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传媒业] [转帖]2006争议关键词

[复制链接] 1
回复
111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4-9 10:57: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望2006有不同的姿势,就像下面这些词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正统的解释留给语言学家吧,我们选取带有一定争议的关键词另类解读,找回属于2006财经界的生动和精彩。
 
NO.1  80后
背景:80新贵财富榜单
李想:身价2亿元人民币,1981年生,泡泡网CEO。从最初几千元的进账到一亿元以上身价,时间不过短短4年。为了创业,放弃了高考。
戴志康:身价过亿元人民币,1981年生,康盛世界CEO。靠做软件起家。在大学期间不参加考试,以至于15门功课没过。
赵宁:身价过亿元人民币,1983年生,非常在线CEO,2003年休学创业。后成立非常在线,做IT专业硬件。
高燃:身价过亿元人民币,1981年生,远东副总裁,财经记者出身,2003年进入IT界创业。高燃中专毕业后到南方打工,然后再复读,并以优异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
茅侃侃:身价过亿元人民币,1983年生,MaJoy总裁。2004年正式创业。会考不及格失去高考资格。
这几位80新贵学业上都带有一些故事性,这也引发了2006年引来了一场教育上的争论。

点评:
“大学的人脉很重要,同学和校友都是最重要的交际圈。最重要的是,大学里有爱情可以寻找。知识可以自己学,但爱情还是大学里的好。”显然,茅侃侃说起上大学的理由时带有一丝调侃。
江浙一带创业成功的企业家中,确实有很多人没有上过大学,但他们大都不惜血本,送子女到国内甚至国外最好的大学读书。因为他们知道,如果没有知识,不要说创业,连守业都难。
一个人不一定要读大学才能成功,但是在今天中国的社会,读了大学对多方面的发展都会容易些。
这些带着教育争议的“80后”创业者,现在就定义为“未来中国商业的脊梁”显然为时尚早,也很难给他们的企业一个系统的评价,但他们的创业故事,展现出令人振奋的精神和趋势。他们的事业还在起步阶段,希望有朝一日在富豪榜上能看到他们的名字。


NO.2  并购
背景:来自国际调查机构Dealogic的数据显示,2006年前11个月,外资并购中国企业共735起,同比增长1.3%,交易金额302亿美元,同比增长1%;而同期内资企业之间的并购1270起,同比增长25%,交易金额56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77%。以本土资本市场力量为主导的并购事件占了一半以上。其中在国内企业之间的并购交易中,以宝钢、中国铝业为代表的“国家队”显示出更多地采用并购手段加强产业整合的强烈趋势。而在业内备受关注的国美收购永乐案也被列入2006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点评:
跨国公司的并购都具有长远性、战略性,全局性。相比之下,本土企业的并购则大多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希望能够很快从并购中看到现实的利益和收益,且战术性强,往往大多数时候的并购只是从眼前利益着手,没有从长远的角度做考虑。国美在并购永乐后,永乐关闭并购之前在国美强势地区的战略性门店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削弱了新国美的优势,没有达到1+1>2的效果,使新国美追求的规模优势大打折扣。
就在家电零售企业上演“三国演义”的时候,苏宁的掌门人张近东却以“谨慎”和“稳健”作为自己的竞争方式,他说:“国美并购永乐只能说是黄光裕阶段领先。”
而在2006年本土企业上演着各异的并购案时,海信6.8亿元并购科龙案的尘埃落定、凯雷徐工并购案、法国SEB集团并购苏泊尔案在本土民企并购案中同样引起了高度关注。
在这样一个微利的年景下,并购作为最便捷、时间成本最低的规模扩张手段,或用来巩固主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或选择进入新的市场,也就成为了越来越多的领导者自我扩张的常用手段。对那些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的行业领头羊来说,何尝又不是如此?


