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 人材与人才 (2007年所写)

[复制链接] 0
回复
90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8-30 20:5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凭,是学识、能力的象征吗?如同西装、礼服是绅士的象征?或者说,两者之间的必然关系或因果关系能成立吗?

 “英雄本色”里有这样一句台词:你以为穿西装打领带的都是好人?

  上升到辨证的角度,我们都承认常规与例外、普通与特殊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的,如同福、祸相依,但在平常的用人或聘人上,大家不约而同的把眼光聚集到“文凭”上,似乎,它真的是一种象征!

  诚然,有知识、有技能是个“人材”,但未必是“人才”。因为,才能、潜能能否被有效地释放,决定了你的“材”向“才”或向“财”的转变能否成功,不然,你可能就被人“裁”了。

  态度是我们学历、经验以外,人之特质的总和。创造航空奇迹的美国西南航空创始人凯勒乐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挑选的是态度,如果你没有好的态度,我们不会招用你,不管你的技术多么娴熟。我们可以通过培训改变技能水平,但我们很难改变态度。”

  现在好多企业在经过多方考证得到“理想”的千里马,可是当正常使用的时候,发现他们的能力却没有面试时那么“强憾”,难道“慧眼”识的不是“才”?只是一般的“枯柴”。

为什么“马儿”的能力在面试时表现的突出而在工作中则表现平庸呢?

  如果我们能重新感温一下为了回家过年买票时的积极表现及心情,或许能找到答案。为求一票,不怕脏、不怕累,甚至不知什么是失败,总是能想出各种方法,不论是时间的排配上,还是方案的多途径上。终于,如愿以偿,在车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放下了所有的“包袱”,也放下了心,终于可以回家了,所有紧绷的神经都在这一刻舒展。

  同样,对于面试者,为了得到这份工作,千辛万苦的找信息、想方法,为了“成功”,台前幕后都表现得是那么积极和专注。看他们的势头、听他们的宏愿,仿佛天底下没有他们完不成的任务、跨不过的坎!终于,拿到了“录用通知”,终于成功了,于是扔下“包袱”坐上了自己的位置,等着到达“目的地”。通常一个人在获得一个“胜利”之后或者是一个事情的阶段结束后,都会下意识的产生休整心理,行为表现自然也就进入了冬眠状态。于是出现了,“马儿”的能力在面试时表现的突出而在工作中则表现平庸。也可以讲,    他们的技能或许不错,但“情商”肯定不理想。

  人的不公平的感觉来源于什么?

  来源于比较。而比较又分为横向的,纵向的。横向的就是指与周围的人﹑物比较,看到他们的“利”,想到自己的“弊”,不公平的感觉由然而起;纵向的指与过去的自己比较,辛苦了这么多年,却还是如此的颓废。

  人之怀旧,人之记忆本来是好事,可是若一味的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之中,拿现在的颓唐与以往的辉煌相比,愈比,差值,就会愈大,当被心魔这个“放大镜”放大至我们无法承受的极限时,我们更不屑做当前的工作,会集中所有的精力来寻找“恰当的理由”,用语言来维护自己的“自尊”,渲染自己的“苦难”,宣泄自己的“苦水”。

  当我们抱着极大的期望值进入一个企业或部门时,若情商不高,当自己的期望值与现实的差值被放大至一定限度时,我们通常会选择离开。人最难的是正确的认识自己,尤其是正确地看待自己的缺点,所以,世界上最难的改革就是“革”自己的“命”!

  众所周知,电脑是由软、硬件组成,硬件是一个载体,需要软件去激活,去驱动,对人而言,“材”是硬件,“工作环境”是软件;宝物放错地方就是废物,而废物放对地方却是宝物;

  注:工作环境,也就是EV,包括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团队精神、人际关系、老板与员工的沟通意识及个人空间、工作情绪、工作氛围等等。

  所以,由“材”向“才”的转变过程中,“材”之本质固然是一个因素,但外界的激活,触媒之作用,也不可忽视!

  小补:评价是通过人来作出来的,尽管评价者相当的厚重,公正,但他们毕竟也是人,活生生、有血有肉、食人间烟火的人,难以摆脱个人对事物、问题看法的局限。所以,人之绩效考核真是难搞的工程。同样,历史遗留(流传)下来的语言文字,都是作者精心筛选并加以修饰的,并不能真实地还原成历史。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