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杨尚东四次创业三次失败后的创业感言(2)

[复制链接] 1
回复
152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9-25 03:1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没有优美的文采,没有犀利的文锋,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在三次创业失败背后的反思,只有在生死创业中继续进行第四次创业的体悟,只有为近3000名准创业者提供创业咨询的总结。这是四次创业三次失败的部分创业心声,这是一波三折的创业路上的部分创业反思,这是3000名准创业者的上万个创业问题的部分答复。

  这里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多次创业惨败之后的感悟。今天将部分创业感悟整理出来,没有什么乞求,只是希望能够为成千上万的创业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创业成败与所选择的行业关系并不大,关键在于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如果长江实业集团董事长李嘉诚先生跳出房地产、金融等领域,直接操作教育行业,照样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或许,有人会说,那是因为李嘉诚有钱。然而,李嘉诚在操纵“北京东方新天地”大型房产项目时,并没有投入任何资金,反而,大陆各大银行纷纷托关系找他洽谈贷款事宜,结果是他借助大陆银行的资金圆满建成了项目,并赚取了120多亿元。

  ★创业者做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就是创业企业的企业文化,也是创业企业所形成的工作氛围的内核。它如同一根指挥棒,时刻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思维、工作心态和工作方式,甚至言行举止。若创业者做人做事的行为特质以消极、悲观、被动、散漫、推卸、计较、粗心、敷衍、务虚等文化成分居多,则这种劣质文化将成为企业主流文化,而优质文化将被其逐步边缘化,整个企业也将形成以其为导向的工作氛围。所以,创业企业往往死在创业者的手里。

  ★创业不是儿戏,而是需要承担创业责任的。自创建始,创业者须把创业企业视为自己刚出生的孩子,须为其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承担起责任,须为其健康成长扫除一切障碍,力求做到决不因为利益驱动等而给其成长道路添加污点。俗话说:“儿之错,父之过”。创业企业出现了任何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创业者的过错所造成,所以,创业者必须为自己的过错而严以责己,并拿出措施以防止重蹈覆辙。如此,才能保障创业企业健康成长。

  ★创业团队由背景、风俗、习惯、学历、性格、兴趣、经历、特长等不同的个人组成,它犹如一艘要从此岸驶向彼岸的船,船上的舵手就是创业成员,船长就是团队领头人,从此岸到达彼岸就是团队的共同目标。光凭船长,或者舵手们都“各谋其政”、“以公谋私”,这艘船就会随波逐流,终日漂泊在海上,或沉没于海底。但大家心所向一致、劲往一处使,并肩作战,必能产生强大合力,劈波斩浪,战胜风浪及暗礁,顺利到达彼岸,共享彼岸美景。

  ★衡量团队创业的成与败,并非以“团长”在团队奋斗中所取得的功绩大小、财富多少、地位高低为尺度,而是看“团长”带动多少成员实现创业致富。若“团长”缺乏成人达己、成己为人的度量,仅关乎个人得失,一味追求个人功绩,即便在创业成员的齐心奋斗下取得了斐然成绩,但这佳绩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终会消耗在创业成员的手下;只有秉持共创价值、共享价值的心态,不断成就团队成员,这些佳绩才会根基牢固,才能持久、升值。

  ★生死创业的“根”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是项目,有人说是资金,有人说是人才,有人说是社会关系,有人说是模式,有人说是管理,有人说是创业者自身,这些各路学说都有一定道理。但从创业企业存活下去的角度来说,这个“根”就是市场,赢得了市场也就赢得了生存和发展。当然,赢得市场有赖于由创业项目、执行团队、人脉资源、盈利模式、创业者自身及创业资金等要素所形成的创业力。所以,概而言之,生死创业的“根”,就是创业力。