NO.3  博客
背景:2005年10月11日老潘在新浪开博,2006年1月19日博客访问量突破百万。而在不久后,尝到甜头的潘石屹,已经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文字游戏,开始借助博客玩起多重花样来。
2006年夏天,“义勇之士”、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向文波先生博客上的几篇“业余”之作,迫使国际资本大鳄凯雷集团不仅降低了对徐工集团的收购比例,而且提高了收购价格。
黄鸣在2006年1月开始写博客。新浪网博客频道把他的名为“商界思想库”的博客在主页上进行推荐。他对博客产生了许多疯狂的想法,他说:“就像我‘热’太阳能,它们都是好东西。”
仅据新浪网2006年8月份的统计数字,当时在新浪网开设博客的企业家已有近千人,其中还不包括那些早已开设博客的地产界企业家。

点评:
博客这阵风着实的猛啊,不仅刮倒了草根,刮倒了演艺明星,现在,也把企业家刮倒了。有被人邀请来秀的,有主动上来秀的;有企业家变成反潮流斗士的,也有把博客变成吹捧场的。
企业家博客受到网民的热烈欢迎,和人们越来越崇拜财富有关,这使最懂得积累财富的企业家逐渐成为和娱乐明星同样具有高知名度的公众人物。另外,中国社会处在急剧变化的转型期,每天都有各种强烈对立的观点在交锋,出于自身利益参与某些争论的企业家可以很容易地赢得许多眼球。
过去的一年,企业家博客队伍迅速壮大,人们因此获得了与企业家阶层亲密接触的简捷路径。大众博客里所发生的一切都可以在企业家博客中找到。
从“闪客”到“博客”,再到现在新出现的“威客”,不知道下一个出现的是什么“客”?


NO.4  基民
背景:“真没想到,2006年2月我的2万元存款到期了,我就顺便买了富国天益基金,结果现在收益都翻番了!”张大爷一提到去年初的那次投资行为,现在都还开心不已,“这2万元的收益,我存银行可要七八年才能实现啊!”
下面一组数据,最能真实地反映基金2006年的巨大收获:
截至2006年12月15日,年内收益率超过100%的基金高达73只之多(包括封闭式基金),景顺内需增长基金的年内收益率高达159%,这意味着年初买基金的1元钱,现在已变成了2.59元!
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年内基金新增开户数有望突破700万户,为历年来之最。

点评:
2006年可以说是“基民”的丰收年,当大部分的股民望着飙涨的股指感慨“只赚指数不赚钱”时,基金收益翻番却让不少“基民”笑得合不拢嘴。多个超百亿元规模的基金成功发行,一天发行100多亿份当天结束销售已不是新闻,银行门前甚至排起了久违了的长队。
和股民相比,基民的省事是毋庸置疑的。你只需要通过有关机构选择要买入哪一只基金,然后就由专家为你打理。在国外发达市场,机构投资者比例高达三分之二以上。不仅广大散户投资者,就是养老金、大学学费等大资金也都是委托基金公司等专业机构代为理财。这样看来,基民的幸福生活可能还仅仅是个开始。
有人称,机构博弈时代不当“股民”当“基民”是明智的。但是,在新“基民”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基金投资缺乏起码的知识,完全是盲目跟风。专家理财不表示没有风险,基民也需要谨慎对待。

 
NO.5  私募
背景:目前,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运作的法律形式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在境外以有限合伙制组建并筹集资金,然后以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投资国内企业,还有一类是地方政府扶持的创业投资。然而,国际上通行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的划分,是在投资实践中自然形成的。而在中国,像政府部分现在这样人为划分“创业投资”或者“产业投资”,并拟定相应的管理框架,“规范”地准入,并配套以相应的政府扶持政策,可能在效果中更多地体现了政府对私募股权投资行业的强力介入。有些时候不得不为了政府审批的需要,制造出待定的名词。
而2006年8月的新版《合伙企业法》放行有限合伙制而打开,有限合伙企业正是国际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惯用的组织方式,这为期待市场化运作本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带来了曙光。
点评:据中国研究机构清科集团统计,截至2006年11月,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在中国内地投资规模已达117.73亿美元,全年预计将达125亿美元左右,高居亚洲之冠。
显然,全球私募资本已经盯上了中国这个市场。
我们看到,继凯雷、华平、黑石之后,举世闻名的并购基金“野蛮人”KKR也赫然加快了进军中国的脚步……
眼见国际投资者积极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高额回报,发展中国本土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呼声日益高涨。
在中国,由于上世纪末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狼藉声名,“私募基金”一词总是关联于隐讳、灰色、投机等形象,因而名声不好,从而也拖累了对中国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而私募股权基金主要投资未上市的企业股权,伴随企业成长的不同发展阶段培育公开上市的企业资源。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指出,政府大力提倡的应该是对中国经济有实际帮助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NO.6  房奴
背景:“房奴”在2006年成了一个流行词,指的是那些月供占到其收入50%以上的房贷一族。根据媒体的调查,在九成多的房贷者中,有三成以上的人成为房奴。这些人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时间享受生活。
一些专家根据对某些区域的商品房均价和人均收入进行研究后宣称,大约有接近70%的城市居民没有购买新房的能力。“成为房奴那是活该啊!”在南京举行的一次地产大佬会议上,北京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如是说。所谓“活该”,当然指的是人的“不自量力、自讨苦吃”,以此来审视时下的房奴一族,其“活该”成分或许是有的,比如,有调查显示,目前31.8%的贷款买房者,月供占到收入的50%以上,而国际公认的警戒线是月供不超过收入的1/3;再如,现在许多人购房不仅是个人行为,而是家庭乃至家族行为,有所谓的“六一模式”—青年夫妻、双方父母共同出资供一套房。

