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每月一书之2009年11月推荐书目——《论语别裁》

[复制链接] 22
回复
940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3-5 21:23: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QUOTE:
阿懒写在前面的话:
各位家人好!
2009年11月的每月一书欢迎大家。


从alanwoo兄发起倡议, [倡议]大家共同努力,一个月读透一本书如何?(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51,48872,0,0,0,,0,0)
每月一书活动到现在为止已经开办57期,我会将每月的帖子都汇集到这里,方便大家查找。
我们的宗旨是只推荐可以精读、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好书,每月精读一本。每月一书活动期待您的参与,期待您来荐书,期待您来做主持。
每月一书活动帖子汇集,并欢迎大家做主持人
http://www.21manager.com/dispbbs.asp?n=151,56384,1,0,5,0,0,0

另外,请大家不要跟贴只是使用谢谢之类的字眼,请大家发表一下自己对内容的见解。让我们真正地在家园好好读书,互相探讨,广交朋友,而不只是下载。

中文书名:《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jpg :

 

本书的定位:国学入门

内容简介:

《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成的。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


阿懒导读:
《论语》不用介绍,南怀瑾也不用介绍。

《论语别裁》这本书是就是南怀瑾结合自己对儒释道和其他国学的精深研究,融会贯通之后,结合现代社会的现状,以这些为根基来逐章讲解论语。好就好在把中国文化中的很多知识串了起来,比如儒道之间、儒佛之间、儒教思想与历史事实之间。南老先生可能是大嘴巴了一点,但是他知识广博,所涉庞杂非一般人所及,经他串联,将《论语》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阅读,这部书就不仅仅是一部死书,变得纵横捭阖,鲜活生动了。

 

读《论语别裁》,对孔子新的理解。

1.最早对论语和孔子是排斥的,觉得他就是一副摆着面孔训人,自己没什么本事就知道在那里唠唠叨叨每个人都知道但就是没有人去做的大道理,一个穷酸而又思想腐朽要"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老迂腐。

2.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读《论语》,简直对孔子佩服的五体投地。《论语》讲得就是为人处世之道,里面的东西很精练而又到位地告诉我们如何和领导相处、如何和同事相处、如何管理自己的下属、如何和客户打交道、如何交朋友等等。

3.再过了一段时间后,读论语,发现它更深刻地讲了修身养性之法,讲了如何和自己相处。如何慎独、何谓三省吾身、何谓君子之道等等。

4.现在读了《论语别裁》,更领悟到一些安身立命之道。孔子并非一个无能的穷书生:

4.1他在鲁国做到很大的官,官职大司寇。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院长、公安部部长。

4.2他有学生三千,贤者72人。什么意思?要考虑那段时期,全中国那么多诸侯国的总人口也才1千万不到。如果放在今日中国13亿人口来算,乘以130倍,就是孔子有学生39万,其中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有1万人。这样看来就非常不得了了。

他的学生中有子贡、子华,是当时著名的外交家,可以拿现在的基辛格来做比较,同时子贡还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可以拿现在的巴菲特来做比较;他的学生子路是一位有名的战将和著名的将军,后来死于卫国之乱;还有很多学生如冉有、子服等是各诸侯国的高官;学生曾子是后世著名的教育家。

4.3孔子之论,并非迂阔之论,而是真正可以让人成功并已经让他自己当时的学生成功了的学说;

孔子并非只会坐而论道而不会实践的泥足巨人,而是真正的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物。他之周游列国而未被接纳,主要是他的学生在各国势力太大,各诸侯不敢轻易权柄给他;同时也因为他的理想太高,各诸侯兴趣不大。

简单言之,孔子并非仅仅是纸上伟人、后世圣人,在当时就已经是著名的成功人士了。

 

 

