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儒家诚信在企业人事管理上的当代价值

[复制链接] 6
回复
200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6-12-23 10:32: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泱泱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历来朝代无不标榜以“诚信”立国。然放眼当今现实,中国之诚信危机却世所侧目,令人堪忧。国人历来崇儒,儒学之博大精深亦历来为世人感佩,然而国学土壤中生长并绽放的原本香艳的诚信之花何以凋零?那是因为我们被现实中世俗污浊的洪流蒙蔽了心灵从而不再关注她的价值而缺乏了对她的细心呵护!虽然我们有很多东西需要对外学习和借鉴,但我们应当深知我们的思想之根还深深地植于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诚信,我们的心灵之约有必要向外去苦苦寻求吗?在中国当今的企业人事管理中,如果我们传承和培育了儒家诚信,它会有什么样的价值呢?本文选取企业人事管理作为载体,力求探视在这样一个微小的社会领域建造一个诚信团体以破除“一个充满愚昧、无用的同情心、华而不实的不真实的确定性,脆弱的徒劳的信心世界……”[1]的意义。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团体,只要它所建造的诚信机制的特色能让其成为社会有机体中一个有活力的健康的细胞,它就会成为社会克隆的原体。这就是我们的意图所在。

一、儒家诚信的内容、意蕴以及在企业人事管理中的定位

儒家典籍汗牛充栋,其中的诚信之述也可谓洋洋大观。有体现深邃理论的千古不衰的至理名言,有体现感化实践的脍炙人口的感人故事。其前者权且列几例以享耳目,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 ,小车无 ,,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2]P67)其意思是说,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就像古代木车上没有了驾辕的横木,是寸步难行的。又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程子曰:“教人以学文,修行以存忠、信也。忠、信,本也。”[3]P112)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4]P216)子夏又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5]P57)还有“信则民任焉”;“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恭、宽、信、敏、惠”;“仁、义、礼、智、信”;“敬事而信”等等均可指导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信条,从这些思想中可以看出,儒家诚信无疑在儒家伦理和儒家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普遍认为是核心内容之一。另外,儒家的“忠恕之道就是一种推及之心以爱人的精神,是仁的延伸和表现,它强调的是以诚待人,以信为本,是与说谎、欺骗相对立的伦理准则。”[6]其后者则有“商殃立木取信”、“公沙穆卖猪”、“管鲍之谊”、“范式守信”、“季札赠剑”等,足可收录成一本厚重的诚信故事集,此处就不赘述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3 10:33:32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是从理论展现还是故事感化中,我们都可以去领会儒家诚信的意蕴,它并不仅仅是诚实和信用,还应该含有仁厚,爱待,以及与讲信用对应的敢于承诺。我们探视儒家诚信在企业人事管理中的当代价值,首先就应该思考和审视它并给予某种较高的定位,而且这一定位必须基于它的意蕴。那就是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种普世的理念来与实践运用相结合,即作为一种信仰来宣扬和实践,而不是简单地作为某种理论或者是某种操作技术层面的东西。何以要如此思考呢?因为普适与普世有着巨大的不同:普世是站在超越性的高度的,则未必适应当前的生活世界,正如去探讨元伦理一样。普适是站在实用性的角度的,讲究与现实生活的结合,运用于指导现实世界人的生活。或许更重要的不是寻求普适或普世的东西,而是在于两者的结合,但我们必须站在普世的高度。超越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信仰和终极性追求目标,可以从痛苦的深邃里寻求欢乐的源流,给人以憧憬和希望。有如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里的最后一句话:人生全部的意义就在于——等待和希望。如果我们缺失了信仰,也就失去了希望的土壤。一旦随入了在现世中徘徊,混乱和痛苦就会拥挤到我们身边。但凡普适信仰的寻求无一不是现实世界陷入了极大的灾难和迷惘之中的时候应运而生或者挤压而出的,其目的当然在于关注解决实在的困难。至于地域信仰和因文化差异而不同的文化信仰关注的就是更具体的问题了。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这两者我们都不缺,缺乏的是建立在现实世界之上的普世信仰。为什么说是要建立在现实世界之上呢?因为指向信仰的普世信仰不是没有,而是有的,而且它们还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它们就是宗教信仰,有如基督教的“天国”、佛教的“涅槃”和道教的“登仙”。那里就是此生终极的彼岸世界,是信仰的最终指向。但这些普世信仰的根基却是不稳的,是脱离实在世界的满带幻想的泡影,不论践行者在实在世界里多么努力地去运用各种方式来实践和推进它,却始终无法实现原初的理想的,因而必然是要遭到批判和淘汰的。但在另一个领域里,却让它们的生命力得到恒久的表现,即人的主观的心灵的领域里。在寻求人的心灵的慰藉里,它们达到了成功。由此表现出了它们不在实在世界里却又有了科学性的一面。这也正是它们能够长期存在着并且能够在未来很长时期存在下去的原因。对于我们的企业人事管理,个人达到诚信意愿的满足、企业达到融洽信任的生命力,这就具有了超越性的意义。其实,在《中庸》里,诚信已经具有了这样一种意义和高度。“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7]P38)这已经赋予了强烈的神话色彩,重导向意义,但不足取。

