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人际交往中的“三思而后行”解析

[复制链接] 0
回复
91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4-9-13 19:14: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商者一般都喜欢遇到例外的情况,很多时候例外就是商机,但也应该看到在人际交往中,例外的情况是很多的,这就需要“观察——判断——决定——行动”这个过程,来决定自己的行动,才可以应付每一个例外。人际交往中需要反应的时间虽然很短很短,也肯定有这个过程。

观察必须准确,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一般就是直觉),再决定自己该说什么做什么,最后行动。一个环节出问题,行动就肯定是不准确的。

怎么能更准确的行动?

观察阶段——听和看是离不开的,一眼一言就是根据,对方到底属于豪爽、大方、骄傲、柔和、小气、憨厚、奸诈……总有一种,平时所说的阅人无数,就见的多了再回头思考的多了,全部归纳出来是不可能的,但大的类还是可以的,而且很多时候人和人都有相似的地方,可以大概的做比照。这个时候就是观察仔细,用心用眼,然后自己礼貌绅士一些,就是正常的不能再正常的样子。观察包括对客户对象服饰、环境布置等各种因素。比如一个人办公室挂了副《清明上河图》,是景泰蓝工艺新品,其他地方还有书法布置,就不能轻易放过。

判断阶段——观察的时候其实判断就已经迅速开始,比如用自己印象中的某类人某类性格来比照:是,哪些是;不是,不象,重新回到观察,再判断。判断的时候就只有观察得到的资料和自己的经验阅历这些根据了。观察如果准确,包括对方的形态语言和肢体语言,就全靠自己的经验了。提高判断能力的办法很简单,一个是接触更多各具特性的人,一个是看更多的书。书以传记、历史和小说为主,然后才是心理学等,书中描述和归纳了各种世人的百态,可以说只要是人,就肯定有某类的共性。

判断的时候有些观察结果必须迅速排除,否则就可能造成笑话和尴尬。比如,还是那副画,如果简单的就以为对方是行家就错了,很多人其实是附庸风雅的那类,但很多人附庸了也还真是喜欢。判断困难的时候,不妨以欣赏的眼光和隐含疑问的口气说出,还不能生硬,最好是夹在问候等话中间。如果实在没有开场白,也可以作为利用。态度是请教的味道,这时候,任何商人都不会因为对方不懂艺术而加以笑话的。如果你真懂画,那样好的多,可以就景泰蓝工艺制作表示询问,说话也不会卖弄,说的都是关键,这是好印象的开始。

决定阶段——这个时候就是自己该怎么做了,语言、申请、态度等表达方式完全是个人积累和修养,俗语说“狗嘴吐不出象牙”虽然有些偏颇,但的确有一定道理。该幽默的时候结果讲成笑话,该绅士风度的时候结果用的大白话,该直快的时候结果语言干巴缓慢,……结果都是干着急没有用。比如那副画,这个话题可说可不说的时候,再好要立刻扔掉,而根据实际决定,留着弄不好就可能造成你不谈业务,没什么力度的感觉。

行动阶段——这个时候需要的几乎都是急智,用特定的语速、得当的语言和适度的申请,表达自己的意思,该坚决就坚决,该缓和就缓和,没有定论的。亲切感是需要的,但过分没有棱角也同样不可取。

总结,在实际中,上面说的四个阶段绝对不是可以划分清楚的,可能第一个行动做出后发现不对,立刻又返回到观察、判断和决定的过程,重新改变。如此交错反复,不停的来回滚动,这样,你的所有表达一般都是经过思考的,漏洞就比较少,效果也可能会好一些。

看着似乎很麻烦,其实这个过程快的时候连一秒都可能不到就完成了,而且也必须快才行,我这样分解开它是借用《孙子兵法》在军事行动上的周期理论,可以把人际交往过程看的清楚明白些,然后针对自己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锻炼和阅读,效果应该会好些。

所谓“三思而后行”是整个过程最简练的一句概括,《论语》是真的好书,我说了1000多字,人家一句话就说完了。惭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