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力结构的形成。 我们建议,孙公司高层要进入子集团管理层,打造强势总部,我不知道你们现在这个班子是怎么搭建的,不管你们怎么搭建,哪怕你们利用营销委员会、采购委员会,委员会形式,务必要把孙公司高层结合进来参政议政,体内有体内好,体内没有体外安排,务必把握住非常时期的非常管理,我上午就讲了,这个三年就是非常时期,你不要太把党组成员会、办公会当回事。 有些孙公司总经理能力本来就很高,你让他干一个利润中心,他是没问题的,但是你让他干一个成本中心,当一个人能力远远高于他能干的事,他会消极,他会怠工,所以你们一定要把这种能力超高,一个成本型的孙公司把它能力消耗不完的孙公司总经理,一定要想好怎么用好,是不是额外让他在总部兼点事,甚至直接把他放到总部,让他管一条线,这种能力比较高的人怎么释放。 孙公司管理层的干部流动 孙公司管理层的交流和调整,理论上横向应该大换血,横向大换血,原有的利益结构被破坏了,这是非常好的事。当然由此带来的,你必须承受的是,可能的客户流失,可能的资产追不回,可能的欠帐没人追,可能的政府关系断线,世界上没有两全其美的事,你必须有一个好,就有一个坏,你必须去承担。 启用孙公司的副手们,因为是你解放了他,所以他跟你母公司配合得非常好。 子集团的绩效管理 同时,你要很清楚的是,作为国有集团,你的运作上、效率上肯定不是很狠,所以你不能去挑那种高竞争,追逐成本管理,追逐精细化管理的行业,从一开始,你就不能犯这个错,尤其是国有集团,绝对做不了那种精细化管理,高维度评价,同一个岗位做不同的人,工资幅度可以拉开十倍、数十倍的这么一些高激励的工作,高激励的企业运营,充分的这种评价,充分的渠道下沉,管理下沉,这恰恰是这种国有的集团公司做不到的,这种选择你就不要再去做了。还有那种需要一线的干部,需要孙公司的领导者们,像自己家的事那样,充分地搏杀进去,以极其负责任的态度,甚至就像出资人那样操心的工作,也不要去做,毕竟你是国有,你做不到那种事情,所以知道自己不能,才能选择自己的能,你就去做那些创新的,有政策壁垒的,适合于国有企业,适合于算大帐的,适合于慢悠悠能够养人,有一定的长远性的,适合于国有去做的,这一类的生意,你就可以做,而且一定可能追逐是较大块的市场,较稳定的投入,较稳定的回报,也许投入门槛一次性很高,但是革新的速度较慢,创新速度较慢,进入壁垒较高,这类的生意非常适合你国有。而业务很零碎,需要创新,是高度柔性化的,高度零碎的点状市场,绝对是民营企业的优选的战略领地,国有企业不需要考虑,你不要进去,进去就死。 另外,一定要做到,在规划上面,充分考虑到你国有企业激励不足,你的产品转化能力较差等等特点,要把我们有限的优势最大化,不要谋求足够大的革命性的创新,尽可能小步快跑,用一连串小的相对优势,用一连串比较优势,连缀成一个波澜起伏的一个动态型的竞争优势即可,长期当然你还要塑造优势。另外高管层绩效管理,我们母公司层面上面,我们子集团层面上面,高管层的绩效怎么评价,子集团我在三年里面,建设性的一些重大的任务,是不是要考核我整个高管层。另外各个孙公司的资产重组,孙公司的进一步的价值链的建设等等这么一些任务,是不是切割到孙公司的考核里面去,要把改革过程里面政治任务和激励,全部打包到对孙公司高管层的绩效考核里面去。 在孙公司层面上,不要急于第一天就去追究个人绩效,个人绩效对孙公司没有意义,对孙公司而言,最大的绩效来自于战略绩效,何谓战略绩效呢?简单地说,孙公司比如说三年要完成哪些任务,你下面的几个公司要整合好,要把债务清理掉,要把土地权证办下来,要腾笼换鸟,要完成,开发园区要建设好,该搬到沿海的要搬到沿海,该剥离的要剥离,我给你三年制定这么一个指标,这么一套工作目标,根据目标我提取了指标,我这三年里的任期里,我就综合考核你的这十项,或者八项任务,这些任务完成了,你战略绩效就达成了。所以很多公司里,他有一种很愚蠢的观念,就是觉得先考个人,每一个个人很好了,部门就很好了,部门很好了,公司就有绩效了,这个观点就是掩耳盗铃。首先我们就坚定地问,总经理的绩效完成了没有,任务完成了没有,这是战略绩效,总经理的任务完成了以后,我再看你财务部,你人力资源部对我支持度如何,你开发部对我支持度如何,根据总经理的绩效,我给各个部门打分,部门绩效考出来了以后,我就知道我对中层干部如何鞭策,如何惩罚,如何激励,慢慢地,在两三年以后,再考察个人绩效,不要用绩效的精确来模糊绩效的战略方向,精确和正确是两码事,这是第一件事情。尤其是转型时期,非常时期,必须把母公司的重大战略任务和孙公司的绩效,和他的年薪紧紧挂钩在一起。 另外孙公司分类考核,资产好的,资产坏的,包袱重的,包袱轻的,不要放在同一个平台上,否则的话会引起不公平。大家不要把绩效考核太当一回事,而要注重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比如说你们公司有早会晚会吗,你们公司有工作日志吗,你们公司有周会月会吗。绩效管理是常年的一个环境,持续不断的一个动作,而绩效考核是一锤子买卖,所以大家不要太看重绩效考核,而是把精力要放在绩效管理上。 每个月子公司上来的各种财务报表,对他进行偏差分析,每个季度,子公司到你子集团里面来,开经营分析会,而且你对他进行质询、提问,问得他汗流浃背,是一种很重要的绩效管理,不要等到秋后再算帐,尤其是你们的非常时期,就把你母公司的政策,就融入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经营分析会里,能够有效地推动变革。 最后,动态绩效考核。比如说今年,我的子公司招待费用预算一共80万,超出1块钱,我按1块5算,再超出10万,每1块钱我按2块钱算,看他敢不干超过。老产品销售算什么,我必须考核新产品,新产品每1块钱的和,我算1块2,如果他还好好搞,算2块,如果2块他还不好好销新产品,老产品我1块钱的合同算8毛钱,6毛钱,我看他会不会好好销售新产品,这就叫动态绩效管理,通过我的微调,像个灵敏的机器一样,我旋钮稍微一调,他这里绩效会发生巨大的调整。这就宏观调控能力之一种,所以你们有时候,一些很顺理成章的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来给你们把成套的,刚性的绩效考核方案给你们的时候,那就是埋汰你们的,糟蹋你们的绩效弹性,绩效永远有弹性,但是问题是,它必须是由内而外的逻辑设计,而不是把一套系统抄过来。每月的偏差分析会,和经营分析会,构成一个不断的鞭策、抽打,然后像陀螺一样,让它转得更快的一个机制,这个不敢说奥妙无穷,确实对企业有很大的价值。(作者:华彩咨询集团总裁--白万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