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位印象:能独当一面,稳重,条理性好,平时做事象电脑一样精确,滴水不漏,只是有些守旧。 富翁问1:“跟我这么年,我们一起遇到那么多不同人,不同事,你学到了我采用过的多少种应对方法?” 助手答:“我学到了您平时做事时:几乎所有 1000种方法” 富翁问2:“对你有什么帮助?” 助手答:“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在您这家企业,任何情况的应对,我保证可以做到和您的一模一样。” 富翁问3:“感到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助手答:“除非行业或产业将来发生了巨变,否则应该没什么可担忧的。” 第四位印象:能独当一面,聪慧睿智,跟着他时间最短,但进步特快,处事现在和其他人已没差别了。 富翁问1:“跟我这么年,我们一起遇到那么多不同人,不同事,你学到了我采用过的多少种应对方法?” 助手答:“我比几位师兄晚来几年,又比较愚笨,没记住什么方法,只学到了您平时做事时:一个规律” 富翁问:“哦,一个规律?(富翁有些惊诧和兴趣)” 助手答:“是的,我发现您不管做什么事,都是有规律的:您做事前,首先会研究这事情目标对象的关键心理是什么?用什么去打动这个关键心理?怎么样打动效果最好?过程里怎么巩固,可确保结果发生?” 富翁问2:“那这个规律对你有什么帮助?” 助手答:“帮助太大了!!! 我把您上面的4个步骤看作4个装东西的筐,您每做一件事情,我就把你4个步骤里的出招,扔到相应的筐里。以后如果我碰到类似的事情要应对时,做到哪个步骤,我就会到相应的筐里去找你的出招借鉴。。。。。。。其实筐里还有很多东西,不单单有您的出招,还有其他几位师兄的出招,只要我看见有人做事,我就会把他做事中4个步骤的招数,扔到我的筐里。我身边的人做的事,虽然千变万化,但每件事都只被我分解为4,在我眼里只有4个筐。 这4个筐最大好处是:让我进步特别快,遇事都能做到应对自如。 虽然我每天都在处理很多事情,如果要就处理每件事情的具体方法进行分类学习,可能要积累很长时间,才能累积到一定数量有价值的类似方法来分析提炼共性,并加以学习借鉴,有些特殊事情的应对,甚至可能一生都未必吃透学会。 按这种学习方法,在短期内,我怎么追赶,也追不上前面几位师兄。特别是三师兄,若干年后,都未必能达到他目前的水平。呵呵,可能只有等三师兄退休了,才能轮到我出头吧。” 富翁问3:那你感到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助手答:“有了4个筐,平时做事都很轻松,时间主要花在行业引领和世界发展趋势方面的思考。” 富翁说:“恭喜你,你学到了我的真谛,我之所以有今天,其实就是因为我做事,用的就是这个规律,把企业交给你,我放心了。” 诚如第四位助手所说的,如果我们把每件事情都划为4个筐,每天做个有心人的话,那我们每个月筐里积累的东西,就有可能比他人十个月积累的东西都要多,那我们的进步怎么能不快呢? 工作1-2年,我们的做事能力,就能超过工作多年的人-- 这将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奢望 。。。 就象那位亿万富翁一样,每个时代的成功者,佼佼者: 孔子、秦始皇、李白、达尔文、拿破仑、马克思、爱因斯坦、毛泽东、爱迪生、比尔•盖茨 。。。 他们的成功背后,也都是存在这种共性的“道(规律)”。 思源把这种共性的“道(规律)”, 总结后称之为成功做事环(P4思维习惯) 把上述拥有这些成功做事环(P4思维习惯)的成功者,称之为“P4”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