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看到一些敏感且具普遍意义的词汇,架子、摆设、打杂...... 首先肯定一点,摆设对于任何一个组织、家庭、个人来讲都是必须的,比如五星级酒店、比如家里的花瓶、比如人身上的某些饰物,不都是摆设么?而这些摆设,对于提升主体价值是相当有益的。 当然,这个“摆设”并非是家人所说的那个“摆设”,也并非是我们接下来要说的这个“摆设”。 对于职场人士来讲,无论老板、董事,总经理、副总经理,还是部门经理、主管,基层员工,恐怕大多数人都会有“打杂”的感受,这也正常,如果你某一天当上了即便是Microsoft的老板,你也依然会觉得是在打杂。 “三个石匠”的寓言想必大家都听过。有人问三个石匠他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养家糊口。”第二个石匠边敲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第三个石匠仰望天空,目光炯炯有神,说道:“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同样的工作,不同的人看到的不同的东西,第一个只为报酬而工作,第二个为自己的专业而工作,第三个,为伟大的远景、理想而工作,对于家园里的家人,我依然相信,这三者之间同样是呈现为正态分布,而之所以我们会发出“为什么我们都成了摆设”的感叹,原因在于我们还只处在第一、二个石匠的位置,没有看到我们“打杂”背后的真正价值。 也曾经同很多人一样,思索“人生的意义何在?”希望能够找到自己潜意识中想要的答案,但最后都无功而返。曾经有一次,在广场的草坪上看到一些蚂蚁(据说蚂蚁和蜜蜂、人类是生物界中社会功能最完善的三种生物),看着这些蚂蚁“不知所谓”的往返奔波,于是乎想,这些蚂蚁是否也想过他们生存的意义何在呢?它们的答案又会是什么?我想,这个时刻,我可以选择即刻走上前去,踩死它们其中的一只、几只或是很多,或许它们中有些个体曾经或是正在思考他们“蚂蚁生的意义”,但它们并不知道它们可能面临的未来,哪怕是下一秒钟,但是,他们是知道他们将要去做什么,所以它们奔忙,所以它们努力。 我也不再执着于苦苦追寻所谓人生的意义,就如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实践”,同样,我认为人生也是一种实践,所谓人生的意义,遍存于这种实践之中,说白了就是一种Feeling,在这种Feeling可以感受到无奈、开心、愤怒、宽容、风雨,以及彩虹,如此种种。无非是不同的选择与组合而已,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哪怕是某一时刻。当我们努力去实践自己想要的人生时,答案是自然会出现的。 为什么我们老觉得自己在打杂,老觉得自己是摆设?罗马城是一天天建起来的,从地质分析、打桩,一块砖一片瓦地由无数劳动者“打杂”建起来的,但是如此当我们看到恢宏的罗马城后,我们还会这样想吗? 以前公司的老板是个大牛人,不管是在公司内部,还是在供应商、客户处,都是Cheif Representative,在我们眼里是Perfect,所以也觉得神秘。有一次,当其它人都去参加月会的时候,就我和他留在办公室,他依然如入学般的专注和专业,于是乎走上前问他在做什么,然后知道他是在修改我们做给客户Report的PPT,一遍一遍的修改,直到满意,“其实企业里面没有什么真正的大事,所谓大事都是一件件小事累积而成的,问题是如此,成就亦是如此”,或许是从那开始我相信伟大与平庸的差距在哪,专业与业余的区别是啥。 当我们预想到我们的这种努力将最终形成什么样的结果时,我们才知道“打杂”背后的另一种景象。否则我们要企业远景、战略、价值观干什么呢?不是么? 对于职场人士来讲,我们当然也应该有一些措施来改变自己的这种想法, 比如,没有人会介意你是不是打杂的,市场是业绩来衡量工作和个人,对于组织来讲,每个人都只是智力拼图中的一块小板,只要把这块小块放在合适的位置,与组织完美的契合到一起,就是成功。 比如,对于所谓的这种摆设,我们需要同组织和上级客户沟通,明了组织的需要是什么,然后从组织的整体目标去看待自己的工作,或许我们会知道我们是在建造人类最美的宫殿,而不仅仅是对着这些石块敲敲打打。同样的,我们参与家园,是想把家园建设成为国内最具吸引力的管理家园,而不仅仅是来上面发发牢骚,走走过场。 比如,绝对成长主要看自己是否一直都在进步,别以为这些打杂都是无意义的,如果是的话建议你看看 这个吧,问题不在其它地方,在于自己,答案也在自己身上。 比如,不仅仅组织的职能在于“营销和创新”,个人也是同样的道理,从外部都寻找存在的意义。我们不能老是剑走偏锋,只从自己看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要看看组织的需要、客户的需要。 有时候,价值决定着我们的心态和成就,放自己的局放高一点、放远一些,真别太介意自己是个打杂的,自己让自己变得有意义、变成不可或缺的摆设,那你就是成功的。 看看周围,大家都在打杂,就你在建造一个新的伟大的罗马,不是很爽么? 你的罗马又是什么样的呢?分享一下? 或许,我真的明白了为什么中学时候一位尊敬的老师常给我们讲的那句话的意义,“放下臭架子,干当小学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29 13:05:3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