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标题: [管理‖综合精华][原创]职业路漫慢 [打印本页]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3 06:58
标题: [原创]职业路漫慢
自 序

许是人老了,就喜欢回忆。想想,就这么一转眼,十几年过去了。于是,想写些东西,整理整

理记忆,把职场的酸甜苦辣,翻一下,拿出来晒晒。这里记录的职业轨迹,虽然并不是很精彩,但

这也是属于我的真实历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4 21:38:04编辑过]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3 07:00

(一)

“K先生,经过反复考量,我们觉得你是这个职位最合适的人选,请问你什么时候可以...”我知道,我又要重新上路了…

晚上,被蚊子袭醒,睡不着,听听蛙声,想想从前,差不多10多年前的今天,我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那时,已经开始双向选择,就是个人可以找单位,用人单位也可以找好的学生,如果没有匹配,学校还是需要包分配的.我是那种即学习比较差也没有什么关系的那种,所以自然而然属于被分配的那种(当然还不是最差,我毕业实习的单位是上海市技术监督局的一个研究所,导师也有点喜欢我,问过我是否想留在这个单位,我也没有表态,当时是一种听天由命的心态;当然,也不想自己努力的结果被别人取而代之)反正我得有单位,这就可以了. 就这样,我进了这家在职职工3000退休4000的所谓大单位,这家有70多年历史的单位,光正处级和享受正处级以上的人就有40多位.在进单位填表的时候,我发现,我成了一名国家干部编制中的最低一级的干部(所谓24级干部),而且有革命字样,感觉还挺神圣的。感觉更好的是居然第一天就拿了工资(只有国营单位才有先拿工资后干活的待遇啊),尽管不多,好歹也拿了呢。当时一起分配进厂的一共14个,人事科长对我们表示了欢迎,然后就把我们一一分到了各车间和科室,我是直接进了某车间,车间主任对我表示的欢迎,即严肃又有点示好的表情让我摸不着头脑,反正意思是不要乱说乱动,这样,你就没事,而且会很快调上去的。因为车间毕竟不是我呆的地方。当然,他也暗示,如果不听话,他也有权利擎牢我不放的。一番威逼利诱后,把我交给了某流水线的线长。我的工作是完成产品流水线上的某一道工序,用气占打螺丝。(有谁干过这个吗?)车间里基本以女性为主,进了车间,没有人叫我名字,我的代号是“大学生”。当时所谓的大学生规定,需要在一线实习一年,然后才能进所谓的科室,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员,俗话说:做办公室的。我想,我基本也就这样了。流水线的工作(我想干过的人会知道)是极其枯燥的,除了上厕所,基本是没有什么自由的。工人们只有通过开一些粗俗的玩笑来自娱自乐。工作强度是挺大的,连着几个星期坐车回家,都是站着睡着的,并且往往过了到的站,乘到终点站又再乘回来。当然,辛苦也是有回报的,当我拿到比工资还高几倍的奖金时,心理还是蛮高心的。幸好,这样的工作并没有持续很久,过了三个月左右,车间主任来和我谈话,说:由于你的出色表现(我自己都怀疑),在上面科室要人的时候,我推荐了你,你是第一个被推荐上科室的哦。我连忙表示的感谢,就这样我进了工艺科。对了,在这之前,还有个小插曲,人事科调我去做了一个星期,据说是因为我的字写的不错,所以要我去帮忙誊写东西。(后来人事科长对我说,其实想调我去人事科的,只是我不太接翎子,所以…我发现,在我后来的职业过程中,由于我的不接翎子,错过了很多机会)


作者: sgmlw    时间: 2004-7-3 08:54

"这里记录的职业轨迹,虽然并不是很精彩,但这也是属于我的真实历程"

真实历程是最吸引人的且能引起共鸣的,期待楼主继续!


作者: 岚裳    时间: 2004-7-3 10:05
十几年的职业生涯,经历应该很丰富了,期待下一集,我比较喜欢一气呵成地读完[em0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3 10:06:23编辑过]

作者: solderball    时间: 2004-7-3 10:58

真实历程是最吸引人的且能引起共鸣的

严重同意,期待中。。。

当年我也在车间实习了半年,且轮班。很枯燥,且严重不自由。


作者: AndyLeau    时间: 2004-7-3 12:30
(后来人事科长对我说,其实想调我去人事科的,只是我不太接翎子,所以…我发现,在我后来的职业过程中,由于我的不接翎子,错过了很多机会)

请教楼主及各位“接翎子”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做?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4 17:20

谢谢捧场,那偶就继续开动记忆。

(二)

这是一个负责新品开发的小组,我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产品工艺方面的设计,后来才明白,之所以要调我上去,是因为没有人愿意画图纸(要弄个新人可以差遣差遣)。于是,我就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任务。而我的主要任务是对产品的工艺进行设计规划。也就是,任何生产工艺的安排是由我设计的,生产上一旦有什么问题,我必须立即解决,否则就会造成停产。这时候,再回到车间,就有一种神兜兜的感觉。似乎别人都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我,感觉好极了。这时候,出差是最有意思的,那时候,都在流行搞“横向”联系,也就是现在的外协厂,开始社会分工了,不是象以前,一个大厂,一般五金、压摸什么都有的,开始逐步外包。而我们出差,经常就是负责对外协厂产品的检验。这些厂家都离上海不远,都在江浙一带。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去看开模的情况,对不合要求的要进行修改,而一旦样品符合要求,就必须进行签字封样。我以为,偶尔出差确实可以起到调节枯燥的工作节奏呢。 说到这里,说说当时的干部和工人编制吧。这有点象以前英美的军官士兵制度,也就是,士兵就是士兵,再大也不过士兵长,不会成为军官的,军官大多是出生于贵族的。我们国家士兵可以到将军,但在职工编制上,干部和工人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干部编制和工人编制是绝对不同的,干部属于组织科管理,而工人属于劳资科管理。当然工人编制也有可以转为干部编制的,不过,那真的比登天还难。除非你是劳动模范,或有特殊贡献,才有可能,而且需要报告申请,一大堆的东西,还要组织审批等等。现在看看,是蛮滑稽的,但当时确实是这样的。我就亲眼见过,车间里一位工人出身的技术员,经过车间主任的横推荐竖推荐,等了多年,才转成干部编制。 如果是干部编制,那就可以开始混了,先混个小组长之类,然后,是副科长,科长,副厂长、厂长(相当于处级)。一般混个7、8年,混得好的话,基本上可以混到副科级(你知道,我们这里副字头的多如牛毛啊),混到正的就要看个人造化了。想想我们厂的人事科长,是部队里混到团长的人物呢。退休前,正常的话,混到处级还是有指望的。我们科长就是个50多岁的,一直和我说:小K啊,好好干,世界迟早是你们的。可是,想想,还要30年呢,也太可怕了。也奇怪,当时好象30、40的在一般单位是个断层(估计应该是文革惹的祸,都错过了读书的好时段) 言归正传,我当时还算有为青年啊。这不,厂团委看上我了,要我多参加组织活动,我还是蛮积极的。不久,还被评为上级总公司的新长征突击手呢,奖励了两个锅子,兴奋了我好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4 17:38:40编辑过]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4 17:22
以下是引用AndyLeau在2004-7-3 12:30:56的发言: (后来人事科长对我说,其实想调我去人事科的,只是我不太接翎子,所以…我发现,在我后来的职业过程中,由于我的不接翎子,错过了很多机会)

