句的词汇表猛背,应该找到有例句的书,把那些你不熟悉的单词挑出来,抄到笔记本上来背。不要熟悉和不熟悉的单词都一锅煮,增加自己的记忆负担。记单词的基本方法,还是要抄写和尝试回忆。对此要谈的太多,不多讲。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19:47:5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危及生存,马上决定不读,如果不危及生存,但有没有助于发展还不清楚,那就以后去读,如果不危及生存,读了肯定有助于发展,那就去读吧。

    不饶口吧?

还是有那么点的,估计是这两天想的事情太多了,脑子都变苯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19:45:32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yfieng在2007-5-10 10:20:04的发言:

请参考:

考研与就业的权衡——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47,107028,0,0,0,,0,0

谢谢!我要仔细的再想想了!
11
发表于 2007-5-10 10:20:04 | 只看该作者

请参考:

考研与就业的权衡——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47,107028,0,0,0,,0,0

10
发表于 2007-5-9 22:21:15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wenjing417在2007-5-9 19:59:59的发言:

看了又看,很是糊涂!

第一:我没有认为我比别人差!

第二:读研究生也是一条出路,但它不是要危及到生存,只是一种谋生的方式!

所以看了蔡根的建议,我感到左右为难了!

今天下午看了你发表的主题,受益匪浅的,谢谢!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危及生存,马上决定不读,如果不危及生存,但有没有助于发展还不清楚,那就以后去读,如果不危及生存,读了肯定有助于发展,那就去读吧。

    不饶口吧?

9
 楼主| 发表于 2007-5-9 20:41:05 | 只看该作者
看起来还真没有那么简单的啊!
8
 楼主| 发表于 2007-5-9 20:39:48 | 只看该作者
  • 学生考第一落榜 人大代表怒斥考研面试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的一篇博客文章《我考研分数第一,我却落了榜》,连日来在新华论坛和新华博客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到目前为止,有5万多网友点击阅读了这个消息,400多人作了回复评论。

      在文章中,王全杰写道:2007年4月6日,正当我的学生郭肖霞沉浸在考研成功、复试顺利的喜悦中时,一个意外的电话令她措手不及。电话是中国船舶重工业总公司洛阳725研究所打过来的。有关负责人在电话中称郭因面试不合格未被该所录取。此前,复试现场中没有任何人告知发现问题,复试结束后也未告知成绩欠佳(许多大学为了避免夜长梦多,说情、做手脚,都尽可能早地将成绩告知本人),郭肖霞以为已顺利通过考核。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研究生统考中,她以392的高分名列本专业榜首,在她所报考的洛阳725研究所所有考生中她以超过第二名12.5的分数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凭着扎实的基础,复试通过得很顺利,没有出现任何难点,没有人对她的复试作出负面的评价。自以为尘埃落定的郭万万没有想到最后等到的竟然是这么一个拒绝电话!

      当然,统考成绩好,并不能说明能力就高。高分低能者大有人在。但是,通过一次不到两小时主观面试(包括实验技能测试)就能确定高分者一定低能而低分者一定高能么?725所到底凭什么手段来判断遥居第一名的郭确属低能者呢?有什么充分理由来否定她硬邦邦的第一名成绩呢?

      听说班级第一名被招研单位刷下来了,全班同学像炸了锅一样,个个义愤填膺,叹声、骂声、不平声交织在一起,任我这个全国人大代表怎么解释都平息不了,我更忧虑的是这件事伤害的不仅仅是郭肖霞,而是伤害了这些天真无邪青年学子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信心!

      我为郭肖霞惋惜,我为郭肖霞不平,我为郭肖霞长哭!我亲爱的学生,假如你家庭不贫困,假如你父亲有能耐,假如你脑子灵活在复试前稍微活动活动,或许结果不会出现今天的这种局面。

      时报综合报道

      网友声音 分数第一就不能落选?

      支持:

      风城飞雨:顶,太黑了,出离愤怒了,当我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以为他们是开玩笑,怎么可能呢?这个女生平时成绩优异,品德优良,无政治任何问题,动手实验,科研开发能力很强。复试完的时候725所的人还说,你实验做得很好,放心吧,回去等消息吧!结果等来的是噩耗。725所的人呢?一个解释都没有吗?作贼心虚了吧!鄙视!强烈要求取消725所招研究生资格。黑到家了。

      反对:

      匿名网友:抛开研究生黑幕不说,我首先对王代表强调的郭同学成绩好不好有疑问。

      第一,考725所得了392不能说明能去清华北大,完全不同的试卷和评分标准,怎么比较?第二,现在很多985或者211的大学,公费都不要学费,而且有能力的学生跟着导师一年赚点生活费是不成问题的。成绩如此优异的郭同学为啥不去考那些学校而一定要去什么725?难道725一年发很多钱么?第三,按道理说,725如果有黑幕,不想要你,它控制的300分(两门专业成绩)给你个不高不低就差不多了,何必要在复试摆你一道?第四,12.5分真的是一个很大差距么?我倒不觉得。