  ★很多创业企业老板工作都很繁忙,但几乎都忙而无功。他们大多日子就如同一只无头的苍蝇,今天去这取经,明天到那拜见大师,或一会接见张三贵客,一会招待李四官员,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难以挤出来,真可谓忙得不亦乐乎。然而,一到年底,盘点企业盈亏,发现钱花了不少,业绩却毫无起色,便把矛头指向被其朝令夕改已不知所向的员工。倾奉这些老板一句话:处于初创阶段,官员并不看好你,大师帮不了你,唯一能帮你的是市场及员工。

  ★大家都纷纷议论创业企业运作不规范,其实,任何企业在初创阶段,是绝不可能做到如大企业一样规范化管理的。对创业企业来说,所有的经营、管理及做人做事准则等,几乎都是创业者文化的外显,若一步到位地把各大企业的规范化管理体系迁移到创业企业中,不仅是行不通的,而且是不可能如是实施的。大企业之所以那样做,因为那是他们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或者企业成长历史的沉淀;若创业企业照搬实施,那可能就是它走向死亡的第一步。

  ★做企业,要先去做,然后再是企业化,如创业融资、企业战略、企业管理、企业文化、企业规范等。如果连做都做不起来,那些什么企业化运作,也只不过是镜花水月。凡是从创业企业转向真正企业化运作的企业,几乎都经历由项目不断运转逐步完善企业运营体系的过程,并非一上来就是把各大企业完善的经营管理系统搬上实际操作之中,而是全方位集中各种优势资源及企业兵力主攻产品(或服务)生产和市场营销,促使整个项目快速运转。

  ★创业企业最稀缺的就是人才,有了人才,只要已作出的选择和既定的方向是正确的,以及具备基本的资源支持,项目就能快速运转起来,企业也就存活下去。但创业企业所面临的可支配资源有限、一切工作都须从零开始等诸多问题,又是人才引进的瓶颈。为突破此瓶颈,有的抛出企业股权,有的选择家族化运作,有的筹钱高薪聘请,其实这些都是一根脆弱的纽带。要凝聚人才还须从创业者自身入手,以自己做人做事的品质及创业力和平台去聚才。

  ★关系推动生产力,人脉是创业资源。创业企业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活下去,而不是如何发展壮大。在没有品牌优势、案例资源及市场知晓度和认知率几近为零的状态下,企业尤其需要社会关系助推业务滚动。随着业务的不断滚动,企业的现金流也就逐步走上正常轨道,整个项目也就慢慢运转起来了。但项目运转起来后,工作重点须转向强化企业管理、修炼企业内功及塑造企业形象,毕竟,社会关系不是生产力,不能总依赖关系推动业务发展。

  ★现金流滚动起来是创业企业获得生存力的开始,而促使现金流滚动起来,依赖于业务的开拓,也即创业企业的销售力。在创业项目、资金、团队和盈利模式,以及相关事宜确立后,项目能否真正运转,关键在于销售力。如果创业企业缺乏销售力,即便项目再优秀、资金再充裕、团队组合再合理及盈利模式再科学、产品质量再精良,也终究难逃死亡的命劫。所以,在产品(或服务)上市后,创业企业的重点就是销售,难点就是如何突破销售瓶颈。

  ★要创成业、创好业,在介入创业之前,除了要弄清楚自己所具有的优势、所存在的劣势及所面临的机遇和问题之外,更要搞明白“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理想结果和最坏结局各是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越是清晰化,创业道路走得越是顺利;相反,如果这些问题还稀里糊涂的,就急忙去创业,那么,必然会致使自己不但不知道创业是怎么输的,而且也不知道创业是怎么赢的。如此,即便是赢了,但赢的时间也会太长。

  ★创业失败的理由千万种,然而正确归因(也即取得成绩向外归因,遇到挫折向内归因)是走出失败、走向成功的哲学。但80%以上的创业者总会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于外部环境,所以,他们屡战屡败,总是难以创成业,甚至很难摆脱失败的阴影,更谈不上吸取经验教训,东山再起,重振雄风了。其实,创业失败并不可怕(因为在一定条件下,成功与失败是相互转换的),最为可怕的是不可能从失败当中明白要达到创业成功的“根”和“道”。