近期重读《论语别裁》,有意识用七个习惯来解读论语,有些启发和收获。
举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南怀瑾讲解: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做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比,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阿懒注解:这个实际上就是说,君子以原则为中心,小人以自我为中心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阿懒注解:
这个其实就是七个习惯之知彼解己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南怀瑾讲解:
这个“道”是领导的导。刚才我们提出来,说孔子讲的为政,不是谈政治,以现在观念勉强说来,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说是政治的原理。他说领导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以政治体制来领导,再用法制来管理,“齐之以刑”,使大家不犯法,犯法就罚他。但是用法制来管理人民,这样一来“民免”,一般人会逃避,钻法律的漏洞,而且他逃避了责任、法律及处罚,他还会自鸣得意,认为你奈何他不了,毫无羞耻心。这和道家老子讲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道理一样,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
因此孔子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假如以道德来领导,每个人都有道德的涵养,“齐之以礼”,以礼教化。这就谈到礼义精神了,大家能自动自发,如果做错了,有那惭愧的心情,这样做到人人有耻,不敢做不道德的事,不要等到法律制裁,自己就很难过,这就是有耻。到了这种情形,则“且格”,就达到了政治的目的。所以他是主张用道德的政治、道德的感化,这就是儒家与法家的精神之不同了。不过,中国的政治,向来是道家、儒家、法家合用的。
阿懒注解:这个讲的就是管理一个组织,到底是要用由内而外的方法,还是用由外而内的方法。

 

 

以前觉得孔子就会说说而已,没什么本事,现在才知道人家当时做的事业后世就很少有人能够超越。
我倒不是站在维护或者发扬国学角度来说《论语别裁》,而是孔子这个人本身就了不起,让人佩服。向成功人士学习。
论语绝非我们通常意义理解的 什么圣人之言。
孔子也讲厚黑学,也讲生存之道。
孔子没有摆出一副假清高、道德君子的面孔说话,而是站在一个普通的有一定良心和理想的人的角度来说话。
孔子也告诉你如何耍手段。
我经常说的一句名言:做好人要懂坏事,懂了坏事才能更好地做一个好人;不懂坏事只会做一个纯好人、烂好人、无能的好人。没想到这句话在论语里面早就有了。
我们对孔子的误解太多,导致我们都不愿意去读 论语。
有了不正确的见解。我前面说的那些,都是我之前对孔子的误解,简直把孔子和唐僧划上等号。
算了,我也不拔高孔子了。后世之弊就是仰视他太厉害了。
把他当一个愿意讲自己成功/挫折/失败经验的,有一定道德标准和理想的 当时社会的成功人士,即可。

有人说"88年,72位诺贝尔奖获得提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求助于2500年前的中国孔子智慧"。这句话可能没错,但让人无法理解。你得说出一两点来,让人觉得孔子智慧确实让人心服口服才行,而不能空喊口号。

 


相关书籍下载地址:
《论语别裁(南怀瑾)》PDF&Word完美版本

http://bbs.21manager.com/dispbbs-238727-1.html


作者简介:
南怀瑾(1918年—),国学大师,诗人,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其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内容往往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


目录

学而第一 

三言四语 
语文的变与不变 
四书五经的假面目 
被忽视的道家 
三家店卖的是什么 
冤枉的一打 
再论《论语》 
学而有何乐 
真人和假人 
寂寞的享受 
谁来了解你 
爱与罪 
孝道是这样一个东西 
秃头的十字架 
谁能忘情 
花言巧语 
三面镜子 
可爱的小学生 
吕端大事不糊涂 
饮食男女 
没有朋友的上帝 
种瓜者 
孔子的素描 
五字串通五经 
善知识与恶知识 
老鼠生儿的孝道 
无所适从的礼俗 
上帝的外婆是谁 
《三国演义》的幕后功劳 
多才多艺的子贡 
诗的人生

为政第二 

孔子不谈政治 
大政治家的凤范 
星辰知多少 
刘备上了曹操的当 
从台风了解人生 
圣人也势利吗? 
悠美的情歌 
诗的伟大 
穷哉法治 
孔子的自剖 
车上的一课 
以孝治天下 
康麻子的教孝教忠 
晚娘面孔难为人 
孔子也会看相 
是什么东西 
异端与偏激 
由养士到考试 
天下英雄入彀中 
千里求官只为财 
治国难!齐家更难 
高明之家鬼瞰其室

