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3-6-16 16:55:00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创业?(小标题)
MBA靠什么去创业?市场、技术、资本、管理......MBA还有没其他更好的创业手
段?到底是什么才能创造意外的财富呢?
创意创业(次小标题)
刘旭东,北大MBA,他认为在目前经济环境中,最重要的已经不是技术和资本了,而是
独特的创意,技术和资本等都可以外包。"雅虎"的创始人提出一个互联网应用的新概
念,于是使"雅虎"就象神话中的一粒种子一样,几乎在一夜之间成长为参天大树。当年
在美国的可乐之争也是一个例子。因此,"打蛇要打七寸",而这时候使用什么武器不是
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对七寸要拿捏得准确。
对于在职MBA或是毕业几年后的MBA,无论资金、经验、人脉都有所积累,他可以利用掌
握的市场、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作为创业的资本与手段。然而对于那些一直在校园中的
MBA而言,他们缺乏这些工作后才能掌握的资源,而这时创意创业不能不说起到四两拨
千斤的作用。即便对在职或毕业工作数年后的MBA,一个好的创意通常也会起到很大的
作用。而这里的例证不仅在网络经济中得到验证更在产品推广中得到验证。"百事可乐"
发现,年轻人打球归来时口渴难忍,连喝几小杯"可口可乐"仍觉得不过瘾。于是"百事
可乐"适时地推出大瓶装可乐。打出 "喝吧,年青的一代,同样的价钱,两倍的量!",
此创意是打败"可口可乐",致使"可口可乐"十五年做不出对策来。
人们把社会上的人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先知先觉”的人,第二类是“后知后
觉”的人,第三类是“不知不觉”的人。创业者一定是“先知先觉”的人,他们把市场
中的丰厚的“油脂”蚕食掉之后,给“后知后觉”的人留一杯羹;至于“不知不觉”的
人则一定是受市场冲击最厉害的一类。而MBA创业者更应做先知先觉中的“领头羊 ”。
时机与途径(次小标题)
MBA何时该去创业呢?是求学中、还是毕业后?是一毕业就去创业还是毕业几年后再行
动呢?
刘辉,厦门大学MBA,骄子创业信息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辉与其“凌云创业小组”携
《大学生勤工俭学和社会实践服务网络项目》参加了2000年全国校园创业计划大赛,受
此大赛感染,他们最后走上了创业道路。创业者在创业初期经常会遇到资金问题,刘辉
的做法值得参考。他们按照“创业方出理念,投资方出资金”的大方向,凑齐了所需资
金
许国庆,哈佛MBA,许曾在美国雷曼兄弟投资银行就职,但他终于还是放弃了在国外的
优厚待遇。1998年初,他回国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公司主要为一些知名的外国企业做金
融培训、商务培训及校园培训。他认为国内发展空间广阔,特别是在企业咨询服务行业
急需专业人才加入。美国市场的商业运作相对成熟,在那里个人创业的压力非常大。个
人创办的公司要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技术资源与大公司对抗才能生存。而在国内,这
一行业刚刚起步,所以发展机会就比较多。因此他适时回国创业。
创业时机决定于两点:一是外部环境机会;二是MBA创业者自身是否拥有掌握机会的能
力。大环境有利发展,个人又具的掌握机会的能力,那么此时创业无疑会水到渠成。
创业通道(次小标题)
从创业通道来看,MBA创业者一般分为三类:一是从MBA到职业经理人再到创业;二
是职业经理人到MBA再到创业;三是边读书边创业;四是从MBA到创业。
前两者对于MBA创业者来说较为普遍,这里一是因为资金原因。由于读MBA通常是自
筹经费,这使得部分MBA经常会直接受到来自资金上的压力,更有甚者甚至是负债求
学。另一个原因再于目前随着MBA低龄化,不少MBA毕业生本身工作经验不足,各方面资
源掌握不足使其较难走上直接创业的道路。
第三条通道在深圳在职MBA中有不少,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本身就有多年工作经
验,掌握了一定的市场、技术、人脉等资源。无论是原始积累、还是经验上都达到了一
定的高度,MBA于他们来说无疑又是一种东风到来。
