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轻声细语

[复制链接] 1
回复
93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1-12-28 00:2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轻声细语


一次无意中,我一瞥电视机正在播放一部旧故事片,还是黑白的,讲一个小学里发生的故事。突然,教室黑板上的四个大字一下子吸引了我:“轻声细语”。我很吃惊,这里简单而明了的“轻声细语”,好像只是在日常生活、言谈举止上的一个要求和标准呀。电视已经没法抓住我,我只是琢磨,看似只是简简单单的“轻声细语”,然而,假使能从孩子们就开始做起、做好,那其实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都说生活节奏加快,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大街小巷都是熙熙攘攘,恨不得走路、办事都用秒表掐着,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呐。也就在这样的生活中,我发现,很多人的说话嗓门越来越大、音调越来越高,仿佛大声就是快、快就要扯开嗓门吼。
  走进一些公众场所,经常会觉得那是走进了一个什么大市场。三五个人的、七八个人的,围在一起,往往就是拉开嗓门喊着嚷着叫着。在饭店里,一旦酒喝到兴致上了,那就简直是旁若无人、雷鸣电闪似的威震八方。公交车上、地铁车厢里,几个人的说话经常也是声震屋宇。于是,似乎是在比赛,你(们)声音高亢,我(们)怎能认输?那么,这里的声音更大更高更强。一些接听手机的更是了得,那个分贝,简直要震破边上人的耳膜——我想起一个笑话。一次在地铁,我看到一个人面红耳赤,义愤填膺对着手机吼叫:你就告他监用职权!我不明白这“监用”是什么意思?一直到下车,想了半天,我才恍然大悟、哑然失笑,原来,这位先生嚷了一个白字:滥用职权。那种喧哗、那种嘈杂,简直在逼人逃离。
  按照社会心理学或者交往心理学、人际心理学,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一般可以从交谈声音区分开来。例如,一对坠入情网的恋人,在公众场合,甚至自己的小天地,大多为耳语,或者说,窃窃私语。那可是情意绵绵、如胶似漆了。反之,如果两个人大声嚷嚷、比着分贝的高低,那么,看来是要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了。即使是谈生意、说得失,如果声音越来越低,那么,大多是越发投机、觅得了知音。如果反过来,嗓门越来越大、互不相让偏要争个高低,那么,也就意味着失败即将或者已经来临。
  从交谈声音高低判断相互关系,大概不会有错。
  那么,为什么我们的声音会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越来越让边上人不得安宁?我以为,首先就是和我们周围的环境,以及从小的教育有关。家长和老师大概很少会从说话的声音上去要求我们的孩子和学生。要知道,一个绅士或者淑女的标准有很多,但是,说话的声音和语调,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到过国外的一般都很惊讶的一件事,就是在他们的很多公众场合,多为安安静静,几人几十人甚至几百人,几乎都能鸦雀无声——这四个字可能有些夸张,因为不是一点没有声音,而是在耳语,在窃窃私语,在轻声细语。
  现在,我们很多硬件能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媲美,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但是,我们的软件呢?尤其我们自身呢?
  “轻声细语”,看上去只是生活中的琐事与细节,但是,从长远来看,其实对一个人的为人、修养,乃至道德、品格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对大众来说,我以为,如果都能从这里开始努力,也许,我们各方面的风气能够更好些。(文/马以鑫)

沙发
发表于 2011-12-28 15:24:1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我看了深有感触,我身边就有那么一些人,整天提着嗓门不问别人是否需要安静就这样肆无忌惮的污染我的耳朵,还有些人一到公众场合就提高音量以吸引大家的关注,以为这牙膏奋力卖命的嘶喊可以赢得众心捧月的感觉,似乎这样的分贝才能掩饰她们内心的脆弱与不安,其实她们真的错了,就像之前我看到得帖子里说的,你正在努力的时候不需要宣告天下,等到你成功的时候自然会天下皆知,高嗓门的人们请你们保持平静吧,别打扰了那些需要安静的人们,一定要注意场合。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