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朱棣起兵造反欲取建文帝而代之,在离胜利只差一步的时候,朱棣陷入 思维陷阱。朱棣得知京师空虚,如果此时出击京师必可得胜,但是此时朱棣在北平建文帝京师在南京,而在通往南京的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山东,此地民风彪悍, 士兵作战勇猛,而且还有名将镇守,无论如何也是很难打过去的。在朱棣看来这是一个很难克服的障碍!
于是朱棣很郁闷,欲取建文帝需先取京 师,欲取京师则必取山东,但是,山东无法撼动。朱棣倒推了一下,发现,自己没有希望了…..
就在朱棣钻入思维牛角尖的时候,谋士告诉他,我们的目标只是京师而已,去京师又不是只有一条单行道,条条大路都可通京师,我们为什么不绕道山东过去呢?朱棣恍然大悟,遂引兵南京,夺了江山……(via)
人在思维过程中,常常无意识地踏入一个陷阱,使自己陷入钻牛角尖的困境中。社会学家给它起了个很 艺术的名字--思维盲点。当年明月认为,这里山东就是朱棣的思维盲点,朱棣对江山、京师、山东三者关系的推定就是思维死循环。
人离不开习惯。习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它可能是最好的仆人,帮我们达到新的高度;同样,它也可以成为我们最坏的敌人,从而僵化、凝固我们的思维。
思维盲点,显然是指这种习惯的消极性。
正是由于它的存在,才会使得人们在解决新问题、拓展新领域时,受到原有思考问题成功的局限而处于停顿的心理状态。
美国国家航天局发现,航天飞机上的一个零件总是出故障,不是这里坏就是那里坏,花费很多人力物力也无法解决。最后一个工程师提出,是否可以不要这个零件。 事实证明,这个零件确实是多余的。
那么,像这样的思维盲点是如何形成的呢?
它与思维惯性有关。套用新制度经济学中一个颇为流行的概念,这叫“路径依赖”。说的是人们一旦选择了某个制度,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往往 使我们“一条路跑到黑”。制度是这样,思维更是如此。
科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将5只猴子放在一个笼子里,并在笼子中间吊上一串香蕉,只要有猴子伸手去拿,就用高压水枪教训它,直到没有一只猴子敢动手。试验的下一步,是用一只新猴子换出笼子里的一只猴子。新来的猴儿不知这里的“规矩”,动手去拿香蕉,结果竟触怒了原来笼子里的4只猴子。于是4只猴子代替人执行惩罚任务,把新来的猴子暴打一顿,直到它服从这里的规矩为止。试验人员如此不断地将最初经历过高压水柱惩罚的猴子陆续地换出来,最后笼中的猴子全是新的,但是,再也没有一只猴子敢去碰香蕉。
惯性的力量多么可怕!
如何改变惯性?如何消除思维中的盲点?
惟有创新。
这里有一点需要说明,在很多情况下,创新思维并不一定提出多么高明的主意,而且它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很多人都知道和了解的,但问题在于谁都没有意识到这些 方法。换句话讲,谁都没有对原来的思维提出过质疑。
原来,在这个“变乃惟一不变的真理”的时代,捅破窗户纸的那个人,就是突破思维盲点而创新的人。
简单吗?
附:以下是摘录的两个创新思维的例题,感兴趣的网友不妨一试,测测你的思维是直线型还是发散型?
1.先扔谁?
三个科学家乘坐一只热气球,一位是粮食科学家,他能解决未来世界100亿人吃饭的问题;一位是核物理学家,他能解决核污染问题;第三位是环卫科学家,他能 解决全球生态平衡、保护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问题。非常不幸,热气球出了故障,必须有一位科学家跳下去,才能使另外两位科学家的生命得救。
当创新学家提出这个问题时,人们议论纷纷,其说不一,各自强调认可的科学家的重要性,出现了三种不同的意见而争执不下。
究竟该扔下谁?
2.先救谁?
一家四口,老母亲、丈夫、妻子和四岁的孩子在湖面上划船,突然,狂风骤起,一个浪头打过来,老母亲、妻子、孩子三人落水,问这位丈夫应该先救谁?
也是三种意见:一种意见是先救母亲,母亲重要,没有母亲怎么会有他?另一种意见是先救妻子。老母亲年事已高,死了也没大憾了,孩子年幼,还可再生。第三种 意见是先救孩子,孩子年龄太小,刚刚出生没有几年,突然夭折,尚未品尝到生活的幸福,令人抱憾终生。
你认为先救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