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少林寺有限公司”开“分店”要警惕贬值

[复制链接] 2
回复
59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2-26 13:01: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闻名遐迩的少林寺有意在香港兴建少林寺院,以推广少林文化。目前,寺方正在向特区政府申请建寺场地。新寺所有设计概念与嵩山少林寺相近,预计动工后可望4年内建成,涉及资金约4.2亿港元。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及少林寺法师释延常20日在香港召开记者会。释延常表示,香港少林寺将会按嵩山少林寺的格局,分为6个建设项目,包括香港少林寺、禅武学院、禅修中心、少林寺塔院、少林寺碑林及少林乐园,预计整个项目占地5万平方米。据了解,少林寺早年已在香港设立机构教授相关课程。(2月21日,广州日报A3版)

去年年底,河南嵩山少林寺与云南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在少林寺藏经阁举行签约仪式,约定少林寺将以派驻僧团的形式对昆明四所古刹进行托管。这是少林寺历史上首次对其他寺庙进行托管,“云南少林”也应运而生,为少林文化走向南亚和东南亚搭建了新的平台。

上述一系列的举动,让我们感觉到,今天的少林寺似乎是一家有限公司,少林寺方丈释永信早就被媒体称为“少林寺CEO”,上述举动完全符合公司经营中的托管、连锁经营等商业化行为。笔者在这里不想去说,作为佛教的之地的少林寺究竟该不该商业化,此前已经各方观点争议的热闹非凡。笔者只是想在这里提醒少林寺及其CEO,物以稀为贵,“分店”多了要警惕“少林寺”这一母品牌的贬值。

物以稀为贵这是最为简单不过的道理。如果世界各地有十几处甚至更多与少林寺相近或者几乎长一个样子的“少林寺”,人们还觉得“少林寺”稀罕吗?不要说是少林寺,就是社会上的经营行为,他们也要故意制造“稀缺性”。在笔者所带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EMBA班里有一个学生,他是一个民办教育家,他办的学校是所在市最好的初中,连续5年初中升重点高中一直位居该市第一,这是一个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纪录,笔者曾经请教过他,为何不扩张搞教育集团,他的回答是:小而精才有价值,很多政府免费出地甚至盖教学楼请他去办学都不去,多了质量上不去,反而害了现在的学校。笔者认识他已经4年了,所在地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学校都成立了集团,但是他至今就自己办了另外一所初中,而且自己这两个学校考试成绩在当地分别排名第一第二名。扩张的速度几乎像是蜗牛,但是学校的名气在当地却如日中天。连锁、托管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就是商业精英有时候也难以做好。不知道“少林寺CEO”释永信究竟有多大的商业才能把这个“少林寺有限公司”经营好,迅速做大做强。即使他有商业天赋,笔者也认为:就算成功连锁或托管,但是“少林寺”毕竟不是快速消费品,即使可以标准化管理、经营,但是其品牌价值必然遭到稀释,出现贬值。