点评:
仿佛在一夜之间,历来以“寅吃卯粮”为耻的中国人,学会了“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其中的主流就是年轻人。他们身上背着房子,在享受着高薪、白领、有房一族等诸多心理安慰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的精神重压,生活质量大为下降。他们常常戏称自己正在坚定地叩响“忧郁症”的大门,甚至一只脚已经迈了进去。
或许有人会说,我也想租房子住,可一来租金较高,二是没房可租。迄今为止,大部分地方走的是只售不租的路线,经济适用房建设明显滞后于商品房,廉租房更为稀缺,从而迫使大量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不得不通过商品房市场来实现。
深圳有市民发起“持币待购、推迟买房”的“不买房行动”。虽然,这种自发的“不买房行动”能产生多大的平抑房价作用,我们很难作乐观期待,但这一行动彰显的民意无疑是鲜明而有代表性的。它至少表明,没有谁愿意“活该”做房奴。
如何压制住这房产“虚火”?韩国人的做法是问责官员、大量建造保障住房。中国,房价在百姓的疾苦声中挺进,而还在争论中的集资建房,希望之余留给我们的是什么还不得而知。


NO.7  反垄断
背景:一封发自上海50家民营快递公司联名质疑邮政法草案的快递在2006年9月送达全国工商联。
在这封快递里,是上海50家民营快递、物流和货运公司写的一封质疑《邮政法》(2006年)8月版草案的公开信,同时,公开信还寄给了发改委、商务部等中央有关部门以及上海市政府。
在这封公开信里,50家非邮政企业呼吁,《邮政法》起草单位应该开门立法,尊重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保证所有重大分歧意见能够充分讨论和协商。
相对于第7稿,第8稿将信件邮政专营范围由单件重量350克以下,降到了150克以下。如果按照8月版的说法实施专营,中国邮政的市场份额将会上升到90%以上。因此,民营快递企业认为,它们和外资企业至少在短时间内不可能造成行业垄断,设置分支机构和并购也不应由国家邮政局插手干涉,而应由市场自主决定。
2006年9月底,国家相关部委首次就第8稿草案和非邮政企业在沪进行交流,然而4个小时的座谈会依然无法化解矛盾。

点评:
对于众多非邮政企业来说,2006年9月原本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随着9月15日,31个省(区、市)的邮政监管机构全部成立,我国的邮政终于缓缓迈出了政企分开的第一步。然而,随着第8稿内容从各种渠道公布出来,原本以为可以和邮政在同一条水平线起跑的非邮政企业,重新对自己的命运感到忧心忡忡。
长期以来,国家邮政局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其身份的双重性一直颇受争议。脱胎于国家邮政局的邮政管理局与成立的邮政公司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组建的邮政管理局能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其实最终是一个其到底是向法律还是向原母体负责的问题。
而在2006年,对电力系统欲开展的“减薪风暴”及中国石油市场将全面开放的消息,也使垄断市场来了个不小的波浪,有人称2006年成为垄断行业的“本命年”,看来不大好说,迄今为止,还没看出有“不顺”、“难过”的迹象。

                                                                                                                 转自《中国中小企业》杂志

沙发
发表于 2007-4-20 13:27:18 | 只看该作者

别人是赚钱后上学,

我是有钱要建学校,要住在学校,气氛确实好。

搞房产的家人可以借鉴一下。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