  ★纵观失败的创业企业,员工在老板的“易变”中迷失方向、失去战斗决心和激情,企业在员工的“易变”中一步一步靠近灭亡的边缘。创业企业老板在运营过程中之所以总是“易变”,那是因为缺乏决策力和执行力。这个决策力取决于对势态的判断能力、对项目的分析能力、对盈利模式的把握能力、对企业发展的规划能力、对社会资源的整合能力及从业经验、文化素质和知识视野等;这个执行力取决于团队的领导力、感召力、战斗力及凝聚力等。

  ★如何让创业成员顺利度过团队磨合期,是每个创业领航人不得不认真去思考、用心去解决的问题。在磨合期间,几乎都会出现创业成员之间的文化冲突,因为成员的风俗习惯、成长环境、教育水平、工作经历等各不相同。所以,领航人除了做到“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之外,更要做好服务和协调工作,也即,秉持谦逊、宽容、关爱的原则,反复灌输“尊重、理解、关心”的理念,并真诚地帮助其他各成员之间的达成相互认同、配合、欣赏。

  ★如何甄选创业核心成员是困扰很多创业领头人的难题。纵观中外成功的团队创业型企业,他们几乎都坚持了一个“和而不同,和合共生”的理念,虽然每个成员的背景、经历、学历、专业、兴趣及性格特征、特长等各不一样,但其几近有着相同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所以,在甄选创业成员时,第一要看价值取向是否接近,第二要看人品和心态是否健康,第三要看是否有创业精神和团队精神,第四要看都有哪些可直接利用的优势,第五再看其他。

  ★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今天,单枪匹马很难做成一个项目,要做成一个项目需要一个团队。做成项目需要团队,要创成业也如此。但创业团队是一把双刃剑,创业成也团队、败也团队。创业成员的目标一致,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并各自优势都能得以充分发挥、各自价值都能得以最大化体现,如此,在既定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只要坚持奋斗下去,必能创成业、创好业;相反,创业企业必然会在创业团队之间的内耗当中一步一步地走向灭亡。

  ★创业佳绩的背后是创业团队。凭创业者孤军奋战取得创业胜利的时代已经离我们远去,如今我们迈入了合作共赢的时代,这也就是说,创业者在所要运转的项目及运作模式确立之后,必须全面打造高效能的创业团队,并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优势,甚至培植成员的优势,倍增自己的智慧、时间、精力,建设倍增市场,促使创业项目高效运转。但组建创业团队中也得统揽全局、权衡利弊,把握好甄选的尺度和标准。

  ★要想通过融资方式解决创业资金问题,首先必须认真思索并厘清“我的融资力在哪里?”(这个融资力,即是融资者征服投资者的核心能力,是投资者之所以把资金投向融资者的根本理由,是创始人、融资项目、商业模式、执行团队等要素各自优势的集合体)。如果一味指望商业计划书落实创业资金,那简直是一个梦幻,因为即便是在创业较为成熟的美国,靠商业计划书真正融到资金的也是凤毛麟角,在创业气候尚未成型的中国也就可想而知了。

  ★创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决了一个问题,另一个问题又接踵而至,可谓“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创业者在不断解决问题中磨练创业力,逐步由创业者转向企业家转化;创业企业在问题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即每攻破一个难题,企业就向前迈进一小步)。所以,创业者一方面须正确看待问题,把每一个问题视为创新发展的机遇点,在不断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中推进企业前进;另一方面须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另一视角看,创业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整合资源,扬长避短,化短为长,培养优势的过程。须整合外部资源(如政策、社会关系等)和内部资源(如产品、市场、人才、技术、管理、生产、文化、战略、设备、财务等),努力培养企业的文化、经营、管理及人力、财力、物力、供应、生产、营销等竞争优势,从而形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要提升自身的整合力,就要虚怀若谷、变革思想、学习创新、自强不息,创造不可复制的被利用价值。