      最后,我对郭同学的遭遇表示遗憾,很可能你完全报错学校了.先开始考别的学校也许是个完美的结局.如果有黑幕,我也支持公众揭出黑幕.毕竟人家复习考试也不容易.这里我仅仅是从反面想了几点。
  • 以上转自与http://sl.iciba.com/html/2007/0509/15/268440_1.htm

    7
     楼主| 发表于 2007-5-9 20:38:13 | 只看该作者
  • 评论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王全杰的一篇博客文章《我考研分数第一,我却落了榜》,质疑考研面试制度,连日来在新华论坛和新华博客引起了网民的热烈讨论,到目前为止,有5万多网友点击阅读,400多人作了回复评论。王全杰在博客里写到他的学生郭肖霞在研究生统考中列专业榜首,但面试后却未被录取。(《信息时报》4月18日)

    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甘德怀事件”尚没有淡出人们的记忆,硕博招生录取程序和规则的争论未尘埃落定,导师和考生再一次摆在了前台。王全杰为学生鸣不平,不乏其言之凿凿的理由,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一次不到2小时的面试就可以确定高分者低能吗?这样缺乏情理逻辑的结局,无疑会伤害青年学子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信心。当然,统考成绩好,并不能说明能力就高,高分低能者大有人在。

    问题是,学校到底凭什么手段来判断遥居第一名确属低能者呢?有什么充分理由来否定应试者硬邦邦的第一名成绩呢?就事论事,听说班级第一名被招研单位刷下来了,全班同学像炸了锅一样,个个义愤填膺,叹声、骂声、不平声交织在一起,“任我这个全国人大代表怎么解释都平息不了,我更忧虑的是这件事伤害的不仅仅是郭肖霞,而是伤害了这些天真无邪青年学子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信心。”应该说,面试制度的初衷是好的,但是现在看来,也许却成了走后门的通道,许多笔试成绩好的同学,因为没有关系而被有关系的学生取代,这显然是极其不公平的。

    我们需要怎样的研究生?记得在年度校长论坛上,耶鲁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校长均表示,高校要选拔研究型人才,非常重要的是考查研究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作为导师一方,无不侧重学生的科研和实践能力,往往希望招收基础知识背景宽、实践能力强、思维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不可否认,考试分数往往不能真实反映一个人的智慧和潜能。从这个意义上说,扩大研究生复试权重,考察范围更加全面,考试的形式、方法根据学科特点更加多样化,注重考察学生专业素质、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能力,更加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只是,导师的招生权力扩大了,考生的“话语权”何在?作为全国性质的研究生统一考试,简单地归之于高校或导师一方,导师的主观判断操纵考生的“生死大权”,未免失之偏颇。

    导师、专家也是人,有自己的情感和喜好,所以,我们不能一厢情愿地把导师想象成圣徒,一味去强调导师自主权而回避通行的规则。自主权只有在程序和规则之下才能有效运作。强调导师自主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确保考试的公正,是为了确保教育公平的实现,改革有助于刷掉高分低能者当然好,但同时应防备为新的权力寻租打开方便之门,影响录取的公平与公正。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极大地损害信誉、学风乃至世风的考试舞弊无处不在,那些与导师接触较多的考生,同那些与导师素未谋面的考生所遭遇的必将是截然不同的结局。导师爱招本校学生、排斥外校学生的“近亲繁殖”现象从来就没有逸出过人们的视野;一些考生与导师私下交易以获取特殊照顾的招生黑幕也不乏其事;而利用权力、金钱、肉体等特殊途径钻营考试、利益寻租的行为亦不在少数。

    不少专家、学者也在思索如何兼顾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教育制度需要以多元化的建制来适应人才多元化的需要,而多种考核、招生形式的存在则是作为统一考试的补救措施,即以多元化的制度为多元化的人才开辟多元化的成才之路。这样的初衷不可谓不良好,只是选拔要体现公平和公正,必须要有一系列制度来支持。不否认改革要付出代价,只是这个沉重的代价不应当由考生来承担。法制文明社会,惟一和最后的底线是程序正义。在目前中国大学缺乏相应的招生约束和监督机制的情形下,学院精英的专业自律和职业道德水平似乎根本得不到社会的信任和认可,因导师个人嗜好而产生的多重“标准”根本就谈不上赢得认同的正当性。在高校一味地强调导师自主权的情况下,当学校垄断了招生的一切权力,当招生不再有规则可供凭借时,拿什么来保证考生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很难确保绝大多数考生的公正权益。

    我们不应忘了平等竞争是考试制度的灵魂,公平、公开和公正是考试制度的核心理念。如果超越现实的私人利益和复杂关系,贸然将招生中现有的程序和规则肢解殆尽,代之以新兴的导师好恶评判,一切惟导师自主权是瞻,难保不丧失公允。因此,在赋予导师至高无上权力的同时,在强调高校招生自主权的同时,必须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高度透明的信息平台,只有公开才能保障公平的实现。
  •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