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沃尔夫(右)接受FT中文网主编张力奋的采访
马丁·沃尔夫: 英国金融时报(FT)首席经济事务评论家
(简称马)
张力奋: 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主编
(简称张)
张力奋:现在,中美之间,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另一个紧张点,是人民币汇率问题。去年7月份
北京对人民币作了2.1个百分点的微幅调整。中国非常清楚,华盛顿对人民币汇改以及升值步伐是不满意的。几个月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首次破8。记得你以前曾多次提到,对中国来说,人民币升值空间很大,是20%甚至30%。但就近期预测,似乎只能看到人民币蜗牛般爬行,非常缓慢地升值?
马:这基本上就是目前发生的情形。中国政府会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这种局面。鉴于中国目前的薪资增幅相对较小,同时生产率增长非常迅速,并采用固定汇率,中国的竞争力会持续提升,理解到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中国政府之所以想要维持这种现状,是因为出口增长目前是中国经济整体增长格局的重要部分,他们担心,如果出口增长放缓,经济整体增长也会相应减速。
我的回答是,上面这种判断一定程度上是种幻觉,但它并非全然是幻觉。原因在于,如果你提高自己产品的出口,向海外出售这些商品,贷款给其它国家一部分资金来购买你的出口商品,你贷出去的这笔资金来自外汇储备,那么有朝一日汇率走高,你将损失这类贷款中的大笔资金,至少就本币而言。因此,从某方面来说,这种出口方面的成就,部分是“补贴”的结果,“补贴”程度超过了汇率价值。从其它方面来看,你从自己产品中的获益在不断减少,因此你可能变得比以前更穷了。我的看法是,相对于进口价格,有意低估出口价格的这种做法,并不一定符合中国自身的利益。
如果你考虑到中国国内领域的情况,你可以多花钱,而不是贷款给外国投资者来购买商品,上述这种做法的缺陷就更明显。我认为,令人惊讶的是,中国的出口比率高于韩国,而服务领域规模过小,公共服务领域的规模也过小,关键问题并不在于汇率(我认为人民币是应该升值的),而在于需求经济的平衡。我认为对经济重新调整符合中国的利益,目前,为防止出口增长带来的“经济过热”,中国必须控制其它方面的增长。
中国经济的一大弱点,实际上并非是对投资的国内需求,这个需求已经过度。弱点在于国内消费与公共消费,我认为,中国政府现在已经有钱做这些事情,应该花这笔钱,解决这个不平等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它应当在医疗和教育方面投入更多资金,特别是在老年人方面。这是我的理解。我并非这方面的专家,只是基于我听到、看到的,中国的公共医疗服务和公共教育服务正急剧恶化,在贫困地区尤其成为问题,因为贫困的地区和省份没有资金做这些事情。这是导致地区间不平等加剧的根源。这对中国的稳定极为有害,同时也是不公正的。
对经济增长的成果,社会应该更好地分享。你应该看到,在这方面,某种程度上,国内经济和汇率政策更好的平衡是直接相关的,它们并非是孤立的问题。通过汇率重估,降低出口增长,促进国内支出,这样无论从外部还是内部,都可实现更好的平衡。
这种策略其实意味着一个战略转移,涉及的不仅仅是汇率政策。汇率只是一种帮助实现这种转移,它也将有助于改善对外关系。但我认为,对中国来说,一个严肃的目标应该是,不要有经常项目盈余,它没有理由要这个盈余。中国政府的一个严肃目标应该是,利用增长所带来的资源,让更多的中国人直接受益。目前在中国,它人口中的7-8亿人是否比较合理地分享了其高速增长的好处,有这个担忧是很合理的。
张:我还是想回到刚才你谈到的人民币升值幅度。现在看来快不了。如果是这样,照目前这个速度,要完成这个过程,或许将花费10年时间?
马:首先,我不知道这个时间表;其次,我不知道中国决策层本身是否清楚。不过,如果从他们已经采取的措施来看,会有这样一种印象:也就是他们希望以大概每年3%的速度升值。如果是这种情况下,整个过程是得花上10年时间。等到那时候,为了继续这个过程,他们不得不重新来过。
张:主张人民币升值的一派观点认为,中国应该趁现在总体经济环境稳定良好,加快幅度升值。中国是否真的可能错失良机?随着中国领导人对全球经济的了解加深、自信心增强,是否在人民币问题上接受一个较快的步伐?
