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谈天说地] 从奥巴马和水暖工到就业平等(短文)

[复制链接] 0
回复
78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10-28 18: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奥巴马和水暖工到就业平等(短文)

    奥巴马在竞选中曾经不断提到水暖工乔的问题,主要是水暖工Joe想买下他所在的小公司,而Obama的税收政策可能使他承受更多的成本。大概奥巴马在辩论中的承诺是,将免除类似中小公司的一切税赋,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水暖工Joe的梦就可以实现了。

    不讨论奥巴马的经济政策,水暖工Joe的美国梦同样是一个光荣的梦想。我们会发现在这片土地上,所有的职业的确是按照脑力和体力的综合付出而衡量收入,这里面虽然有社会尊严等因素,但是在金钱回报上却大体是公平的。从美国、澳洲、新西兰、加拿大这些移民国家政策看,水暖工、电工、理发师、汽车修理等蓝领工作数年来是紧缺职业,这些紧缺职业可能在社会阶梯上处于中下层,但是收入却不会亏欠。一个这样的水暖工年收入可以达到4到6万美元。

    我接触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却很难接受这样的概念。首先、卖茶叶蛋的应该不如做原子弹的。但是对于技术工种,其付出的体力和智力所作的功W1绝对不小于一个白领做功W2,现在的工程学完全可以科学地测量出这样的功值。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工匠则抱有先天的偏见,诺大的紫禁城里也只有某块砖的后面可能镌刻有工匠的名号。而万里长城或兵马俑则不会见到泥瓦匠的半个名号。

    第二、低廉的蓝领就业大军掩盖了技术工种的独特性。中国有天然的低廉劳动力,使就业者和雇佣者都对技术工种的独特性视而不见。技术工种的独特性在于这样的工种是体力和脑力的整合产物,而不是单一的体力工作。技术工种的独特性甚至存在短期的不可替代性。比如一个酒吧的摇酒师或者航空塔台的调度师,没有时间的积累和独特的智力特征是难以履行这种工作。

    技术工种在当前就业紧张的全球化背景下即将出现新的生机。第一、无数过去的技术工将得到重新的评价。这些技术工种将百花齐放,比如我前列述过的,机械修理师、水暖工、电工。这些行业的普遍特点是操作独特的工具,适应复杂的环境,手脑并用,而且是生活必需工种。也不排除这些约束条件减少其中一项所导入的新技术工,比如类似调酒师、调音师、DJ。

    第二、技术工种应该逐渐取得于普通公务员和行政管理经理相同甚至更高的收入。仅仅从工具角度衡量,普通公务员和行政管理经理使用的是电脑、传真机、复印机,并且需要借助大量的外部专业服务。而技术工种在复杂器具的使用甚至是创造性使用上并不弱于懂得微软公司office软件使用的就业群体。乐观讲,机械修理师应该在薪酬上和普通白领取得一样的点位。

    第三、大量的高中毕业生或者初中毕业生将直接进入培训复杂工具使用的行业,如机械修理、电气维护等领域,实现毕业即就业。而且这种就业模式将促进全社会的就业观念的改变。这种改变需要得到类似CCTV这样媒体的进一步宣传,除了技工大赛这样的栏目外,还需要经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推进技工认证制度以及建立技术工种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发达国家的就业现实应该成为中国可以参照的对象。这种就业变化是我称的工种测量学的变化,由所谓马克思的脑体力分工和雇佣和被雇佣分工,到精细的多元体力和智力的测量。这种测量就是加德纳所说的“多元智力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都是有独特技能的。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大众理应应该用更科学的工效测量手段去度量每一份工作的脑体力支出价值,首先实现对于工作认定的平等,才能有就业的平等,才能促进就业率的提升。少一个人考公务员,多一个人做水暖工乔。这种变化是理念上的、文化上的、测量技术上的、经济意义上变化和实现。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