第四类创业者目前来说比较少,看好创业时机的可能在学校就开始创业行动了,这
如前文中提到的厦门大学MBA刘辉的例子。
鼓励并帮助MBA创业(小标题)
MBA要成为社会的创业一员,除MBA自身需认识到这一点之外,还需社会、包括各所
MBA院校为其创业提供一些“软硬件”方面的支持。
举办创业大赛(次小标题)
MBA在学习管理的过程中有一个激发创业潜力的过程,同时也有一个对自身再认识的
过程,是适合创业还是适合做职业经理人?这不是理论上解决的问题,而需要通过各项
活动来检验与证明。而MBA院校举办有影响力的创业大赛,则会使一些有创业潜力的MBA
脱引而出。
目前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是“国际创业计划竞赛”,该大赛是由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丁大
学承办的全球性比赛,旨在全面检验全球顶尖商学院MBA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创业能力,
由全球知名企业赞助并由资深投资专家组成评委会,每年举行一次赛事,至今已经共举
办了5届。 Asia Moot Corp是其亚洲区的分赛。在今年举行的亚洲大赛上复旦大学MBA
与中山大学MBA代表队分别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国际性的创业大赛对国内众多MBA来说参与的机会毕竟是少数,联系中国国情,如何使
MBA在国内更好地创业应是国内MBA院校鼓励的重点。而这需要国内各所MBA院校、或是
其他MBA主动行动起来举办各类创业比赛,不仅从声誉而且能从资金上对MBA创业者给予
支持,激励MBA创业。对于部分MBA院校可以打造自己的创业品牌,而这一品牌的塑造不
仅靠MBA学生,也需要MBA院校的鼓励与支持,以此使得MBA学生、院校在市场竞争中共
同发展。
开设创业课程、建立基金(次小标题)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说,在热门的MBA领域中,当前最热的课程是创业课程。该报
道说每位哈佛大学商学院学生,都至少修过一堂创业课程。哈佛还远征西岸,在硅谷设
立研究点,光去年就开发出26个高科技创业的研究个案。哥伦比亚大学正在研究创业议
题贯穿整个课程。
1996年,斯坦福大学建立了创业研究中心(CES)。CES关于创业的课程非常受到欢迎。在
这个中心所提供的课程中,除了有关于如何管理公司使得它能够上市,如何获得和使用
风险投资这样的课程之外,还有一门"创业机会评价"课。这门课要求学生们以团队的形
式申请注册,而且要求这个团队中至少要有一名成员来自商学院以外。然后这个团队要
在课程中实际演练自己的商业计划。从表面上,这门课程跟前面提到的那些计划并没有
什么不同。不过,CES并不把这门课看成是某种小型或者仿真企业孵化器。事实上,CES
对自己的定位是某种研究性的机构。从这种自我理解出发,它认为这门课程的任务是让
更多的人了解创业的实际过程,并且让他们能够从更为一般的管理学理论的角度去理解
整个创业过程。
MBA院校鼓励创业者的另一方式就是建立创业基金或者企业孵化器。
都柏林的斯莫非特(Smurfit)商学院企业孵化器有1百万美元的资金来资助学生和其他愿
意雇佣斯莫非特毕业生的创业者的各种想法。而迄今为止它已经资助了5个公司,其中
包括一个编制电子邮件软件的公司和一个生物技术公司。康奈尔大学的约翰逊管理研究
院则在2000年建立了大红风险基金(The Big Red Venture Fund),在它的资助下,商学
院学生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商业创意竞赛。麻省理工学院的斯隆(Sloan)商学院也有同样
的活动。沃顿商学院则成立了自己的小企业中心。
顺应国际创业浪潮,国内部分高校已开始建立创业研究中心,创业基金,然而对于
国内MBA创业形势来说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上还有待于提高。
MBA学生在两三年的学校教育之后会立即步入社会,联系到目前各地创建的科技创
业园区,使我们联想到各地政府能否将这些创业园区与国内MBA教育相结合,给MBA创业
者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或创业基金,鼓励MBA创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