马: 我知道有这种观点。中国的经济学家对此显然也存在很多争论。我认为真正的困难——这只是我一个局外人的感觉,并非基于第一手的知识。我的感觉是,目前的最高决策层是集体领导,他们会发现做重大决策时很困难,不得不考虑很多方面的利益或平衡,而不像过去老一代革命领袖可以凭借个人政治意志来作重大决断。
我在北京访问时,有人对我说过这样一个看法。他说,从中国新一代官员的行为方式来看,好像他们一直都处在竞选的状态中。这个说法,听起来很有趣,因为中国的官员现在还不是选举产生。但是,他们毕竟需要满足其党内的一些支持者,是吧?他们很可能觉得,自己没有还强大到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们不是邓小平。我有点倾向于这种看法。问题是,改变中国的发展战略需要一些很大胆的决策,或许他们觉得一时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当无法就某项变革达成一致时,那就保持现状,再说现状也很不错。经济正处于上升增长之中,还有什么问题呢?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本能就是保持现状。在我看来,这多少是他们目前的行事作风。
张:几年前中国经济崛起突然成为全世界的话题,最近重大的国际场合或会议上,除了中国热点外,几乎是言必称印度。上世纪70年代,你曾以世界银行经济学家的身份在印度工作多年,最近几年又一直追踪研究中国经济转型,应当有资格对中印的发展路径作些比较。你认为,从社会政治制度的架构看,印度是否可能后来居上?是否具备超过中国的潜力?当然这是个极庞大的问题,只想请你扼要做个评估。2003年初,我曾到印度采访。那时,几乎很少中国学者或决策人士将印度放在眼里,几乎是一笔勾销。他们大多认为印度只是个失败的民主政体,效率低下,腐败严重,人口贫困。当然,现在他们开始转变态度,对印度另眼相看……
马:这的确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的一个大胆假设是,印度将不会赶上中国。部分原因在于印度政府的执政能力严重不足。毫无疑问,印度的民主制度的确带来很大的问题,其官僚体系的效率极其低下,中国政府在行事作风和发挥基础设施功效方面的效率很高。印度的储蓄率也大大低于中国,只有中国的一半。印度的工业化程度也很低,竞争力也弱。因此,如果以标准的经济潜力指标来看,你会发现,印度的劣势很多。
最近我在印度演讲时谈到了这个问题。我斗胆提出,目前印度至少落后中国15年左右,而且这一差距很可能进一步扩大。当然,印度在IT服务业显然表现很好,在该领域有一些世界一流的企业,而中国没有。印度人创建了一些世界级企业,而中国却没能做到。
话虽如此,印度还是有不少优势的。我认为,对印度最大的不利,与它拥有的压倒性优势其实是同一样东西,那就是印度特有的社会结构。中国社会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概括:本质上,我引用一种说法,中国社会中仅仅包涵两种群体——那就是政府和人民。而且某种意义上,人民是平等的。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国民,都是公民,并无等级之分。每个中国人都知道,如果他的子女受到良好教育,那他们就有机会获得成功。而印度的社会结构则立足于无数的等级划分之上。这是印度社会的基本传统,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种等级制度是印度社会稳定的首要因素。
中国和印度最根本的差异在于,中华文明是围绕强有力的国家体系建立起来的,而印度文明本质上则是基于一种无国家的状态。今天来看,这个差异的意义极其重大。印度人可能心底里不愿意接受这一点。实质上,现代的印度国家是英国建立起来的。在古老的印度帝国,他们甚至没有一个合适的国家制度。印度的王朝和中国的清代不同,印度是个弱肉强食的个人王朝,而中国那时已经有一套严密的官僚体系。
这一差异的影响深远。在我看来,印度的这种阶级制度现已对其发展构成一系列的障碍,制约了个人的进取心,妨碍人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使印度人对绝大部分人口的教育问题漠不关心。正是这一点导致印度妇女的识字率仅为45%,而中国则达到90%左右。中国的受教育人口更多,每个人都有一种更强烈的家庭意识,人们照顾自己的家庭,这是一种巨大的驱动力来源,而印度则没有。因此我的看法是,从社会角度看,印度受制于各种可怕的障碍,且在本质上,它的持续增长方式只惠及很少一部分人,无法让很多人获得就业机会,大多数人被排除在现代化的发展体系之外。
中国还有一个很大优势,那就是人民之外的另一面:政府。中国希望强大。很显然,如果你和中国官员交谈,你会发现,无论对内对外,他们都希望国家强大。他们希望中国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印度人则不这么认为,他们希望印度获得国际尊重,或许可以这么理解,他们希望印度在世界上获得强国地位,就像其人口在全球的地位一样。但在我看来,对内对外都强大起来并非印度人的目标,而中国人则尽其所能来追求成功。这点再度构成了中国的优势。因此总体而言,尽管存在明显的缺点,我认为中国将有不错的表现。
印度有一套稳定却相当腐败的民主制度运作,这是事实。中国将不得不经历一场政治转型,而印度已完成这一转型过程。我不知道中国在政治上将如何演变。对我来说,今后50年中国的政治前景似乎还很模糊。
张:有人可能会说,印度现存的政治制度——多党议会民主制、毕竟对全社会参与政治、公共决策以及民意表达提供了一个可能架构,难道你不认为,长期而言,它将赋予印度某种制度上的优势,一种中国尚没有的竞争优势吗?
马:印度的现行制度可以确保它具有社会稳定性,印度社会存在各色各样的不同族群,其独特的多元性使它不可能以其它的统治方式来治理。如果你试图将中国政府的治理方式强加给印度,那将导致爆炸性的后果。因此,那种认为印度应该仿效中国的说法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不可能。每个国家的文明都有其自己的历史。中国的历史非常独特,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完全复制。这个制度在印度行得通,但是付出的代价也很明显,其表现就是数之不尽的利益集团在政治博弈,要做出符合各方利益的决策就非常之难。我们一直在讨论民主的沉沦,而印度已在沉沦中。
我对中国历史的解读是,一旦社会出了麻烦,中国可能出现严重的爆炸性局面。想想太平天国的例子,最终大约导致2500万人丧生。在我看来,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当国家局势变糟而非变好,社会关系趋于紧张,它就可能会发生一种“爆炸”。我猜不出中国发生社会“爆炸”的几率到底有多大,我估计几率会很小,但不会是零。如果真的发生“爆炸”,那么所有与社会进步相关的假设自然就都成了空谈。然而,印度不会出现这种社会“爆炸”,它还将继续往前走。目前中国社会正经受很多压力,有点像一个烧饭的高压锅。从外面来观察,你只能说,那里确有压力存在,那么这种压力最终是以和平的方式释放出来,还是需要经历另一次爆炸,就只能由时间来回答了。
(第三部分完,最后一部分将于明天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