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房价疯涨令政策调控能力面临大考

[复制链接] 0
回复
70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0-4-12 19:57: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路透北京4月12日电---中国总理疾呼坚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还言犹在耳,中国楼盘却出现一平方米一天上涨4,000元人民币的"疯狂"景象.这已将对政府调控楼市能力的质疑推到风口浪尖.


尽管预期新一轮房地产调控山雨欲来,可能包括部分地区率先试点物业税,及更严厉的抑制投机的房贷政策等举措,但业内人士都没有把握到底能吓退多少投资客.


更多人相信中国政府惟有从高房价背後掩盖的现行土地、财政、收入分配不公等制度性痼疾出发,标本兼治,中国房地产市场才能真正"健康".


"春节、两会後一些重点城市出现量价齐涨的局面,部分楼盘涨幅过快,这与中央的调控初衷相背离,"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称,"预计此前出台的调控政策在实施力度上或加强,不排除会有新的调控措施出台."


中国的高房价关乎到几亿人口的切身利益,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力量,中国高层不断呼吁注意到且提出各种稳定房地产的方案.


财税部门的相关人士就透露,相关部门正协调在上海试行物业税,并可能先从高端商业地产开始,目前在操作方面已经没有问题,评估方法、登记造册、数据库等各方面已经完善,预计相关文件在五一後出台.


    

"一切(调控房地产的举措)都有可能."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一位官员也称.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周日在海南参加博鳌论坛时明确表态,要求所有银行在6月底之前提交贷款情况的评估报告,并称房地产风险敞口大,要严控炒房行为.北京部分银行已将二套房首付比例提升至60%.


受市场对房地产业的政策收紧预期继续加强的影响,房地产股周一大跌2.57%,中国股市沪综指打破横盘僵局亦收跌0.51%.  


继去年12月底中央密集出台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以来,今年初继续出台"国十一条"进一步调控楼市.随後,国资委要求78户非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中央企业,加快进行调整重组,退出房地产业务.


一系列旨为房市降温的调控举措不断,但却挡不住房价上涨的步伐.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3月份绝大多数城市商品住宅市场成交环比出现增长,但一季度成交面积同比仍然普遍下跌,成交均价同比普遍上涨.


根据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北京市四环路以内的期房价格已经突破每平方米3万元,不仅如此,连六环外的住宅期房均价也已经突破了每平方米万元大关. 

 

   

     **後续的调控手段更严厉?**


     而眼下,中国政府可能出台哪些更严厉的调控举措?显然以物业税的试点以及信贷全面收紧为最容易操作的方式.

"在上海等地实行的物业税政策原定于在春节後推出,但因涉及方方面面太过敏感,一直在协调."财政部人士透露.


财政部和国家税总从2003年中旬就已分3批在10个省区市和计划开展了房地产模拟评税试点工作.


不过,受访的税务部门专家和官员就坦言,税收是有转嫁性的,当商品房在中国成为一种稀缺资源时,加徵的税不仅不会抑制房价,反而可能助推房价.

    

中国房地产商SOHO中国(0410.HK: 行情)董事长潘石屹强调,当前房价的快速上涨是不可持续的,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一定会出大问题.


高盛原大中华区董事长胡祖六认为,中国是一个快速成长的经济体,尤其货币政策比较宽松,资产泡沫总是一个潜在的担心.


但他提到,中国房地产从2003年以来已经几次大起大落,现在央行和政府已经开始采取一些措施,但都是比较微妙的调整,没想要一棍子把房地产打死.


"政府在调控房地产方面没有很好的经验,还在学习过程中.89年中国第一个房地产泡沫就是在海南发生的,也是最惨的,这个教训不应该轻易忘掉."胡祖六称.


     **房价疯涨的推手**

 

那麽,中国疯涨的房价究竟有多少合理的成份?背後的推手到底有哪些?答案显然不止一个.


前述受访的官员就提到,"现在所有的板子都打在高房价上,但高房价并不是一天形成的,高房价中也存在一部分合理的成份."


他提到,当投资房产成为通胀预期升温下的保值品时,投机与投资显然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一刀切的政策调控并不是万能的.


此外,中国偏紧的土地供应现状及庞大刚性需求的庞大,体制及制度性因素导致的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平,以及由此产生的收入分配格局失衡,宽松流动性堆积的泡沫等,均集中体现在高房价上


潘石屹就称,"我觉得房价上涨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市场供应量少,包括土地和房子;而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尤其在宽松货币政策下,需求进一步刺激起来."


而被垢病的土地财政政策亦难辞其咎,其背後却是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划分(中央拿大头,地方拿小头)的不合理.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研究所的一位专家就称,上一轮的财税体制改革,即中国和地方政府"分税制"是94年,至今已经过去了快20年,但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承担的权责利都发生很大变化,但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却没有改变. 


而在助推高房价的推手中,中国遍地开花的区域振兴规划或许也扮演着"无意插柳柳成荫"的角色.在刺激了资本市场的炒作神经後,也刺激着当地房价.尽管经济振兴的结果仍需时日,然房价的上涨却实实在在.


这无论是从上升到国家级战略的海南旅游岛规划,抑或仅是北京市公布的城区发展规划,相关地区的房价表现可略见一斑.


新华社周一援引住宅法专家李明的话称,在调研时发现目前中国一些地区,特别是二、三线城市,仍然存在政府部门"拍脑袋定规划"现象,这种不理性的规划更容易被投机商所利用.


"历史的进程证明在房价的问题上是屡调屡败、屡败屡调,恰恰问题出在政策与观念在逻辑上的冲突."中国房地产开发商—一向以敢于直言而闻名的华远地产老总任志强在博客中说道. (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4-12 20:03:11编辑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