基于此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寻求或者建构有如宗教信仰似的基于现实世界的普世的原理,从而建立起基于实在的信仰,然后寻求与现世的结合,走到治世与欢乐的境地。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句话不仅适于个人,而且也应该适于人类。我们探求儒家诚信在企业人事管理中的价值,就是寻求它作为普世信仰中的一根支柱或者是其载体的意义,发掘它通过引导人的信念而激发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价值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3 10:34:02 | 只看该作者

二、儒家诚信在企业人事管理中的当代价值展现。

1、对儒家诚信价值本身的认识。

布莱特曼是这样定义价值的,“无论什么东西有价值,乃是因为它能够提供给我们本身之外的其它一些东西,而它本身则被称为工具性的价值或手段。” [8]同时,它提出了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区别,有如金钱和音乐的价值差别。而诚信价值却是兼而有之,它既可以作为工具达到与人相融的愉悦,也会让人获得精神上的超脱与完善的愉悦。即儒家诚信既具有工具性价值,又具有目的性价值。作为在企业人事管理这样的社会组织活动中,建立起儒家倡导的诚信机制,无论对于达成个人的伦理意愿还是对于达成组织的和合融洽意愿,都是不无意义的。既然我们说要把儒家诚信塑造成一种信仰,也就要将其塑造成我们人格中的一部分,而且要让人都清晰地看到它,认可它,然后接受它,也就是要把它界定到我们的人生理想计划之中。

2、儒家诚信使当今中国企业人事管理中诚信建设成为了可能,同时还凸显了其诚信建设的必要。

目前的管理学界对“管理”一词所下的定义可谓是百花齐放,但他们用不着百家争鸣,因为他们大多数都是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上来定义管理的,各自都有道理而且也是相互接受的。本文非常赞赏的一种说法就是:管理就是管人。马克思说:“人是生产中最为活跃的因素。”显然这是很有道理的,无疑是在最高意义上揭示了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除了人以外的所有的生产要素在生产的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所能取得的效益都是有极限的,因为它们都是“死”的东西,不论是技术还是设备,它们都是不可延展的。但是人就不一样了,他的效用就像我们所看到的体育竞赛一样,金牌的得主并不是永远的丰碑,总是不断的有人在超越它,这就是人这种灵性生物的奥妙所在——人能够不断地超越自我!他没有一个绝对的极限。如果我们能够把握这种奥妙并运用这种奥妙,可以想像那将是一种何等的成功与力量。具体地说,如果我们能够在我们的企业人事管理中采用某种方式来激发起人的这种不断的超越能力,那自然就能产生超高的效益,也就达到了企业人事管理之最大绩效与意义。这一方式可以是什么呢?就是激发他自身的内心深处的道德内蕴和向善欲求。而这些道德内蕴和向善欲求又源于何处呢?乃其所承受的社会文化底蕴的某些东西,而对于我们的国人,儒家的诚信教化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它世世代代流传浸润在我们国人的心田里,已经成为了我们人格或者是人性的一个基本内容,这就为我们在企业人事管理中进行诚信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就使得儒家诚信溶入到企业人事管理中成为了可能。从而可以推动企业人事管理中的诚信建设。

4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3 10:34:28 | 只看该作者

至于儒家诚信凸显的在企业人事管理中必须尽快进行诚信建设的必要性,也大多在于此。因为有了儒家诚信的底蕴,我们也就容易架构起企业人员心灵交流的桥梁。由于“许多世纪以来,宗教一直是人类成熟的自觉和自律的储藏室,因为,在尝试看清自己(正如上帝曾经看他)的努力中,人类变得越来越热衷(原言文为‘中’,疑有误)于自我意识,越来越积极地塑造自己。”[9]其实,在现代社会里,不仅仅是个人越来越具有自我意识,而且像企业一样的人已经居于支配地位的社会组织、社会团体也一样具有了自我意识,也越来越积极地塑造自己。这就为既关注个人又注重团体和社会本位的儒家诚信的凯歌高进铺平了道路。同时,儒家诚信在与当代信仰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中越来越凸显了后两者与传统文化底蕴冲突的诸多问题,从而在警示要在企业人事管理中进行诚信建设的必要性上显示出它的价值。

