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天生就是苦命人,生来就是苦出身。
无论是农业问题,还是农村问题,根本上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贫穷问题。
行业特性和政策,是农民贫穷的根源。
农民的行业特性注定农民是贫穷的。
“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这句俗话很简明的反映出了不同的行业间存在利益的差异性。通俗的说,农民的行业特性注定了当农民就是受穷的命。
农民的行业特性有哪些,这里不展开讨论,仅简单概述一下。
农民的行业有两大特性:一是微利,二是脆弱。
微利使农民贫穷,脆弱使农民保守。农业使农民贫穷而保守。
一、关于微利
农业是微利产业,微利的农业使农民只能依靠微利勉强生存,从事农业的农民怎么可能摆脱贫穷呢!
农业是各行各业中最原始、最低端的产业,任何所谓的深加工都是农业基础上的深加工,任何所谓高附加值都是高于原料值的附加值。农民提供的是最原始的原料,注定了他获得的利益永远是社会各阶层的最小数。嫌贫爱富是人的天性,所以农民的社会地位总是处于最底层,总是一个被歧视和被压迫的弱势群体。
有一个农民的儿子进城打工,他想摆脱自己的命运。可他一没文化,二没技术,三没权力,他如何能在城市生存呢?
他想来想去,决定用身上的一点钱做本钱卖西瓜。
一天下来,到晚上数钞票时他哭了。
他对我说:“我一天赚的钱比那个种西瓜的人还多。我只要卖两个月的西瓜,胜过那个种瓜人干一年。”
他最后感叹道:“当农民真苦,当农民真可怜!”
他的话让我辛酸得说不出话来。
我能说他说的不对吗?有谁能改变他的这种来自现实的判断?你会相信他会愿意回去当农民吗?
你知道他多大吗?
19岁。
卖瓜比种瓜获利大,这既不是农民的错,也不是瓜贩子的错。
虽然不同行业存在利益的差异性,但既不能没有种瓜的,也不能没有卖瓜的。这种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是无法消除的,所以农民贫穷是注定的。
换句话说:农民天生就是苦命人,生来就是苦出身。
二、关于脆弱
农业是最脆弱的行业。农业自古以来靠天吃饭,农民看天的脸色来决定自己的喜努哀乐。
人类社会虽然已经进入所谓的信息时代,虽然人造卫星早已上了天,但几千年前的农民是怎么种地的,现在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农民还是怎么种地。
这就是农民种了几千年的地饿了几千年的原因之一。
农民穷得连肚子都吃不饱,哪里有钱读书。没有文化就没有创新能力。没有文化的农民是无法靠自身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技术的。他无论怎样勤劳,他必须依赖专业的科研人员提供的科技成果才能致富。
而人越没文化,对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科学技术的抗拒意识越强。
越穷越没文化,越没文化越穷,如此恶性循环。
农民的孩子没钱上学,这个地球人都知道。后果是什么,不言而喻。
脆弱的农业造就了农民脆弱的心理。
靠天吃饭的自然制约,使听天由命的意识根深蒂固。加之经验和技能的局限,他们进入其他行业的难度很大。更重要的是他们惧怕改变原来生活、生产方式所带来的风险。
农民最能吃苦,最能忍受,是因为长期以来的贫穷使他们已经习惯了吃苦、习惯了忍受,吃粗茶淡饭不以为苦,受不公平待遇逆来顺受。
当农民穷到不以为穷,甚至以穷为乐的时候,可谓穷到了最高境界。
当一个人从心理上认同了现实时,现实是最难改变的。
为什么很多地方长期扶贫仍然一贫如洗?为什么说扶贫进入到了“攻坚阶段”?
“坚”在哪里?
“坚”在心理。
心不以为贫,何谈脱贫?人不以为穷,何谈致富?
有一位处级领导告诉我:我们带领干部下乡帮贫困户收割庄稼,户主却在地边树荫下喝茶。
这是农民的错吗?
不是,是农民的行业特性决定的。还是那句老话:物质决定意识。
农民听天由命的意识,看似顽固,其实是心理脆弱的扭曲反映。
他们是最缺乏生活保障的群体,他们也因而最承受不起风险,所以他们的心理最脆弱。他们只能用命里注定和知足常乐来安慰自己,面对贫穷和未来无为无欲,面对新时代的潮流顽固保守。
农民最缺乏创新意识。农民是天生的保守派,生来就是传统思想最坚定的继承者。
命运不可以改变吗?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农民的命运正在改变。
不过,这种改变还只是播下了改变的种子,现在还没有到丰收的季节。
农民如何脱贫致富?
这是另一个话题,是我另一篇文章的主题。
找到原因才能找到方法。
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继续我没有说完的话。
作者:王大豪
2005/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