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管理挑战“爱出位”员工

[复制链接] 3
回复
141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3-8-19 14: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个企业里总有那么几个不十分听话,“爱出位”的员工,他们在会议上总是提出反对意见,这个方案不完整,那个人不能任用,总之他们就是公司里那么几个为数不多的“不听话”爱出位的员工,说他们是公司的“刺头”吧,可他们为公司兢兢业业,业务能力强,工作完成的很好,可是他们就是那么的“爱出位”,真是让人头疼。

[
案例T企业是一个省级有名的龙头企业。从早期的代工到如今的自有知名品牌,T企业的经营之路和很多企业一样,也经历了发展、膨胀、分权、理清内部亲属关系等一系列的波折和震荡。随着新鲜血液的注入,企业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企业刘总是爱才之人,对待自己的得力干将非常慷慨,他坚信:千军易买,一将难求。只要把得力干将们稳住了,其他的员工就不难管理。看着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新人如今都能独当一面,他的心里非常欣慰和自豪。
    由于企业管理变革,T企业在年底推行了薪酬调整方案。新的薪酬方案出台后,让刘总大伤脑筋的风波也暗流涌动了:新薪酬调整方案在推行之初,T企业内一派欢声笑语,高层是捂住自己的钱袋一个个乐呵;基层员工们则干劲十足,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可是被企业遗忘在角落里的中层员工一部分基层员工心灰意冷像失去爹妈的孩子,感到在企业没有了地位和盼头。于是好景不长,新年伊始,刘总发现年初布置下去的任务,居然一个都没完成。高层们纷纷向刘总诉苦,手下的队伍不知为什么越来越难管理了,中层员工们一个个仿佛变成了老油条,一开始是抽一鞭子动一下,可现在是抽几鞭子也不肯动了。刘总大吃一惊:怎么过了个年就变成这样了呢?既然是你们手下的兵,管理不好就是你们的责任!
    闻听此言,高层开始八仙过海,各使高招,软硬兼施。可手下的中层员工和一些老员工就是不听指挥,给面子的中层员工是嘴上答应,背地里按兵不动;不给面子的中层员工是你让我往东,我就偏往西。最后高层员工只得放言:不听话就走人。一时间,T企业内中层员工流动成风,甚至很多老员工也义无反顾的主动离开,大规模的换血在中层员工中开始蔓延,T企业犹如一只泄了气的皮球再也蹦不起来了。

[
分析:与世界级企业的成功经验相比,中国企业的问题在于,许多人才没有得到合适的使用,能力发挥有限,激励不合理,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中国最为缺乏的并不是人才,而是识别、挖掘、培养、激励和发展人才的政府政策、治理结构、文化理念和激励机制。
    一个企业,老板就象是司机,既是目标和路线的制定者,也是执行者。他不仅要看清车上的各种仪器仪表,了解车子本身的各种状况,还要看清道路和方向,了解路状以及交通状况,了解各种交通法规,看清红绿灯,还要为车子本身及全车人的生命安全捏一把汗。员工就象是乘客,一上车就找个位了舒舒服服地坐下,有时还要抱怨车子不太好,有点颠簸,路也不太平直,甚至还吵着要听音乐。在国内,同样的要求却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老板在考虑员工怎么想的,员工在考虑老板想的对不对。面对这样的一群“不听话”的出位员工,你该如何应付呢?打击他们,还是怂恿他们继续“不听话”呢?关键在于如何管理这些爱出位且“不听话”的员工。

