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初开始的美国次债危机持续恶化,至2008年下半年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目前存在侧重点不同的两类解释经济危机的经典理论(表1),一类强调实体经济因素的作用,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有效消费需求的不足。其代表流派是凯因斯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二者的分歧在于对消费需求不足根源的判断上,凯因斯认为主要在于随收入增加而逐渐降低的消费倾向,而马克思则坚决将问题归结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收入分配两极化);另一类强调货币因素的作用,认为央行错误执行的货币政策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 关于对经济危机根源的经典理论解释 学派 | 对经济危机根源的解释 | 经典著作、作者、出版年 | 强调实体经济因素 | 凯因斯主义 | 消费倾向降低所导致的社会有效需求不足 |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因斯,1936 | 马克思主义 | 劳工贫困(收入两极分化)所导致的消费能力不足 | 《资本论》,马克思,1867 | 强调货币因素 | 奥地利学派 | 扩张银行信贷政策所导致的投资错误、过度 | 《美国大萧条》,罗斯巴德,1963 | 货币主义 | 央行没有即时扩张信用的货币政策失误所致 | 《大萧条》,伯南克,200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