八俏第三 

礼乐衣冠 
泰山之旅 
志在春秋 
秉笔直书 罪罪恶恶 
承让 领教 
淡泊以明志 
穷源溯本 
心香一瓣 诚则灵 
拍灶君的马屁 
量力而为 谦虚好学 
儒冠错换八卦袍的诸葛亮 
孔子的换心术 
追的哲学 
传统历史上的精神堡垒 
责备贤者 
敲响了的活礼乐 
衰世的通病

尧曰第二十 

历史文化的重心—公天下 
天人合一的气数 
辨中边论 
禹分九州 
周重九鼎 
上古的政治经济 
人治法治并重 
承先启后 
养生送死无憾 
从政典范论 
四恶 
学至三知的结论

乡党第十 

《乡党》的歇后语
附录 

孔学新语自序 
孔学新语发凡 
南怀谨先生著述目录

 
引申资料:

看了此书,若还有兴趣,则可继续读南怀瑾先生的其他著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28 12:51:14编辑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加入

x
沙发
发表于 2009-12-7 17:36:42 | 只看该作者

支持!该是重读经典的时候了。孔子的很多话都被曲解了。还有就是我们少时读时没有社会经历,很多名言并没真正理解其深意。其实开篇学而就讲了做学问的三重境界,非常之重要。当中很多名言都是抚慰心灵的良药。

 

南师对论语的解读非常有趣,当然有很多是他自己的理解。

 

他对国学过于热爱,整本书没有任何批判的,全都是好,这个是需要大家稍微注意下的。辩证的吸收吧。

板凳
发表于 2009-12-8 19:28:25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一直摆在我的枕边,每晚读一则,不得不佩服南师的博闻强识!

 

4
发表于 2009-12-8 22:18:45 | 只看该作者
真的很不错哦
5
发表于 2009-12-8 22:19:43 | 只看该作者
每晚读一则,不得不佩服南师的博闻强识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0 11:50:06 | 只看该作者

近期重读《论语别裁》,有意识用七个习惯来解读论语,有些启发和收获。
举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南怀瑾讲解:
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做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比,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阿懒注解:这个实际上就是说,君子以原则为中心,小人以自我为中心

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阿懒注解:
这个其实就是七个习惯之知彼解己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南怀瑾讲解:
这个“道”是领导的导。刚才我们提出来,说孔子讲的为政,不是谈政治,以现在观念勉强说来,他讲的是政治哲学,或说是政治的原理。他说领导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以政治体制来领导,再用法制来管理,“齐之以刑”,使大家不犯法,犯法就罚他。但是用法制来管理人民,这样一来“民免”,一般人会逃避,钻法律的漏洞,而且他逃避了责任、法律及处罚,他还会自鸣得意,认为你奈何他不了,毫无羞耻心。这和道家老子讲的“法令滋彰,盗贼多有”的道理一样,法令越多,犯法的人越多。
因此孔子又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假如以道德来领导,每个人都有道德的涵养,“齐之以礼”,以礼教化。这就谈到礼义精神了,大家能自动自发,如果做错了,有那惭愧的心情,这样做到人人有耻,不敢做不道德的事,不要等到法律制裁,自己就很难过,这就是有耻。到了这种情形,则“且格”,就达到了政治的目的。所以他是主张用道德的政治、道德的感化,这就是儒家与法家的精神之不同了。不过,中国的政治,向来是道家、儒家、法家合用的。
阿懒注解:这个讲的就是管理一个组织,到底是要用由内而外的方法,还是用由外而内的方法。

 

7
发表于 2009-12-10 12:02:53 | 只看该作者
先读完再来向阿懒讨教。
8
发表于 2009-12-10 21:25:16 | 只看该作者
顶下
9
发表于 2009-12-11 16:26:05 | 只看该作者
能让我们看一看吧
xus
10
发表于 2009-12-12 10:41:38 | 只看该作者

朋友给推荐过,没有咂么出感觉,要常读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