请教楼主及各位“接翎子”是怎么一回事?怎么做?

呵呵,不好意思,这是沪语,简单说就是善于明白别人的暗示。问问你周遍有没有上海人,就知道了。
作者: quancheng    时间: 2004-7-5 15:00

怎么没啦?

楼主,接着写啊


作者: buglist    时间: 2004-7-5 16:47
标题: [管理‖综合精华][原创]职业路漫慢

真实的体验,期待你的下文了.是不是楼主太忙了。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5 18:19

呵呵,好啊,有人看,那就继续

(三) 好日子没多久,这家电子产品企业就面临窘迫的境地。一直有人来谈合资,但始终没有谈成。(职工人太多负担太重啊)工厂开始考虑分流职工,并建议有出路的尽快找出路。当然,我也属于可以找到出路的人员。。。想想也确实没有什么好留恋的。反正下岗的待遇也算“优厚”,单位保留两年的厂籍,第一年还有每月一百多的下岗工资。正好这时,跟老同学聊天,他在分配的单位上了一个月班,就辞职了,现在在一家外贸公司做。于是要我去他们的公司试试,老板是一个小个子,但眼睛发光,可以用炯炯有神来形容。是老红军的后代,老红军和前总书记还都是红小鬼出身的弟兄,因而开公司,倒批文是强项。由于熟人介绍,面试倒 顺利,大家还兴致勃勃的聊起了足球。(当然,老板再狰狞的面目以后才看到呢) 虽然在这家公司前后做了不到半年,但是也算明白外贸的一些简单知识。从跑银行、保险公司、商检局到打麦头、到张洪浜去监督装柜(集装箱);从L/C(信用证)、提单、CARGO RECEIPT,到什么是FOB,什么是CIF等等,也摸了一遍。由于公司一直没有自己的方向,也没有自己的固定业务(从进公司到离开,公司没有完成过一笔业务),很多都在谈,寄样品,发函联络。对了打字就是那时候练成的,(哪象现在,小孩子都会呢)。那时我想,在中国基本就是这样的外贸公司或和做外贸有关的才需要打字吧。对了,还会用WPS呢,在WORD之前,这应该是最管用的电子文档软件了,只是记得,这东西画表格实在太复杂。老板因为没有业务,所以一直在找方向,这个弄弄,那个弄弄。我也感觉这家公司情况不妙,很多人陆陆续续走了,而且自己也是刚开始学东西,根本没有能力去开拓业务的,所以看看老板的脸色就知道不秒(而且我的同学以借机会先走了)。当时面对这种情况,不得不考虑开始找方向了。期间去应聘了几家公司,印象很深的是那天去应聘3N(也是世界500强呢),印象中,这是第一次应聘工作,当时人才市场还是很容易找工作的,在人才市场面谈后,预约了到公司面谈。去这家公司的路真是长,因为是在浦东嘛,当时还没有造桥呢,也没有隧道,是摆渡过去的。花了近三个小时才到的,并且迟到了。(我后来想,没有成功的主要原因应该是迟到),虽然我解释了原因,虽然和主管面谈还可以,因为这个职位和我第一份工作相类似,并且和这位主管以前的工作也是相同的。对我打击比较大的是,在谈薪资的时候,我报出的薪资要求,居然比他们一般工人的工资还低(羞愧万分)。虽然没有谈成,但在一次老板的不满中,我也不满了,于是决定辞职。这样,我过了有生以来最长的三周的失业期。虽然,才短短三周,但感觉很不好。(不上班,才觉得生活好象没有规律了)。后来,我告戒自己,以后再也不能这样没找到马前先下驴。就象后来,我自己开始招聘人,也发现刚毕业的比较缺乏忍耐力,或则说忍受挫折的能力,对工作也不是太珍惜,相对来说结过婚的就好很多(未婚的变数而且大呢)。当然,原因是双方的,不过,越是初级职位,流动性就越大,因为毕竟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嘛,到了一定职位,就会有些顾虑了。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5 20:19
(四)
        幸好,有亲戚介绍(其实对找工作而眼言,亲戚朋友真的很重要,我的前两份工作,真的就是托亲戚朋友福呢,职业起步的时候,需要人把你扶上马的)。找到了一家电脑公司,这时候,电脑应该是热门行业。而我们这些学校出来的,除了学了些BASIC/Z80/FORTUNE等编程语言(一点没有用),但却连最基本的DOS操作系统都不懂。于是连忙去补习学校学习。这家公司的产品主要是为XELL配套,XELL起先在中国的业务不是很顺利,但合资后国内的市场程控交换机的大部分份额就被XELL公司占领了;当时XELL是比较暴利的,大家都知道当时要装一门电话都得4K多,还要等,而实际成本不过6、700,当然,XELL必须花掉不少的公关费用。比如,那些小地方的电信局长至少是要出国考察一番的(这个就不多说了,国情都这样,大家都能理解)。当时国家都是从模拟机(纵横机)到数字机过度时代,XELL的确抓到了这个好的时机,而我们的产品主要是给电信部门的计费台用的,非常重要,因为一旦出现问题,所有计费会出现问题,后果不堪想象。由于XELL的暴利,使我们的产品在他的总成本里面就很低了。那时的SX386可以每台赚到1W(说到这,我后来公司老总死活不信,这是后话)。
         在这家公司,主要的体验是出差多,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差不多去了大半个中国,当然去的更多的是一些县级小城市。
       先说行。在当时客户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一旦有问题,必须24小时响应。所以,公司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出去可以坐飞机,而当时一张机票的钱远远高过我的工资呢,但和利润想比,还是九牛一毛呢。回来就没那么好了,坐火车吧。长期的一个人出差,的确练就了我外面生存的能力。比如出去坐飞机,然后坐车到一个小地方。回来,是火车,自己必须设计路线,尽量要选择有始发车的城市。这样可以更容易买到卧铺。在外地,坐长途汽车也是比较怪异的一件事,我想有出差经验的人都知道,很多时候,到了一个地方,西里糊涂就被赶下了车。原来,是被“卖”给另一辆上一量车了,幸好,总能到终点。最惨的是春节前的出差,回来就成了大问题,买高价票,还得防假票。那次从广州回来,补不到卧铺,坐了36个小时,第二天照样上班(现在肯定不行了)。
         住就比较差了,因为当时老板是给固定补贴。所以,要省钱,必须在住上降低成本啊。除了有一些地方(通常是小地方),比较热情,给你提供免费住宿。而一些大城市,就惨了。记得有一次,在北京,大冬天,我拖这行李(还有巨大的箱子,里面放的产品的),还是晚上,为了找一住的地方,跑得我汗流浃背。(大家知道,在北京,要么就是便宜的10块20的小旅馆。要么就是几百上千块大宾馆,而我的标准只能住小旅馆,而且只是一个床位,不是单间,更不是标准房呢)。当然,由于是个男的,没有什么可担心被劫财劫色的。而且和人合住,不是什么两人间,三人间,而是几乎和学校宿舍差不多,7、8个人的大间呢。当然,碰到很多行走江湖的,听听故事,到也有趣。就讲一个吧,那是个上海人,不过已经看不出了,就象别人看我,也老以为我是北方人。个子很高大,留了大胡子,他告诉我,他是上海人,并且见我也是,就比较热络的聊开了。原来他是地质考察队的,一年中有半年是在野外度过的,在沙漠中喝过自己的尿(那是很正常的事),因常年在外,职业使得风湿病、腰肌劳损等多种疾病上身,而且,年龄看起来比较显老。而且多年的异地漂泊,他自己觉得已经无法适应上海的生活了,他开玩笑,在上海估计都养不活自己了。和上海人一起吃火锅,一桌10来个,才点个两斤羊肉,还不够他一个人吃的。他说,他们曾经四个人吃了一个40斤左右的,而且,之后,他想办法把羊皮,羊骨头和羊肠分别卖给人家,居然几乎等于白吃了一只羊,这时候,他到是显出了一个地地到到的上海人的精明。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5 20:20

