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仍在学习关于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问题,目前很多国内作者在谈到企业的战略时都提到以“核心能力”为中心;但我仍然坚持我的观点,对中国企业而言,还是少谈“核心能力”
Tarun Khanna and KrishnaPalepu 在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7,July-Aug(P41-51)中发表“Why Focused Strategies may be wrong for Emerging Markets”一文,通过从新兴市场经济国家Product Markets,Capital Markets,Labor Markets,Regulation,Contract Enforcement等等方面的缺失,再以Managing the House Tata(印度的一个大公司)为例指出多元化仍为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企业战略的选择,这与大多数人以“核心能力”进行“归核化(Refocusing)”(反多元化)的观点相左。现在有很多文章都是以“发达国家”为背景进行论述的,尤其是国外的文章与著作,而我国学者为“哗众取宠”从而得出以“核心能力”进行企业战略的拓展,这对中国企业只有指示意义而无指导意义。
楼主谈到诸如3M与GE的案例,但中国企业能和他们比吗?分析日本的汽车进入欧美市场的历程,可以发现这些小日本的汽车企业均是从低端低价的产品逐渐到品牌高端产品发展的。所以,目前我国企业所进行的诸多没有“核心能力”进行的市场策略是从生存到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个时期,对他们要求“核心能力”是不是太苛刻了……
我国多元化企业失败的原因真的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企业不是真正经营的主体是一关键原因。君不见,很多中国大中型企业(只有这些能力进行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因为负担很多社会责任,如兼并其他小厂解决下岗问题等被迫进行的所谓的“多元化”,结果两败俱伤;而民营企业在筹资方面及私有财产方面的顾虑,以及国家产业政策方面(最近切尼访问中国,中国谈到希望美国以市场经济国家来对待中国,然而切尼等一行人认为对于自由市场经济制度而言,银行不可能不考虑贷款给国有企业而不收款的问题)的限制,不可能进行多元化战略,或是因为人、财、物及政策支持而落败。巨人大厦因江Sir一句激励而再次加高,仍终因政策性收缩而导致现金流问题,……
行业生命周期理论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发展,也可以解释我国企业为什么不能以“核心能力”为出发点,……。另外,美国现代企业的出现是在19世纪的早期,而我们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践的差距如此之大,理论的运用当然不能同步。
面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不断规范,面对……,本无核心能力的中国企业还是可以从其它方面的逻辑进行多元化扩张
PS:姜汝祥在其《差距》一书中,对我们大家所共识的海尔的“核心能力”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与剖析,可以参考。连海尔的“核心能力”都不是真正的“核心能力”,其它的还是吗?
PS:康荣平与柯银斌在《中国企业评论》与《企业多元化经营》两本书中谈到中国企业以“核心能力”开展“多元化”时,仍对本来的“核心能力”概念进行中国式的扩展,正如将“社会主义”扩展为“有中国特色”一样,所以,核心能力仍是少谈为妙
综上: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核心能力”这张“皮之不存”是不争的事实,何来“毛将附之”的理由。“核心能力”属于资源-能力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里面有很多观点,“核心能力”仅是其中一种,象蒙哥马利与柯利斯所提出的“战略三角形”也是这一学派的观点,由这里理解相较“核心能力”或许对我们中国企业的现实指导意义更强一点。
---------------
引用:请大家参考原文上下文,只为了说明“集体性愚昧”地挤入相同的业务领域这一现象!
事实上,以TCL为例,他的手机业务是非常成功的——至少目前来看是这样;但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并不是手机业务本身;而是:
1)渠道和终端运作能力——这一能力有很大部分是其从电器业务中积累和“习得”、并转移过来的;
2)对国内消费者的独特了解——属于"组织学识"范畴——钻石手机是个典型
--------------------------
这是我们所说的“核心能力”吗?
---------------------------
引用:正是因为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和变化速度日渐加快; 才使得企业的战略着眼点发生“由外而内”的变化——以环境机会(威胁)为战略着眼点已经捉襟见肘;以内部资源和能力构建为战略着眼点适逢其时。
--------------------------
不管是从外部还是内部,终究是内外兼顾,所以不存在哪方“捉襟见肘”与哪方“适逢其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16 12:04:4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