     佛教该不该商业化,笔者认为不应该成为争议,少林寺商业化只能是自取其害。商品化的东西就世俗了,就不能值钱了。君不见,现代公司在营销中,现在越来越究竟“精神享受”方面的东西,离物化越远的东西就越值钱、越有价值。笔者认为,从短期来看,“少林寺CEO”释永信可能为少林寺增加了收入、规定资产等有形资产,从长远来看,使其品牌等无形资产大大贬值,长此以往,“少林寺”危夷!看到少林寺要在香港花4亿建分寺的消息,觉得佛学衰败了,佛教堕落了。
    突然脑中起了灭佛的念头。中国古代有些封建时期是限制佛教的,而比较大的灭佛事件有3次。第一次是南北朝时北魏的太平真君七年,魏太武帝拓跋焘下诏坑杀全国沙门,烧毁所有佛像。第二次在北周建德三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把僧人三百万编户,四万庙宇收归官府。第三次是唐会昌五年,唐武宗敕僧尼还俗,得人口26万,收良田千万顷,并收奴婢15万。
    灭佛原因很简单。古时候民生艰难,遇乱世或国运不昌时,兵役、徭役和赋税就更加频繁沉重。而寺庙等处可以免兵役徭役赋税,加上统治者要么为通过信仰加强统治加以提倡,要么自己也深信佛法,寺庙不免就繁盛起来,在南北朝时甚至可以占有国家人口的一半。国家能服役和交税的人口少了,没有兵源和财力,就和寺庙开始产生矛盾,厉害了就动手灭佛夺回人口和财产。
    然而我知道现在的佛教是灭不了的。政府为了一团和气,和以前的封建国家一样尊重佛教,成立佛教协会和佛学院。佛教中人并不单单是在自食其力,也在领国家的俸禄和津贴。佛教和政府没有厉害冲突,却有相互利益。中国人信完共产主义之后还是衰弱无力,为了求财求运求安心,不免进入磕头烧香。佛教还相当有市场。
    佛学早就从佛教脱离出来,和儒道成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佛学现在不在和尚哪里,在学者那里,在书里。
    现在的和尚能叫出家人么?就在古时候,无所不为的和尚也很多,有道的也是凤毛麟角。比如小说(《金瓶梅》)里的胡僧不就是专门卖春药教房中术的吗?《水浒》里偷杨雄老婆的也是和尚。有些庵里的尼姑和妓女没有区别,陪酒陪睡生孩子,《老残游记》续集里就有描写陪客的尼姑。尼姑能入女眷的房间,所以有些拐卖啊偷情拉线的事情就能起些作用,“三姑六婆”包含有尼姑。那时候的出家人都守不住,何况现在的呢?有人说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和尚也要变。然而和尚变得和众人一样了,除了头发衣服。这样的和尚有什么意义?出门坐车住宾馆打手机看电视,不知道这样怎么修行。百丈和尚立清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他到老龄了还是坚持劳动。现在的和尚收门票受捐赠,做的事情和劳动无关,也和戒律清规无关。我曾在肉加馍店看见有女士陪和尚吃肉加馍,我晕死了。法门寺进入玩时,看见有图画说明,有某高僧某日讲法时忽然头上出现彩色光环。我忘了是五彩还是七彩,大家可以去看看。和尚戒妄言,不知道这样的话是不是妄言?我是不信他会像故事里的佛祖一样头顶光环。
    少林寺现在走向国际,就差融资上市了。整天听见少林寺开武术班了,出国表演了,节日女士门票优惠了,就是没有听说少林寺和其它寺庙交流佛法的消息。基督教可以广有财产,我们的佛教也可以。教皇可以有高级轿车可以像国家元首一样生活,释永信也可以有高级车可以活的像个高级领导。但是我觉得像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才是真正的基督徒,教皇真是国家元首了。释永信是高级领导也是CEO,少林寺是集团公司,别说和佛教和信仰有关。我想,出家的李娜和陈晓旭夫妇才是为了佛教信仰吧。
    少林寺这么风光,简直就成了佛教的代名词,泯灭了其它的寺庙,却不知别的寺庙有什么办法赶上来呢,以早日实现集团化产业化。
    这样做是能保住佛教的地盘的。在今天,佛教能拯救信仰吗?佛教能拯救人的苦难吗?上帝死在西方,佛祖也死在了东方。人们并不认为宗教可以是唯一的信仰来源。而有些人从自己身上得不到拯救,无助地祈求于佛教。可是,佛教的教义还有谁知道和实行呢?禅宗历史里那个烧佛像的和尚,那个说读佛经坐禅没有功德的和尚都已经不存在了,那个佛教文化光辉灿烂充满传奇的时代不存在了。留下一些念经和不念经的和尚,只是为了从善男信女或者游客那里拿些钞票过日子。少林寺的壮大证明了这是很好的生存之道,还能从某种意义上延续佛教。
    每次看到和尚,我就想上去在他的光头上凿个暴栗。我很狂躁。

沙发
发表于 2009-2-27 17:45:43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少林寺,正逐步走向死亡。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3-2 17:48:56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net-chen在2009-2-27 17:45:43的发言:
真正的少林寺,正逐步走向死亡。

是少林精神?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