(五) 吃,至今对方便面,都有一种说不出的反胃感觉。大家知道,火车上的吆喝,啤酒火腿肠方便面是老三样。方便面真的没少吃呢。当然,到了地方,基本就有好吃好招待了。常常是一桌人陪我一个。而且北方的喝酒,是我实在是无法消受的。喝酒的名堂太多。鱼,通常是重菜,上来,一般,他们的头就会先把个鱼鳃捡给你,这叫赏脸,得喝。如果鱼头冲你,好了,你有福了,先喝三杯;鱼尾冲你,那你更有福了,得喝四杯,这就叫头三尾四。如果头尾和你无关,他们还能找到办法,就是如果背或肚对你,那更厉害,得喝五杯六杯,这叫五脏六腑。反正得让你喝,接着就是划拳;如果你划不来,他也有办法,猜迷(和以前小时候猜硬币差不多)。中国的酒文化就是博大呢。 城市简单印象,举几个例子。对广州印象比较差(当然这两年很好了),感觉很老很脏很乱,摩托车最多,象蝗虫一样。我的几个同事在那里都有被偷的经历,而且那不是偷,简直是明抢呢。武汉,也有一种和上海的残疾车类似的出租车,武汉人叫“麻木”,起的好,因为坐在上面简直和坐电椅一样,能不麻木吗?北京,觉得是个大村庄呢,因为驴子能横行街头的在各国首都还不多见吧。长沙,好地方,特别是岳麓书院,果然是个地杰人灵的地方。哈尔滨,漂亮的俄式建筑,高挑的女孩,就是,当时可能化装技巧略差,血盆大口较多。郑州,亚细亚的早操,当时是一景呢。天津,嗓门特大,女的更大,当然做的东西分量也大。印象最好的是北戴河,当然因为那是个旅游地方,还因为曾经和当时的国家领导人亲密接触(不,还差几十米呢)。当然,这些都是十多年前的印象呢。 当时过的日子,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今天不知道明天在那里。因为当时一出差,在一个地方结束后,必须立即和公司联络,等待公司指令。而公司为节约成本,很可能就安排附近其他地方。这样一大圈下来,可能就是一个多月了。刚开始是一种新鲜感,因为这些地方从来没去过,就当是免费旅游。时间长了,也有一些厌倦。更多的是,由于这个公司的管理人员是老板的亲戚组成,还有一些是另一个副总带来的技术人员。所以,公司经常发生一些莫名其妙的事,使我比较困惑。另外,公司已经靠近郊区,到这个公司上班,我必须骑自行车40分钟(10多公里路)赶到一个班车站点,然后再坐40分钟的班车到公司(现在想想,我都不清楚是怎么熬过来的,路途太远,的确是一种障碍,特别是在你还有选择的情况下)。在我得知,本来有机会升迁,但由于一名老总的阻挠,没有被批准。这也使得我不再有一点留恋,依然决定走路。

今日发三贴,累死我也,过路看客,还不给点鼓励?


