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新势力文化 于 2012-2-6 14:15 编辑
2002年在曲江的发展历程上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在此之前曲江陷入了一个“死结”般的局面,而之后的曲江人以雷霆般的果敢手段,逐步地使其走出困境,得以重生。这是一个凤凰涅槃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到底是什么使得曲江打开了自己的“戈尔迪死结”,发展成为今天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5A级景区和生态区?我们以2002年这一时间分水岭为界限,对曲江新区的发展做一个纵向的剖析,试从城市营销的治理模式这一角度出发,探究其根源。 一、政府对公共价值导向的缺位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马克·莫尔教授认为,公共管理的终极目的就是为社会创造公共价值。然而作为一种市场化的城市发展和管理战略,确定城市营销所追求的公共价值往往并非易事。谈及公共价值,就涉及到了它的载体——城市产品。城市产品中包括公共产品、也包括准公共产品,而且城市营销的实施也直接影响到了私人产品(旅游业、房地产业等)。因此,战略性城市营销规划及实施过程中,定义、判别和衡量公共价值,本身就是一项非常重要切艰巨的工作。 2002年的曲江新区当然明白城市营销的终极诉求是公共价值,但是在新区实际的建设中这显然并不是一项很好做的工作。在此之前的融资中,由于政府与投资者在长期的博弈中彼此丧失了信任的基础,使得双方合作的稳定性收到了影响。在这方面投资者的表现尤甚,他们选择了倒买倒卖的短期行为,致使政府的土地回收款难以到位。面对投资者“趋利”的短期行为,政府毫无办法,最后不仅导致基础设施建设变成泡影,而且自己也丧失了土地控制权。 当然,曲江新区不是不想无作为。它在整个投资价值链条启动伊始,就放弃了自己作为城市营销主体的主导地位,这样对于整个投资价值链的监控职能就更无从谈起了。在这样的一种情形下,曲江新区所主导的公共价值诉求已经在实际运营中变了味,成为外部投资者追求利益最大化诉求下的私人价值逐利战。 2002年之前的曲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国内许多城市营销的一个小小缩影。这时的曲江新区对于公共价值与私人价值的平衡显得无能为力,陷入一种无从入门的绝境之中。 二、 城市价值兑现模式中的平衡机制 面对2002年曲江新区的惨淡之局:一锅越炒越冷的剩饭,新一代曲江人拔出了自己的亚历山大之剑,“戈尔迪死结”应声而断。曲江人在“先一次把城市做足,再让产业进来,资本进来”的城市经营理念下,发展出根植于曲江这篇热土之上的“城市价值兑现模式”,很好地解决了城市营销中公共价值与私人价值在博弈之中的失衡问题。 其次,在“城市价值兑现模式”下,曲江新区始终保持自己处于城市营销主导者与规范者的地位,这是其解决公共价值与私人价值失衡第一核心要素。曲江新区在运用“倒序法”中,充分发挥了城市运营商的主导地位,在对区域进行整体开发之初,就把战略规划提前到招商投资之前。这样以经济聚集的发展战略,提高了土地价值,吸引到高质量的投资,而高质量的投资又反过来促进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不仅如此,曲江新区在建设之初,就尝试引入BT运营模式,积极引进知名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提高风险抵御能力。而政府在BT投资全过程之中行使监管职责,保证BT投资项目的顺利融资、建设、移交。可以说,正是政府树立了其作为城市运营主导者的地位,才能在城市投资价值链中使得 “公共价值”的最终诉求贯穿始终。 最后,在追求公共价值的终极诉求下,政府以多种手段调控私人价值,使得以私人价值为诉求的行为主体也能够获得满足。大明宫 “倒序法”的运用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问题。在大明宫遗址公园的建设中,投资者有两次进入开发循环的机会,进入的越早,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进入的越晚,风险越小,相应的收益也会越小。政府再次作为投资价值链的主导者,设计的这一政策,不仅很好地将投资者与政府融合到一起,而且也为外部投资者追逐私人价值最大化给予了空间。从这里可以看到政府作为一个操盘者,在公共价值与私人价值之间充当一个调和者,使得二者在保持在一个动态的平衡状态之中。 三、建立公共价值与私人价值的正向激励关系机制 以上曲江新区“价值兑现模式”中的种种方法,无论是“倒序法”还是“BT运营”,从中都可以看到曲江新区非常重视通过战略性的营销模式,使得社会各域的主体和对象间建立相互依赖、相互支持、协同合力的网络关系,进而达到多赢的效果。更确切地说,作为突破城市发展困境、规避零和游戏、负和游戏式的城市恶性竞争的城市发展新途径,就是在城市营销中构建起公共价值和私人价值的正向激励关系。 这种价值互动构成城市营销的核心动力,同时也是城市营销多主体治理最深刻的动因。当然,在需求——供给的协调过程中,政府应当充任公共价值最主要的代表者,因此它必须以公共利益为依托,引导、支持、协调和监督各领域主体的行为,并努力保持公共价值和私人价值之间达到相互激励的关系和动态平衡的状态。 我们通过以上对曲江新区“价值兑现模式”的剖析,不难发现,战略性的城市营销为多方面力量所驱动,应最大限度地符合城市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而建立城市营销基本的组织保障和合理的组织协调机制,就成为一个最为关键的题中之义。 曲江新区无疑已经在这条路径中迈出了第一步。它的成功是模式之胜,是价值导向之胜,更是平衡机制之胜。它的成功不仅为自己的发展打开了困境,也对城市营销治理模式进行了一次以市场为导向、价值为导向的开拓与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