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关于土地问题的部分思考(原创)

[复制链接] 9
回复
160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7-1-17 15:4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土地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生产资料。对于国家来说,土地是公有资产,因而土地有其使用价值。最近,关于“三农”问题以及可否推行土地私有化的讨论不断见诸报端。特别是在湖北乡官李昌平引人注目地指出当前农村中“农民真苦, 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之后。这就使关于土地和农业中的一个概念——“地租”的概念重新被重视起来。当然,在目前的我国社会和经济学领域,这个概念更多的是被“使用费”、“租赁费”等所代替,但是从来没有人否定获得土地使用权就意味着永久性取得土地产权。取得土地产权的经济行为,实际上就意味着某种土地私有化,这在目前的中国是不可被接受的。但是实际上,土地是否能够被私有化,确实已经关系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了。

       “地租”是古典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根据马克思的经典定义,“地租是土地所有权的特有经济表现。”地租表现为地产所有者向市场提供一块土地所取得的经济收益。亚当·斯密在经济学上的重大贡献之一,是他指出了在市场经济中,地租会参与资本的形成。但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却几乎不谈地租问题。因而,国内在针对土地作为一种资产参与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无视了“地租”的概念。这是对古老法则的废弃与违背,也是我们国家三农问题迟迟不能全面解决的深刻原因。

       自从我国实行了人民公社化制度以后,以集体主义和公有制为原则,废除土地有偿使用的天然经济规律,使我国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农业经济效益低下,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农民负担过于沉重。究其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由于土地的使用价值得不到提高(比如沿海地区一亩地的经济价值,与西北地区一亩地的经济价值就无法相比)。土地使用价值不仅仅在于用于农业生产,同时更表现为参与更多的经济活动,比如公用事业、房产开发、工业开发等,其价值明显高于农业目的的土地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地租”成为重要的经济杠杆,使地方政府成为土地所有者而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而在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的制约,土地的使用价值只能在长时间内局限于农业生产,生产效益低,农民收入微薄;而地方各种摊派、税费则基本由农民来承担,从而形成了农民收入长期得不到改善、负担过于沉重、农村凋敝的现状。这就是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地租的低廉,使我国房地产业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同时形成了暴利空间。九十年代初中国一些地区掀起了圈地运动。开发商通过官员审批取得土地使用权,然后将土地价值作虚拟评估,根据评估价再将其抵押给国家银行套兑资金。这一套办法是模拟西方土地市场的。但有一点根本性的不同,即西方用作抵押的地产,是私有地产。而中国则是国有地产。实际上,当国家允许地产商将国有土地用作抵押品时,国家犯了一个十分荒谬的错误。国家忘记了土地所有权是自己的,银行及其资金也是自己的。而用国有土地抵押给国有银行后,银行的钱却支付给了私人即名义上的开发商。

       打个比方,这就象有人向一个老板借钱。老板要他提供抵押保证品。而这个老板居然同意对方用老板自己的房产作为抵押,将其抵押给此老板自己,然后又从老板的钱袋中拿出钱借给那个人使用。内外媒体近年常常谈及中国国有银行中的金融泡沫即呆帐烂帐问题。而众所周知国内银行呆烂帐中的相当大部分,来自九十年代初中期的房地产业投资。这个巨大的金融泡沫和呆烂帐究竟从何而来呢?就是从上述的金融骗局来的。
       为什么这个骗局能进行?因为从国家银行套兑到钱的那些开发商,往往会将一部分所得资金转移给批租土地的官员(成克杰批地受贿案例即是已被曝光的一例),此外也会转移给帮助其完成贷款过程的银行官员。而在这一资金转移的过程中,土地同时也由国有转为私人使用,又转为银行抵押资产,最终又作为银行拥有的不良资产被拍卖而私有化。
       九十年代中国的一批巨富,就是利用土地的这种变相私有化过程,从攫取巨额地租中诞生。因此,当时谁能取得土地使用权(圈到土地),谁就能发大财。这是一次具有中国特色的圈地运动。

       最后我们在来看一下农业和农民的问题。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也是基础产业。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妥善处理好“地租”的问题,我国始终在解决三农问题上进展不大。如上文所述。所谓“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是孙中山先生提出来的,但是在西方资本主义条件下无法实现。当前我国的农民,实质上耕作国家的土地,或者承包,或者集体,总会存在土地产出与土地使用的问题。有人力主土地私有化,借以提高劳动积极性,这实际上在我们国家断然不能实行。长期以来的小农经济的模式,以土地私有化的解决方式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这已经是业界的共识。

       不过,对于国有产业的系统分解的改革,是基于英美经济学派在中国的试验性实践,并且在表象上已经取得一些效果。这种改革可能会导致在土地政策上变化,这是令人担忧的动向。

                                                                                     2007.1.17.

9
发表于 2007-8-30 00:21:50 | 只看该作者

思考从无知开始。

秀才能决定什么?开始只能从了解皮毛开始,可是外面的世界已疯狂地掠夺。社会能以秀才期望的协议方式运动下去吗?

8
发表于 2007-5-10 09:36:40 | 只看该作者

内外媒体近年常常谈及中国国有银行中的金融泡沫即呆帐烂帐问题。而众所周知国内银行呆烂帐中的相当大部分,来自九十年代初中期的房地产业投资。

这个观点不是很赞同的,至少我了解的几个银行的呆账烂账的主要因素不是房地产业投资引起的!不信可以粗略的分析:房地产业火爆的地区以及所在地区的银行业绩!

7
发表于 2007-5-10 09:31:39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国家来说,土地是公有资产,因而土地有其使用价值"

不理解这句话!

是在说“土地是公有资产后才有有土地使用价值了”,还是“土地有使用价值了,.......”

语文学得不好,现在在恶补国文,各位请指教,不要笑话俺......

农村的孩子,理解和基础不好!

6
发表于 2007-1-18 16:10:58 | 只看该作者
土地公有化还是私有化,这是一个严重的关系国运的根本问题。要多方面、多层次的交流、分析、博奕、论证。
5
发表于 2007-1-18 16:02:24 | 只看该作者

李昌平的报告说的是整个制度的不合理设计.........

先要开会,稍后回来

4
发表于 2007-1-18 15:58:45 | 只看该作者

  大学学的就是土地资源管理。非常泛泛,毕业论文写了篇<论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无奈也是COPYCOPY而已。才毕业一年多,基本上也就只记得几个名词和当时测绘的地图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18 20:55:14编辑过]
板凳
发表于 2007-1-17 18:59:47 | 只看该作者
rgang兄好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16:02:11 | 只看该作者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问题,或者说中心问题,最后仍旧会以土地权属的形式表现出来.实际上,农业问题的解决,可能还是土地产权制度如何改革.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15:59:19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些不明白,不过我模糊觉得三农问题不是土地问题,而是农业产业化问题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