作者: sgmlw    时间: 2004-7-6 08:49

感觉楼主以前就是天天出差的,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呵呵.

您讲的未婚的、刚毕业的、初级职位容易流动,深表赞同!


作者: entou    时间: 2004-7-6 10:32

路漫漫兮其修远

吾将上下而求索

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温室里永远长不出能抵御严寒的雪莲!


作者: solderball    时间: 2004-7-6 19:10

艰辛的磨炼,是一笔财富呀。

先苦后甜,积累经验,到了不能摔跤的年龄才会更多一分把握。


作者: 扬州一辉    时间: 2004-7-6 23:18

向楼主学习 ̄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7 09:24

(六)

这时候,我的一个以前同事和我联络,他在一家韩国公司做,NG公司,是韩国最大的企业之一。这是一家子公司,是做电梯的。而他推荐的是一个负责进行现场协调以及CAD制作方面的人,我觉得好象又回到了以前制图时代。虽然待遇不错。当然,主要原因是我的一个同学在做保险,就是现在很多的所谓的跑街先生,他极力要我去做。想想当时是有一种不安分的心态在里面,因为不想只是过早九晚五的工作,总期待自己能有个飞跃,总想去尝试些以前没有做过的东西。当然,不得不承认,收入的诱惑还是很大的。因为做的好的话,一个月几W是有可能的(当时可是天文数字啊)。我自己分析,我的个性其实不适合做SALES,但另一方面,确实又想改变自己比较内向的性格,听了一番鼓动后,觉得不妨去试试,也许会有些奇迹发生(人总是受到诱惑啊)。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培训,就开始做业务了,其实,我本人对这业务就存在一些疑虑,所以基本都不拿自己的亲戚朋友“开刀”的,而这恰恰恐怕是业务不成功的原因呢。做一些COLD CALL,即陌生拜访是很累的,说白的,就是在无数次被拒绝后,依然还要潜行。说实话,业务做的很不成功,收入还不及原来的工作。而且业务员,实际根本不是公司职工,有业务,才有提成(因为他好称是做自己的老板的嘛)。很多人恐怕就是冲着提成去的。40%的提成,确实是吸引人的。但也只是一次性的。对公司来说,就可以一直拿到这比业务了。所以,公司是永远不会亏本的。刚进去不久,公司就碰到一个丑闻,一个保户,解放前投保的,现在要求兑现。而公司拒绝了。故而在报纸上连篇累牍报道,对公司是很负面的,同时给业务员的打击是很大的。当然,即使这样的状况,依然有做的好的。当时,自己就想离开,但公司(其实是主管啦)造就的一种气氛,又使你不忍离去。我经过反复分析对比,发现我是在用自己的劣势在和别人的优势去比,焉能不败?论经验、论口才、论关系,我都无法和一些学历虽然比我低、但社会学程度绝对比我高的人想比,而对SALES来说,尤其是做保险SALES的人来说,这是极为关键的。虽然也有一些小小成功的个案,但总体是一段很失败的经历。这是差不多一年左右后得出的结论,我又必须另外找出路了。(惨淡的老K啊)而且,整天跑街,也是很累的,把父母心疼的不行,他们总认为这不是正当的职业。而且,随着年龄的上去,我也觉得,如果不再改变,有可能真的荒废了以前的东西,这样的话,整个人就废掉了。当时的心情确实很糟糕。(好象在写老K的辛酸史呢)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7 09:25
继续 (七)

在我做出决定后,又开始了一段应聘繁忙的日子。那时候,总的来说,机会还是很多,去一些人才市场,看一些招聘广告,寄一些资料(即使那些在今天来看非常简陋的简历),基本都能得到面试的机会。我觉得,我熟悉的还是老本行,要找工作也必须从此入手。并不是很困难,就得到了几个机会。记得有一个企业,是民企,现在也是上市公司。当时,他以代理COMPAQ电脑而闻名。这家公司当时扩张很厉害,感觉他也没有做任何筛选,就招了很多人,而且有关待遇什么都没有确定,觉得很大兴,看看苗头不对。于是就做了一天(其实是半天,下午又借口去面试了另一家单位),用了一顿免费午餐后,就跟他说BYEBYE了。 这期间,也有一些应聘的机会,无奈我的英语实在太差(也好久不练了呢),而要进IBM、HP这样的大公司,首先要过英语关,而且他是会安排几百人在一个学校安排统一考试,过了这一关,才有机会去面试,我却连这一关都过不了。其实,想想,也就是低的职位才门槛高呢,真的选老总,谁会考这个。(继续辛酸啊) 进入这家公司也是很巧合,当时,在经历了开出租车公司和房产公司的两度狂潮后,电脑正成为又一个狂潮,所有但凡有实力的公司都想在这里分一杯羹。而陈某某正领导上海的计算机产业,要打造上海的电脑龙头产业,并且明确把电脑产业定为上海的支柱产业,所以很多企业都在上电脑。当然,这时候联想也只是刚刚出头,电脑还是被COMPAQ、AST等大品牌垄断市场。虽然一写老的国内企业不死不活,而另一些企业则跃跃欲试。这家公司也是这样,经历了初创的辉煌气后,迅速开了几十个小的子公司,涉及了几乎所有产业。现在正准备进入电脑产业。而我,有这方面经验的,特别是制造经验的,懂生产管理的,到正是他们要的。和主管生产的副总进行了一次面试,这时候我的面试水平以大大提高,要知道,我已有一年左右离开这个行业了,做保险别的没有学会,练嘴皮的工夫有了长进。副总立即表示准备让我出任这个制造部门的经理,但必须接受为期三个月的试用考核,一旦合格,一切按正规聘用手续办理。这时候,我才发现,已经工作了近五年的我,在职业道路上确实走了不少弯路。这宝贵的五年,我在彷徨中,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多次的失败,使我开始把寻求比较稳定的职业放在了首要,不再去急功近利。(看看现在这么多才工作两三年就有能力买房子的,真羡慕啊,偶老K当时还在一路颠簸呢)


