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附件,对不住了! 案 例 编 写 指 南
案例的组织结构
1、标题:案例的标题通常是中性的,不能带任何文学色彩和结论性暗示。
2、开场白:简要点明时间、地点、公司、决策者和待决策的问题。
3、公司或行业背景介绍:尽可能使用较短篇幅让读者了解案例发生时的情景,能让不熟悉行业的读者也能身临其境。
4、主要决策者的个人背景介绍:可以介绍他/她的成功或失败经历;他/她所拥有的职权;他/她可以调动的资源等等,令读者与当时的决策者感同身受。
5、待决策的问题: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把待决策的问题从故事的发展中引出来,可据需要,设置小标题、脚注、图表、附录等,但叙述过程中一般应该就事实而描述事实、尽量使用中性的语言,作者一般不应写入带主观色彩的评价。
案例难度的把握
1、概念难度,即该案例包含的概念的数量多少,艰深度以及是否跨学科等。
2、分析难度。管理者作出决策的过程通常由以下几步构成:找出问题(A);分清主次(B);诊断病因(C);拟定备选对策(D);权衡比较(E);制定决策(F);行动(G);总结(H)。案例中呈现给使用者的问题即决策点可放在A、B、C、D、E、F六处,通常决策点放得越靠前,此案例的难度越大。
3、表述难度,也可以说是信息难度。案例中提供的信息是集中还是分散,是直接还是间接,是相关还是不相关,是真实的还是带有误导的,是完整的还是残缺的。一个难度较大的案例通常提供分散的、间接的、不相关的、残缺的,甚至带有误导性的信息。
我们欣赏什么类型的案例
一个完整而真实的故事是案例研究的第一要件,因为案例故事的选择是描述和分析的前提。如何选择一个既生动感人又能发人深思和使人追索的故事,是进行案例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有几个因素是需要考虑的:
第一,与常理和公认的逻辑相悖的事件,特别是与权威的预言和论断相悖的事件。这样的案例故事有一定的奇特性,有引人入胜之处,人们不仅要看个究竟,而且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诸如,这件事为什么会发生,是怎么发生的,其结局如何,等等。
第二,明令禁止而又不断发生和广泛存在的事件。这样的故事就具有戏剧性,能吸引人。事情为什么被禁止,管理者如何考虑;事情又为什么禁而不止,员工如何考虑,当中必然有其特殊的原因和特别的安排;禁止和反禁止的博弈如何终局;如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就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第三,充满内部矛盾、存在相互冲突、看似无法解决的事件。这样的事件必然是复杂曲折、迭岩起伏,选择这种事件作为案例研究的对象,就会使所描述的故事生动具体,活灵活现,引人兴趣。读者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可以提高自身分析判断的能力和克服压力的能力。
案例的描述和分析
案例的描述和分析就像讲故事一样,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人口中出来,其效果大不一样。有的会讲得使人捧腹大笑,有的则讲得索然无味;有的会使人回味无穷,难以忘怀,有的则给人留不下多少印象。这里就要求案例编写过程中注意精心的结构安排、细致的材料处理、熟练的技巧把握,在把握事件的宏观过程的同时也要重视事件的微观层次。我们认为进行案例描述分析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抓住关键环节。一个真实而完整的事件,必有其起因或诱因,也有其发展放大的条件和过程,还有其变化的机制和结果。不论其多么复杂曲折,总有一、两个关键环节,抓住这些关键环节,浓墨重抹,加以具体描述和详细分析,就为案例报告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不仅会向人们展现出真实世界的生动场景,而且有助于探寻出其背后的约束条件和运行机理。通常一个案例主要用于说明某个特定的决策问题--如招聘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等,如果案例在关键环节上描述和分析不够,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那么案例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反之,对关键环节作出一定的描述和分析,并将事件关键环节的近、中、远期联系起来作适当展开,将会使案例增色不少。
第二、在深入进行调查基础上编写。案例作者应到自己所考察的对象中间去观察、去体验、去学习,了解和挖掘不为一般人所知道的信息。有了亲身体验才能更加真切体会到当时决策的外部环境,了解到决策者当时怎么看、怎么想、怎么做的,这才真正做到在真实世界里找学问。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案例编写才会有深度,有精彩的亮点,否则写出来的案例就变成一般人都可以写出来的平常之作。
第三、注意人物刻画。决策的主体是人而不是某个部门和单位,只有描述出决策者个人的选择和活动,这样的案例才会真实生动,这样的事件变迁过程才具有可构造性,读起来才会有滋有味。当然我们并不提倡把过多感情因素引入到决策者身上,但我们不认为案例的中立性妨碍了人物的刻画,如果决策者是随随便便一个人物都可以担任的话,他就很难进入一个真实的决策者的角色。
案例的提炼和升华
案例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讲故事的阶段,我们还要进一步进行提炼和升华,在原有初级的事实材料基础上进一步深加工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才可得到上等的精品,否则案例的价值就非常有限。因此应注意下面几点:
第一、明确理论背景和理论框架。在讲故事以前,必须首先弄清楚自己所论问题的理论背景和理论逻辑,明确自己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理论传统里研究和讨论问题。只有这样,你讲的故事才有意义,也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作进一步的分析提炼和理论概括,进而将案例一般化。否则,就会把案例研究变成单纯的讲故事。即使故事讲得再生动有趣,案例也会失去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弄清理论成立的前提和条件并引导读者进一步思考。现实中的案例既可成为理论在实践中应用的范例,又可成为在理论上开拓创新的一种主要途径。任何理论的成立都必须建立在一系列的假定和前提基础上,对案例分析本身就是对理论的一个检验:如果理论的前提和假设在现实中成立,那么解决途径是什么,达到了预定的效果吗?如果理论的前提和假设在现实中不成立,那么理论应当如何进行修正,如何对现实做出新的解释。这都可以通过案例和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达到从现实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有所创造的目的。案例的编写者应懂得如何帮助读者利用现有理论解决问题,同时引导读者从现实中发现问题并对现有理论进行深入的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