[
应对
    在小到一件事大到一个企业,最不可信赖的就是“人制”。人有七情六欲,人有片面性和狭隘性,用科学的制度去约束人性的弱点和丑恶,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潜力和能动性。因为大家历来崇拜英雄,认为英雄创造历史。认为象李嘉诚、张瑞敏、柳传志、刘永好这些成功企业家不都是依赖个人的努力、智慧和才能创造企业的辉煌吗?但认真研究过很多经典企业百年经营历史的人都知道,它们成功的关键在于它的选人、用人、管人的机制。对员工的选拔、培养、理念素质、激励机制、战略方向,都有系列的做法和规定。这也是真正的国际知名企业在进行员工管理中成功经验所在,更是对一些不听话“爱出位”员工管理的良好手段。
    尊重员工价值“合理奖惩”
    尊重员工的个人价值,理解员工的具体需求,适应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机制,依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合理地设计和实行新的员工管理体制。如果你能够尊重员工的看法,即使最终没有采纳他们的建议,你将发现他们会更愿意支持你的决定。员工不希望被简单的命令和指示左右,他们希望在工作中起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作用。将人看成企业重要资本,是竞争优势的根本,并将这种观念落实在企业的制度、领导方式、员工的报酬等具体的管理工作中。当员工希望参与,而你却不给他这种机会时,他们就会疏远管理层和整个组织。
    以前那种把管理职务当官来看,将员工当作工具,封建家长式的作风应当被抛弃,做到合理奖惩,这是很有效的一种激励。员工做得有失妥当的地方固然应当责备或处罚,而对其表现优秀之处,更不可抹煞,要给予适当奖励,这样员工的内心才能平衡。在考核和奖励员工时特别要注意的是,要注重其实际业绩,而不要注重其口头上怎么说。不能奖励了投机取巧,冷落了埋头实干。成就感能够激励员工热情工作,满足个人内在的需要。奖励的态度要诚恳,不要做得太过火,也不要巧言令色。奖励的时效很重要。奖励刚刚发生的事情,而不是已经被遗忘的事情,否则会大大减弱奖励的影响力。
    常与“出位员工”有效沟通
    管理也不是组织中某几个人的事,而是组织中全体人员的事。管理者是管理的主体,被管理者是管理的客体,只有两者相互作用和影响,才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
    没有人喜欢被蒙在鼓里,员工会有自己的许多不满和看法,虽然其中有正确的,也有不正确的。主管与员工经常就员工所承担的工作,以及他的工作与整个企业发展的联系进行沟通,员工就会受到鼓舞,就会使他感觉到自己受到的尊重和他工作本身的价值。这也就直接给员工带来了自我价值的满足,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只有通过沟通,主管才能准确、及时地把握员工员工的工作进展、工作难题,并及时为员工工作中的难题的解决提供支持和帮助。这可有助于他的工作按照要求,及时、高质量地完成,进而保证整个单位、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工作协调进行。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效的沟通是提高企业组织运行效益的一个重要环节。实现管理沟通规范化,也就是通过把一种高效、科学的沟通技巧和方法作为一种员工的具体管理行为规范确立下来,让每个员工都遵照执行。
    客观的评价,诚恳的赞扬
    企业管理者在评价员工的工作时,要像夹心饼干一样,具体可以分三步走:先肯定员工的工作成绩,然后再具体地指出他工作中的不足,最后提出你对他的期望。描述问题要尽量力求精确,泛泛而谈是不能起到好效果的。一来你的员工不能具体明白自己的工作到底是好还是坏,二来泛泛的评价也许根本就不能说服你的员工,反而让人觉得你是在给他“小鞋”穿。这样将批评夹在好评之中,巧妙而不失委婉,让被批评者心中有数又不至于大跌面子。
    评价员工的工作要清楚,诚恳的赞扬很有必要。
不管是父母对孩子,还是主管对员工,赞扬之事必须是真实的、发自内心的。子虚乌有、随意捏造的赞扬迟早都会被识破,同时还会让你的员工心中纳闷:“我并没有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他却对我大加赞扬,这是什么意思?讽刺我吗?”这比批评还糟糕。“小张,你是个很有上进心的青年,我希望你下次做得更好。”“小黄,我发现你的工作每次都有进步,我真高兴,相信你一定能给本部门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要小看这几句评价的话,它能让你的员工在接受你的批评后备感温暖,工作更有激情。
    岗位匹配授权,维护员工利益
    企业管理实际上就是投资人通过对自己拥有的各项权力的层层分解,使岗位职责与岗位权力相匹配,从而使企业各个环节都能够有效运营的过程。这种权力层层分解的过程就是授权的过程,合理的授权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及管理效率,意味着让基层员工自己做出正确的决定,意味着你信任他,意味着他和你同时在承担责任,当一个人被信任的时候,就会迸发出更多的工作热情和创意。不是每一项决策都由员工做出,完全可以授权的事不要自己去做,员工要担当的角色是支持者和教练。
    尽管许多中小企业都以有限责任公司的名义出现,但仅停留于少数几个股东掌握着企业的控制权,形成企业组织中的两层皮。而建立广泛的员工持股制度,这将成为企业迎接挑战、规避风险、渡过危机的有效手段。员工利益得到保障必然会产生“众志成城”的效果。同时,企业还应为每一位员工制定一个适合于个人的发展计划,在日常谈话中,在评估员工业绩时应经常询问员工,他心中的职业发展目标是什么,并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方法以支持员工的职业生涯计划,然后尽力培养、扶植他们,员工“出位”机率大大降低。
    构筑员工的企业文化核心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一个企业如有良好的企业文化,这才是人力资源管理师帮助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企业文化的建立绝非是空喊几句口号,而是一种完整的文化体系。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树立全员价值理念,全员参与,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内容,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人力资源管理师有必要让企业文化成为大众文化了,让员工更容易接受,最后会成为一种行为,一种习惯。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这有利于稳定人才队伍,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一种高度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氛围,凝聚人才的创造力量,激励人才不断奋进,并且在价值观上取得共识。而培育共同价值观正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有自己的企业精神,用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来熏陶企业人才,引导企业奋发向上。只有当员工感到自己在工作中能够得到不断的支持,能够不断地学到新的东西,他们才“听话”“不出位”,近而,也才会留下来并对企业更加忠诚。(作者:王运启
沙发
发表于 2013-8-19 20:51:43 | 只看该作者
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这有利于稳定人才队伍,并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一种高度和谐、友善、亲切、融洽的氛围,凝聚人才的创造力量,激励人才不断奋进,并且在价值观上取得共识。
板凳
发表于 2013-8-20 20:09:1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的文章。值得多次阅读,深思。。。
  不管大小企业,高低层领导都可以好好看看
4
发表于 2013-9-15 12:50:36 | 只看该作者
一个简单低俗的故事,却告诉你商业的全部。@渡军龙门阵!