作者: elex    时间: 2004-7-9 16:06
期待下文!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9 16:11

(八)

很多人,如果职业道路顺利的话,三、四年左右,基本就可以开始挑战MANAGER的职位了。而我,因为走了一段弯路,所有的程序都延后了。当然,我觉得,虽然是MANAGER,(在大公司,MANAGER都有许多等级呢)但,确实也只相当于一个小SUPERVISIOR的角色。这个部门,有六、七名员工是我部属,但除了两名刚毕业的,其他都年龄比我大,而且大很多。现在看来,当时进入这样的一个管理角色还有很多不适应的。但幸好,我的经历帮了我的忙。在听闻产品在国家技术测量单位被检验出问题后,老总急的不行,连忙备好了礼品,和我一起直扑杭州。而我,这时亮了我的绝招。通过修改一个小小检验程序,使得产品顺利通过(并证明非产品问题,而是检验手段问题)。这使老总大悦(我也很得意呢),立即宣布我被正式转正(这时,我进公司才三周)。这时,也是刚开始办理劳动手册,我才发现我的挡案关系还在我第一个单位。哎,一个参加革命工作五年的人,(一个下岗的国家干部啊)履历上居然有三年多的空白期呢。而这时侯,一个流浪多年的人,仿佛才真正找到了组织。 然而,这家公司也是问题重重,几个老总也是在斗呢,后来,比较欣赏我的老总被调整出局,从另一个品牌空降了一位老总还有他的营销团队(当时,实际对我并没有什么影响)。而我依然还在为生产许可证奔忙,生产许可证的认证几乎仅次于ISO9K,质量手册,程序文件,都不可少的。经过半年的努力,在我和整个团队的努力下,完成了产品生产的许可证(国家级)审核,可以正式开始生产并销售了;但是,资金却迟迟不到位,无法进入大规模生产。其实,玩电脑,需要的资金是庞大的,因为当时一台台式机要一万多近二万的价格,笔记本更是惊人的价格,没有上亿资金是无法推动的。说到这里,有个小插曲,你知道,稍软,这个世界上最牛的软件公司就盯上我们了,其实,他盯不到最终用户(在中国,基本上用户是无法承受正版的价格的),他只能盯生产厂家,他知道,生产厂家是不可能也不允许用盗版软件的,所以任何生产厂家必须给他安装正版软件使用费,即使你安装的那怕是盗版。当然,他们提供良好的服务。记不清了,应该是在虹桥的某个OFFICE内,他们的产品经理对我们进行了培训,其他东西,已经没有印象,只是,当时我们都很好奇,不约而同的问了这个问题:盗版和正版到底有什么区别?产品经理用坚定的眼神看了我们一眼:稳定,除了稳定,还是稳定,这是最大的区别。我们很敬畏的看着他。但不幸的事发生了,就在他用正版软件给我们做演示时,不幸死机。这是我亲眼目睹的事实。因此,以后我带落下了盗版综合症这个毛病,再也不相信所谓的正版软件了。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9 16:12
(九)
      在经历了几个月的无所事事后,我觉得这个公司离结束不远了。期间,公司搬了几个地方,而最后一个合作单位(代工厂商),因为看不到希望,也宣布结束了合作。我们被迫需另外找地方安顿。我在帮公司安顿的同时,也觉得自己需要找地方安顿了。公司的安顿很顺利,在我找了N个地方后,老板都不满意,我突然想到何不我把现在的公司安顿到我以前公司呢(他们也正好不景气,需要靠出租场地来赚些钱)。看着我的前后老板一起表演,很有趣,一个吹嘘当年的辉煌(就是一台机赚一万块的年代),一个显示现在的国际背景实力。好了,终于“强强联合”了,我超额完成了我应尽的义务。而我,恕不奉陪了。
       这时候,面试很多,而我同时拿到了三个OFFER。其中两家是F500,另一家是美籍华人开的采购公司,专门负责在国内采购便宜的小商品拿到美国去卖,职位是做BUYER,面试到是给了我很大信心,因为都表示要我,我综合比较了一下,选择了F500中的一家。后来我自己也想,可能是由于之前的路途不稳定(回头一看,以前做过的企业差不多都先后倒闭了),所以追求稳定,才做的这样的选择,如果到那家小公司做BUYER,也许也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已没有也许)。第一家F500,很简单,面试一天内完成,上午做了英文翻译之类的笔试,下午主管面试,就定了。不过,主管的一句话,使我略有疑惑。主管意思说,如果选择这个工作,你原来单位最好不要立即辞职。主管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说这话,我知道他是为我好,但这就使我犹豫了。另一家F500,当时名列第14位,觉得面试也算是比较有特色,比较正规(也许太正规了)。该公司借了银河宾馆的大会议室,把产品布置了整个场地,搞的和产品发布会一样,或许是要显示自己的实力。反正,很少看到这样的招聘现场。由于应聘的人比较多,所以初试是三个人一起做的,这也很少吧。很简单,经过两次复试就定了。在权衡比较后,还是选择了后面这家公司。对了,得到这家公司的机会,是去了人才市场,正想走,看到傍边也有一家职业介绍所,这是我第一次和人才中介打交道。就去看了看,把简历给一个经理摸样的人看了看,他居然说:很好,这里马上就有一个机会。我开始还不相信,结果到真的就这么进了(后来的寻找工作中体会到,往往你不在意的机会是好机会呢)。
作者: 少天    时间: 2004-7-12 10:58
已加精,期待楼主后话。
作者: 欢乐笨笨    时间: 2004-7-12 12:20
好象关键的还没看到感觉楼主是兴奋的时候
作者: 虚似变量    时间: 2004-7-12 15:45
真实,精彩,好
作者: leeade    时间: 2004-7-13 17:10

期待中,真实就是力量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13 21:36

谢谢斑竹以及各位鼓励---您的鼓励,我的动力.