3、儒家诚信在企业人事管理中的平衡与协调价值

     1)、团结人。美国的莱茵·尼布尔在《道德的人与不道德的社会》一书中认为:作为个体的人天生应是具有同情、正义、诚信的。他站在人性的角度给予了诚信应有的位置。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是站在“伦常”的角度看待诚信的,其实儒家有时也是以人性在看待。儒家诚信团结人的功能在儒家那里更多地体现在政治领域,孔子曾经强调,“立国治国之本就是‘敬事而信’,统治者矢守诚信,老百姓就不会不诚实守信。具体而论,管理国家就是‘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如果必不得已必须从三者中去掉一项或两项,则先去兵、再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10]可谓“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但我们只要从人性的意义上一揣摩,企业之“治人”与国家之“治人”又有什么分别,这些思想在我们的企业人事管理上岂不是同样手到擒来。

2)、激励人。诚信之风可以团结人,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励人。当代企业工作繁乱紧张,生存压力令人窒息,作为自然人,你总会生生病,偷偷懒;作为社会人,你也难免不跳跳舞,会会友。如果某一天,你因为不得已的自然人的原因或者社会人的原因,耽误了你的工作,诸如过于疲倦而导致的迟到之类的小事,但又是违背管理条例的,这时,当你的上司要你作出解释时,你不会因为害怕解雇而必须装出身体欠佳的违心的痛苦而可以坦承相告,相反,你的上司也不用装出一副悲天怜人的假惺惺模样而坦承的理解、探讨你的问题并激励你的时候,于你于他,那都将是多么令人惬意的事!在儒家诚信故事里,唐太宗与魏征大概是家喻户晓的。如果你的上司有如太宗,那你肯定会拼死拼活的干。正如古之典范诸葛亮,一生都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诺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谓“出师一表更问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难道不是诚信之力吗?

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3 10:35:31 | 只看该作者
3)优化人。这是说的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如果说前面两者都是企业占了便宜,让企业达到了控制人的目的,那么,就这一点而言,收宜最大的便是我们自身了。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中,亲近的诚信氛围则可以让我们相互之间坦承交往,取长补短,不仅仅是从业务素质的提高,还有社会知识的丰富,个人素质的提升。由于诚信奠定的信任基础,从而确立起了一个平等的思想交流平台。以至于在工作中甚至于工作之后,都会体验到愉悦、满足、甚至是成就感。儒家诚信本身就要求在团体浸润中去实现它的价值,这就正是与企业的诚信人事管理相一致的,于是在基础和现实都具备的条件下,它的价值体现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三、客观看待儒家诚信在企业人事管理中的局限

当然,儒家诚信的基本结构、内蕴、功能毕竟是基于自然经济的产物,虽然我们对其进行新的阐扬,进行改造升华,但其基本宗义的局限性是很难消解的,因而儒家诚信并不是绝佳的灵丹妙药,比如儒家强调的是在亲近的关系中讲诚信,这与当代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要求建立广泛而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且作为基本元素的人变化太过频繁的这一情况是明显缺乏积极的指导意义的。还有儒家诚信极重个人修养的造诣,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难免就不带有过多的理想色彩,在当代这种物欲横流的社会大背景下就必然凸显出它的局限性。但总的来说,这并不影响我们把儒家诚信的有用的精髓引用到我们的企业人事管理之中,让它们在与现实的结合中生发出烁烁光辉。把儒家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来继承,我们“正确的态度应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儒学的历史过程和整体结构,找出核心的思想和精神,即至今仍在民族性格、社会心理及价值取向中存活着的民族文化的灵魂,然后再决定对它进行批判取舍的具体方案。这才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态度。”[11]

6
发表于 2006-12-23 10:42:28 | 只看该作者

诚信第一。

不过这个第一可真不是容易做到的。它是智慧与实力的强强结合。如此,才是真正的诚信之道。

7
发表于 2006-12-23 12:49:26 | 只看该作者

[em01] 诚信因人而异,就象有句俗话说的那样:防盗只能防君子,小人是怎么也防不了的。故诚信只与君子才有用,与小人你要比他更小人。古语有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比还之!

讲诚信是社会公德,但不能一味死守,当自己利益受到侵害时,有必要时可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报之!!

[em01][em13]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