“和少妇上床”

从赚钱,到融资,到借贷,到通货膨胀,引发的商业思考,值得细看

故事有点长,越到后面越有深度,适 合不同深度的企业家阅读,绝对值得你细看与思考。

从赚钱,到融资,到借贷,到通货膨胀,一个简单俗的故事,却告诉你商业的全部。

故事有点长,越到后面越有深度,适合不同深度的企业家阅读,绝对值得你细看与思考。




一男赶集卖猪,天黑遇雨,二十头猪未卖成,到一农家借宿。

少妇说:家里只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给猪一头。

女:同意。 半夜男与女商量,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 男:给猪两头。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 少顷,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

男:动一下给猪两头。女同意。 男动了八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 男说猪没了。

女小声说:要不我给你猪…… 天亮后,男吹着口哨赶30头(含少妇家的10头)猪赶集去了……

(评论:要发现用户潜在需求,前期必须引导,培养用户需求,因此产生的投入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加强篇: 另一男得知此事,决意如法炮制,遂赶集卖猪,天黑遇雨,二十头猪未卖成,

到一农家借宿少妇说:家里只一人不便。 男:求你了大妹子,给猪一头 女:好吧,但家只有一床。

男:我也到床上睡,再给猪一头。 女:同意。 半夜男商女,我到你上面睡,女不肯。

男:给猪两头。 女允,要求上去不能动。 少顷,男忍不住,央求动一下,女不肯。

男:动一下给猪两头。女同意。 男动了七次停下,女问为何不动?

男说:完事了~~~ 女:...... 天亮后,男低著头赶2头猪赶集去了......

(评论:要结合企业自身规模进行谨慎投资,谨防资金链断裂问题。)



又一男得知此事,

决意如法炮制兼吸取教训,

遂先用一头猪去换一粒伟哥,

事必, 天亮后,男吹着口哨赶38头(含少妇家的18头)猪赶集去了……

(评论:企业如果获得金融资本的帮助, 自身经营能力将得到倍增。)



知道此法男多,伟哥供不应求,逐渐要2头,3头猪换一粒伟哥。

(评论:这就是通货膨胀。)



当伟哥价格涨到16头猪一粒的时候,

评论:该男已经进入边际成本,除了拥有对 自身能力的自信和未来良好愿望以外,实际现猪流已经为零。

但换猪男越来越多,卖伟哥的决定,扩展生产能力,推出一种次级伟哥,如果你缺 一头猪,只要你承诺可以到该女房中一夜,就可以先借,事成后补交猪款,这个方法大大促进了伟哥销售。

(评论:这就是贷款,让企业可以根据未来的收益选择借支流动资金。)



伟哥专卖店后来在即使你一头猪都没有,

只要你承诺可以到该女房中一夜,就可以 先借,事成后补交猪款。

(评论:这就是金融创新,让现在的人花未来的钱,反正等你老了未来的钱你也花不动。)



消息一出,换猪男越来越多,

有人找伟哥专卖店,这个项目太好了,

我们把它变成优质基金,对外销售债券,你们也就可以分享我的收益,如何?



结果伟哥专卖店觉得甚好,于是该公司把换猪男分三类,

一类是拿现猪换的,一类是一部分现猪贷的,一类是完全没有现猪借的,发行三种债券。



大家踊跃而上。

纷纷购买伟哥专卖店的债券,伟哥专卖店生意太好,就把债券销售外包给另外一家公 司运作,该公司也一并大发其财,公司越 做越大,甚至可以脱离实际伟哥销售情况 来发行,给自己和伟哥专卖店带来巨大的 现金收益。

(评论:这就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从实体经营到资本运作,经济进入了更高的层次。)



为了防止自己债券未来有损失,

该公司决定给它买上保险,这样债券销售就更容易,因为一旦债券出现问题,还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

哇,债券公司销售这下子太好了,保险公司也获得巨大平白无故的保险收入。

(评论:这就是风险对冲,策略联盟,提高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也保护了消费者利益。)



换猪男太多,排长队等待,该女无法承受,说老娘不干了,我搬家,一时间有无数拥有伟哥的欠猪男。

(评论:这是个别现象,属于市场的正常 波动,不会影响整个经济。)




结果该女迟迟不肯搬回。

一部分欠猪男没有收入,只好赖帐,

结果大量债券到期无法换现猪吃,

债券公司一看,一粒伟哥16头猪,

这哪里还得起,宣布倒闭。

(评论:这是次贷危机,不会影响整个金融行业。)



哪里晓得债券公司还把债券上了保险,

保险公司一看,这哪里赔得起,于是也宣布要倒闭。

(评论:这是金融危机,还不会影响整个实体经济。)



后文:据说该女已搬到中国定居。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