(十)

这家公司,是我迄今为止做的时间最长的,一共将近五年。认识一些人,他们一旦进了什么F500后,就很少挪动了,10年以上的都很多呢。确实因为看看其他机会,也不过如此,实在不值得冒这个险吧。等我离开时,发现,其他和我一起进公司的那一拨我已是硕果仅存了。五年,当然有很多故事,但我最想谈的还是我的老板以及和猎头公司打交道的经历。

先谈谈老板(呵呵,老板当然应该优先的)。

---老板篇--- 说实话,以前几个工作从老板那里学到的不多(可能也有自己的原因,没注意去学)。而这个工作我从先后遇到的两位老板那里学到了很多。前一位,出身大城市,一看就是家庭环境比较好的,路途也比较顺利,三年前,被派到中国来,汉语已经很溜了,和他相处了将近一年,在他走之前,给我们所有员工上了一课,这一课,我铭记至今,并且,我常常拿它来教育我自己以及我的下属。老板是外国人,所以以他的眼光看中国人的处世作风是很有见地的。先让我们来看看他说的三点(其实是三句中国人最常说的话):

(一)不知道 这是国人常说的一句,特别是服务行业,经常会遇到,一些政府部门更盛(当然现在应该改善很多了)。而在一个企业里,说这话是很忌讳的,如果对顾客说这句话,那顾客肯定逃走;如果对老板说这句话,那你晋升加薪准没指望,如果常对同事说这句话,那你的人际关系肯定不会好。当然,先必须承认自己不知道,更关键的是怎么想办法让不知道成为知道,消灭不知道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当不知道越来越少的时候,也是你能力越来越强的时候,记住:在职业的字典里没有不知道。 特别对于老板来说,员工有时候就是他的数据库。任何时候就要准备好回答老板的任何问题。不是有一句话叫:老板不知道的,你要知道;老板知道的,你要做到。这也许就是职场生存的一大定律。

(二)没问题 这也是国人喜欢的口头禅。但往往说没问题,其实是问题一大堆。记住这句话的含义是,要从更好的角度去想问题,如果只是以一个普通员工的想法,可能是没有问题了,如果以主管的境界去思考呢,如果以经理的境界去思考呢,更进一步,如果以总经理的境界去思考呢?还会不会没问题呢,看问题的层次境界不同,看到的问题也会不同,永远不要认为没问题。当你要说没问题这三个字的时候,请在一次的问题自己,这真的是没问题吗?

(三)差不多 说这话的可就更多了,这是国人最爱的话,也是外国人最听不明白的话。老板经常会困惑:差不多到底是差多少?当工作需要一数字来精确的时候,千万不要说差不多,请将精确的数字说出来。我想,国外可能也有,所以在法庭上,当律师质询证人或当事人的时候,只给他两个选择:是或不是,永远不存在说差不多的机会。记住,在一些时候,不要给自己说差不多的机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7-13 21:39:39编辑过]

作者: 雪松    时间: 2004-7-14 10:43
写得好,深有同感,期待下文!!!!!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14 11:34

说来惭愧,觉得自己是家园最该鄙视的人物呢,因为上这里,已有一年多,但以前从来不发表任何东西,只是到资源中心逛逛,有好东西拿了东西就走,顶多说声好.

现在,自己面临职业的又一次选择,所以很想回顾自己走过了路,于是写了以上的东西,打算写个二十篇左右,因此还有一半,希望大家鼓励一下.我让我继续抗下去呢.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17 10:29
(十一)

---老板篇(下)--- 当然不幸的是,当他说了这番话后不久就回国了。又来了一另位老板,这位显然和前一位截然不同,估计出身在农村的(很多习惯比较粗鲁,比如有时候脚丫子跷在桌子上,吃饭声音很大等等),当然,人是绝对聪明的。具有很强的洞察力。我最佩服他两点: (一) 永远准备下一手 他是比较敏感的,当他发现一个问题时,通常他就认为这肯定是问题了。而国人通常也有狡辩的特性,如果遇到第一位老板那样的,也许就混过去了。可是到他这里,绝对不可能的,几乎所有同事都在这里栽过。因为他的问题是连珠炮式的,第一个问题发问的时候,至少有五个问题在等你呢,如果你也聪明也许可以应付三到四个,但绝过不了最后一个。而且他立即就可以通过前面四个问题你的回答上找到逻辑上的破绽。然后一举击破你的诡辩,而你红着脸在那里不知所云的时候,也是他最得意的时候。 (二) 永远保持变化 一般和一个人相处久了,就知道他的处世风格和个人性格了。对于老板,下属就更愿意去揣度老板的心态,尽量做到投其所好,不是吗?但是,和他相处了将近四年,他的性格就是善变。没有一贯的风格就是他的风格,永远不让你知道他的下一手牌。这就厉害了。他什么招都能出,有时候,是如顽童般的;有时候,又如同井市无赖般的。就如同武功超强的高手,等你的招数用到老的时候(你无法变化了),他再出招,基本都是一击而中。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30 19:26

(十二)