  ★自国家实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重大决策部署以来,我国掀起了一股创业的热潮,由此,市面上林林总总的教育机构大多数都介入了创业培训市场,各自也都开发了各自的培训课程。若连创业者需要什么都搞不懂,就去开展创业培训,这实质上是一种图财害命的行为。那么,创业者到底需要接受哪些方面的培训?从创业实践总结来看,初次创业者关键需要掌握“如何甄选项目”、“如何解决创业资金”、“如何运转项目”的知识和技能。

  ★从职业者到创业者除了需要勇气和做好心理战斗之外,更要上好“认识自我”这堂课,因为光凭勇气、激情、意气,甚至资金,要达成“创成业、创成业”这一目标,是远远不足矣。创业之前,至少需要很客观地去分析“我具有哪些优势”、“我存在哪些劣势”、“我面临哪些机会和威胁”,只有如此,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顺势发展。说一百道一千,创业企业能否存活,很大程度上在于创业者本身的优势(包括物质和精神)能否充分发挥。

  ★做企业需要量力而行,不是一味求快,也不是“等、靠、拿”,更不是装腔作势。在项目运转、企业运营的过程中,务必时时审视决定企业运转速度的资源(包括人力、财力、物力及人脉、产品等资源)。若在这些资源只能支撑企业稳步前行,那么,掌舵人就需控制扩张的步伐,否则,企业就会出现“青黄不接”,最终致使企业由于资金截流而陷入危机之中。另外,这些资源足以支撑企业快速前行,若仍旧稳步前行,那么,必然会造成资源浪费。

  ★决定创业成与败的首要因素是创业项目,其次是商业模式,再次是创业团队,最后是创业资金。有了充裕的创业资金并不能保证创业成功;没有充裕的创业资金(相当白手起家),如果创业项目是一个好的项目、运作项目模式具有独特性和竞争力,以及好项目下有一个好的实施团队,那么,创业同样也能取得斐然成绩。因此,创业资金是创业过程中不可少的,但不是决定创业成败的最核心因素,另外,有了创业资金,还有驾驭创业资金的本领。

  ★“如何甄选创业项目”是困扰众多创业者及有志于创业者的难题。其实,创业项目不是选出来的,而是创出来的。确切地说,好的创业项目产生于在发现市场的空缺或缝迹的基础上,按照市场发展规律,适时地创造出来的项目,譬如,市场上已存在各种各样的纸杯,而养生保健又是人们潜在的需求,由此,开发出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纸杯,那么,这种纸杯就是一个好项目,所以,在创业选项上需要切忌看什么产品热销,就选择生产经营该产品。

  ★模拟创业介于职业与创业之间,是从职业者到创业者的中转站,是学习创业的最佳大学,是获得创业经验或创业第一桶金的通路。它不需办理工商注册,不需注入资金,只需投入人力和时间。譬如,在分析自身现有资源优势后,选定一个不需加盟费的创业项目(类似兼职但又不同于兼职);确立盈利模式;建设虚拟团队;组织与管理销售;模拟创业结束。其实,创业者都经历这个过程,只是他们把第一创业视为模拟创业,但他们要付出较大代价。

  ★近年来,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及有志于创业的社会青年都在咨询“创业应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问题。其实,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在职(或待业)社会青年,创业就可以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开始如,身为学校社团的领导,就可把社团视为自己的企业去运营,锤炼自身策划项目、运转项目、运营社团、管理社团、驾驭团队及整合资源、人际交往等的能力;作为工薪族,则可把岗位视为自己的企业,用心去整合各方能力和资源,达成提升自己的创业力。

 

该贴来自群组:杨尚东创业导师

沙发
发表于 2009-9-26 11:54:54 | 只看该作者
fcr f gh ..........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