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戴尔在北京正式发布了旗下首款手机产品MINI3I。这是戴尔在全球首次发布手机产品,零售价格约3980元人民币。
戴尔涉足智能手机,既有浴火重生、寻求转型之壮志,亦有腹背受敌、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
从必要性来看,首先是因为戴尔全球PC霸主的地位一再受到挑战。继2006年被惠普赶超之后,在金融危机中又被宏碁超越,沦落为“老三”的尴尬地位。传统优势领域风光不再,必然会使戴尔面临着出路何在的痛苦思索。
而另一方面,手机细分领域中的智能手机一枝独秀。黑莓手机20.7%的利润率以及苹果iPhone高达40%的运营利润,怎能不令利润率艰难蹒跚在个位数水平的PC厂商眼睛一亮?
3G时代到来以及运营商对数据业务不遗余力的推广使智能手机作为“具备计算机操作功能的便捷移动设备”而成为“下一个PC”。可以想像,如果PC中的大部功能可以由手机来承载进而满足人们对“随时随地的网络”的需要,那么智能手机无疑将成为“下一座金矿”。正因如此,惠普、宏碁、联想纷纷涉足智能手机市场。在此背景下,戴尔推出MINI3I,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与此同时,对于戴尔杀入竞争已经白热化的智能手机市场,业界普遍表示担忧。iPhone、黑莓的冲击,使得“当了大哥好多年”的诺基亚都受到撼动,被迫进行转型,戴尔“掺乎”进来优势何在?MINI3I类iPhone的界面设计以及3980元的售价,似乎都不能为戴尔在智能手机市场“分一杯羹”找到理由。
笔者认为,戴尔进军智能手机,方向没有错。问题在于,要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首先从赢利模式来看,对于现阶段的智能手机市场竞争而言,单纯的硬件提供商显然已经没有太多的想像空间。戴尔将采用苹果“终端+应用”的模式、谷歌开放平台的模式还是其他创新的模式?这个问题不想清楚跟在苹果身后亦步亦趋的话,显然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其次,戴尔手机对于运营商的价值是什么?在中国市场,对于面临全业务竞争的运营商来讲,智能手机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终端产品,将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运营商在竞争中的成败得失。因此,运营商选择与哪一家上游厂商合作以及在合作中“推”的力度如何,显然取决于这种产品或服务模式能够为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如果不能在运营商的战略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即使达成合作也必将缺乏核心驱动力;再次,作为B2B2C模式的产品,智能手机的终极用户是消费者。戴尔手机是否能够挖掘到终端消费者“未被充分满足的需求”,以形成终端的强大“拉力”?总之,找准自己的定位和价值所在,是戴尔MINI3I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作者:成长基石管理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