——猎头篇——

说说猎头吧,这也许是进入职场并要得到好工作必须与之打交道的人呢。记得刚进这家公司不久,就有猎头公司来找,当时还比较惊讶,还不知道有所谓的猎头公司,而且,猎头公司又是打着财务公司的名义,后来才知道财务公司的一大块业务是咨询和猎头呢,而且外资猎头当时还不被允许,很多都是在境外结算的。找我的第一个猎头居然是“五大“,当时为OKEA这家北欧的家具找人,我还是栽在了英语上,说实话,用英语面试的机会还不多。除了自己经历外,就很少谈得出什么了,当然准备不充分是关键。(人总是这样,用一些代价,积累一些经验)从此,有一阶段,我开始狂连英语,主要是练所谓的面试英语。其实这种INTERVIEW多了,也就这么回事。说实话,在F500做,起先并没有想跳槽的念头,树欲静而风不止啊。猎头公司就是卯上了这些F500公司,不断的有骚扰电话。到后来,一旦别人接到骚扰电话,我立刻就能从面部表情上判断出来。 刚开始接到猎头电话,还是比较兴奋的;久而久之,我也变得不再含蓄,基本上就开门见山把自己目前的INCOME或自己的心理价位告诉他,如果这个OFFER比目前水平都差的话,就没有必要浪费大家的时间了。可能是自己的心理价位确实偏高(我的原则就是50%UP起谈,最好DOUBLE一下,毕竟混了这么多年,差不多的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而且跳槽也是有风险的,职位越高,风险越大,这就是为什么职业初期的跳槽的比例比较高的原因吧),虽然不怎么样,但好坏也在F500公司混了这么久。不开高点也对不起现在的公司嘛。但说实话能谈拢的机会并不多。PACKGAE满足了,职位又不满足;职位满足了,公司背景又不喜欢。后来,我也总结出经验,因为我的目标是去欧美公司,而且是要工资幅度上升颇多,职位也不能差。其实,我这样的想法,不是太现实。因为几个方面都要提升,你凭什么?所以谈了很多,但都没有成功。后来,我想,以我目前的能力和资历可能去一些比现在公司实力差一些的公司是比较现实的。所以,后来,就锁定PACKAGE了,其他都可以谈。最后,去了一家台资公司,职位和薪水都达到目的了。这家公司对我的挑战就是,必须自己去建立一个团队,因为之前,这个部门是不存在的(以后再详细表)。我个人觉得,如果你有F500经历,还是比较受青睐的。当然,顺利的话,可以一直做下去,或者有其他F500公司去做。而想我,不太顺利的话,去一个民营企业做一段时间也会有收获的。走之字型的职业道路是很有可能的,感觉首先还是要把PACKAGE弄上去,因为一个拿3、4K的和拿1、2W的在气质上是肯定不同的;拿3、4K的硬要装拿1、2W的,是很难的吧。等气质上去了,我想面谈的机会就更多更好。(呵呵,只是个人体会而已)

----------------------------------------------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4-7-30 19:27

(十三)

猎头篇---下 其实,80%的猎头公司都不大,有的甚至就是二个人,几张办公桌,捏了几个重要客户,就是一家所谓的猎头公司了(我想很少有人接到用一个猎头推荐不同的公司的吧)。当然也有租了高级地段的OFFICE,这些大多有外资背景。象中信、恒隆这样的TOP OFFICE里面就有不少。而且很多号称CONSULTANT的小姐本身水平就有限,也谈不出个所以然。也有大的,大的就多一道程序。一般有RESEARCH小姐(如同饭店里的领位小姐),跟你简单沟通后,再由CONSULTANT小姐(先生)出马。 而且,我经历过几个有趣的事。一次,居然有两个猎头公司分别推荐的不同单位,在同一个OFFICE BUILDING里面,而且是同一天面试,这到省了不少时间和车费。有时候,一天会接到几个电话,同一个职位,不同的猎头公司,都找了我这个同样的CANDIDATE,真是让我欢喜让我忧。还有一次,更搞笑,一个粗心的,居然把能PLACE和POSITION都搞错了,害得我多跑以及白跑,真的很P呢。不专业的很多啊!感觉有时候就是在凑数,因为一个职位,基本要推荐2-3个CANDIDATE的,所以有时候,自己莫名其妙就成了“陪忖人”。 说说被猎行业吧,不知道是饥不择食,还是猎头公司的乱搞,居然什么行业都有呢,本人在电子/IT行业混,IT产品当然居多,但是银行业也会找我,其他如网络公司、皮具、摄影产品公司、洁具公司也有。我呢,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有事没事都去谈过。 可能因为太急功近利了吧,也可能错过了好多机会。前一阵子,碰到我一个久未联系的表弟,他去年刚被那家传出丑闻的做通讯材料的大公司RUCENT劝离职。而他,在那里,不过是个普通职工(表弟技校毕业,是技术工人),工资虽然不高,但福利相当好。他做了5年,第3年,职工买房子,公司提供还贷补贴,表弟当时买了套二十多万的房子(现在大约值5、60万吧)。这次,公司原因要进行裁员,对配合公司裁员而主动要求离职的,公司的补偿就是就可以免掉所有贷款。这下,表弟开开心心的离职,干了5年,公司等于贴了50多万,TMD,真爽啊。我当时应聘过这家公司,觉得很不怎么样嘛。工资不高,所以根本没有兴趣的。所以,这才叫世事难料啊。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5-1-31 14:55

两年,五个老板

(1)

进入这家公司,也是个异数。

当时,面试很多猎头公司介绍的机会。但不是薪资不对,就是职位不对;期间,有我看不上他的,也有他看不上我的。借用莫文蔚的歌词就是:总之,那几年,你们两个没有缘。。。

一天,在网上浏览招聘启示,随便发了个MAIL,然后去吃午饭了。不想,还不到半小时,就来电了。(效率如此高的公司还真没有见过)是个女孩,估计是行政的。简单聊了一下,约我星期六面谈。那天早上的面谈,至今还记得。面试的就是我的第一任老板,MICHAEL,台湾人,四十多岁的样子,面善,很白,他穿了很休闲的衣服,谈话也很随便。没有一般HR的程式化,记得他也没怎么问我问题。(也许道行深的人只要搭一下脉就行了,何必翻来覆去问呢),不过,他到是把公司情况很详细的介绍了,只知道这家公司在台湾是上市企业,而且和一家著名公司是关联企业。老板在台湾是个著名家族。。。说了一大通,其实我也没怎么明白。最后,还谈到了薪资。其实,当时并不想去台资企业。因为有过不太好的感觉。所以在薪资上没有让步。(反正也没有什么顾虑了)当然,他似乎并没有对此表示异议。就是说还要再做一次面谈才能定。但整个面谈感觉很不错。应该说,他是在这个企业里,遇到的最不想台湾人的台湾人。当然,这和他的经历有关。后来,在闲聊中,得知,他是加州大学MBA。整个大学都是在美国,而且工作,大多在国外,去过四十多个国家。其中,最危险的一次是,前南斯拉夫打仗的时候,他奉命去催款,看到荷枪实弹的军人,多少还是怕怕的。觉得他还是属于比较大气的。不仅仅表现在金钱的态度上;在沟通上,非常容易。所以,进入这个公司,多半还是因为对他感觉比较好。

虽然说他是我老板,但实际业务上他又不是;在业务上,严格说我们是平级的;不过,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很多事情还是要通过他来和大老板沟通。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在这家公司,我算是深刻理解了这一点。由于本来我这个部门是我们公司和另外几家PARTNER准备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当时,已经在办注册登记了。(这也是我进这个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MICHAEL还催着我借房子,租店面呢。不曾想,没过一个月,PARTNER就因为投资问题散伙了。注册公司的事也没了下文。而我这个部门被划归到了工厂的一个部门。

这样,我就迎来了我的第二个老板。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5-1-31 14:56

两年,五个老板

(2)

对了,介绍第二了个老板前,忘了交代一下第一个老板的结局。MICHAEL,他实际也就比我早进来2个月,是从另一个品牌空降过来的。并且先后把他原来团队的一些骨干都挖了过来。(大凡做上层领导的,建立自己的班底很重要)由于没有得到很好的支持,再加上IT本来的不景气。在做了一年半多时辞职了。业绩无论如何总是考核的一个标准。还记得第一年,在干部大会述职时MICHAEL的“慷慨呈词”,但到了第二年,看到业绩无法完成的时候。我想,任何一个经理人都不会有脸面再重复一把的。所以,从规律上看,拿着1M以上薪水的职业经理人在一个公司的预期寿命也就两年。当然,MICHAEL是很体面的走的。因为家里的原因(父亲病故,需要回台湾照料母亲)。。。后来的情况有点模糊,只是知道他在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上海,目前在经营小家电方面的生意。。。

由于公司业务调整,我这个部门就被划到工厂。第二个老板,JOE,也是四十多岁的样子,看上去比较深沉的样子。作为中层部门领导,使我觉得很奇怪的是,似乎不太愿意了解业务,每次和客人开会,总要把手下的人召集齐了才行。自己一点都不知道的,所有的任务就是把问题PASS给他下面那些可怜的小女生。下面做错了就骂。用浑浑噩噩来形容也不为过,估计他的心态也就是这样,拿一天工资是一天。根据他自己说,也算是在内地混了很长时间了,而且中关村一带非常熟悉。而且和其他部门关系很差,加上他自己的能力问题。使得自己部门的工作很难开展。作为公司的DIRECTOR一级的员工,经常被一些SENIOR MANAGER或更低SECTION MANGAER所病垢。当然,他也有不错的地方。和其他台湾人相比。还算比较大方的。基本上,每个周末会请他部门的小女生们一起吃饭并卡拉OK一翻。这在其他部门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在部门里面,他还是照样当他的土皇帝,还颇受女生们的青睐。

由于每周去工厂,公司会派司机解送。司机经常会暴那些台干的吝啬的故事。听司机将故事,是旅途最大的乐趣。司机说,那些台干到上海只去一个地方:襄阳路。每次能花50块就很不错了。经常是去了,但什么也不买。不过,他们确实也不需要买什么,反正在工厂穿厂服。吃住都是公司的,在那个小地方,即使要花钱也没有地方。这样,两年下来工资基本不用的,也能攒下不少。

对了,JOE喜欢抽中南海,可能是因为在北京待久了,他说这烟好。不过,他也是短命的,才在做了半年。就因为,没有把公司的烂帐厘清。不得不走路。而很多其他部门人的对这个高薪低能人的看法估计也起了作用。据说,那次欢送还是蛮感人的,那些女生都哭了。(失去了一位好颇为大方而又平易近人的好领导?)而JOE,对我说的最感人的一句话是,在他得知自己要走的消息后和我说的。他说,其实每周的例会可以安排在下午,这样你就不必一大早这么辛苦了。。。哎!这个从不肯担什么肩的领导,也只有走了,才说了这句无关痛痒的话。

JOE,据他自己说,他已经找好了下家。估计先回台湾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回上海,还特地要了我的手机号码。说会和我联系的。但至今没有联系过。。。


作者: xindew    时间: 2005-3-7 11:41

xiele


作者: fxyhehehe    时间: 2005-3-8 22:34
甚好请继续[em02][em02][em02]
作者: cnboyqxq    时间: 2005-3-9 13:38
写的蛮好的,可是你这样不断重复的换工作,在原公司的资历就没有啦。这对你来说,也是一个损失啊。个人看法,不一定对,只是随便说说。
作者: yuelian    时间: 2005-3-9 20:35
一本辛酸史,成功的开始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5-11-23 21:49
转眼,三年过去了,又有两次跳槽经历,到底是写在这里,还是写到征文那里呢? 犹豫中...
作者: killmesoft    时间: 2005-11-23 22:06

在前篇的<两年,五个老板>是叙述的在一个台资企业的事,之所以从外资企业屈就台资企业,是想完成REGIONAL到NATIONAL的跨越。因为在那家外资企业,是不可能做到NATIONAL一级的。

这个台资企业帮助我实现了NATIONAL这一平台,所以,后来再到外资企业的NATIONAL就“显得顺理”成章了。也可以说是”曲线救国“。有时候要同时满足OFFER和POSITION以及外资背景这么多条件,不是太容易。或者说不是太现实,孰重孰轻,自己需细细掂量。可以先解决主要矛盾。

回过头来看,当时正因为想从外资企业的REGIONAL跳到NATIONAL屡战屡败,才使得我在这个公司的履历相对比较长,也因祸得福,正是在这家公司有了一段相当长(该公司在业界名声比较好)的经历,对我以后跳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在履历中没有在一个公司有教长时间的履历。那就比较糟糕了,你无法回答HR提出的最幼稚的问题。


作者: panpan1122    时间: 2005-12-23 11:37
鼓励一下,请继续
作者: ZLPWYW    时间: 2005-12-27 18:07
不错的经历,在中国这样的人也不会有了.希望各位同仁最好自己创业吧




欢迎光临 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http://bbs.21manager.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