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的同学从美国打电话来,聊着聊着,他告诉我,在美国,有人给华裔留学生起了个绰号,叫“行走的书架”。
“行走的书架!”我吃惊地重复了一句,一下子无话可说。
我沉思着,多多少少人年复一年的努力与期待,多多少少人省吃俭用,慷慨地把钱投入教育,“只要孩子今后有‘出息’”,结果,聪明无瑕的孩子为何可能变成不会做人、不会做事的“行走的书架”?
想着,三幅画面映现眼前。我的老家在浙江东阳,东阳的农村贫困,但高考总排在全省的前几名。我家隔壁有一个孩子,从小读书就很好,三年前进入清华大学读博士。那一天,几个熟人讲起这个博士生。有人认为,这个人没什么好,他见了人不叫,话也很少,“整天躲在家里看书,连看见一个蚕宝宝都怕,就是个‘书毒头’”。“书毒头”是一句当地土话,指那些只会读书其他什么都不会的人。另一些人说,“书毒头”有什么关系,因为读书才会有出息,“你看看人家,到底是上了清华大学。”
于是,“书毒头”有了后来者。两年前,我一位养鸡专业户朋友的孩子大学本科毕业,他妈对他说,你不要回东阳,我们辛辛苦苦供你读书,就想让你在外面有出息。于是,他在上海某名牌大学附近租了一间房子,整天“除了吃饭,就是读书”。这样读了一年,竟然没考上研究生。又一年以后,这个人的运气不错,他报考的专业扩大招生,他被录取了。这可是天大的喜讯,父母打电话给亲戚朋友,大摆酒席招待邻里乡亲。他的儿子并没有太多的喜悦,他说,“两年来,考研的书我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几乎都背下来了。考试结束,我看到那些书就头痛,都撕了。”
又一个成功的榜样在村里传开,于是有了第三幅画面。我住的那家有一个读小学的天真的小男孩,这些日子里,他一放学回家,爷爷奶奶就催他“回房间读书”。吃晚饭的时候,爷爷念叨最多的一句话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家的孩子很乖,但奶奶背后还是会怀疑地说,“躲在房间里看书,不知道灵魂进去没有。”
这三幅图面引导我们思考现在的教育。我们注意到,对于大多数农民家庭来说,“读书走出去”至今仍然是他们的孩子最好的出路。所以,他们会用他们的心去体察如何才可能“读书走出去”。这种心态如果不是对我们现行教育体制的最好解读,至少也从另一个角度看到了教育体制对于普通民众的导向作用。
在一些人眼里,勤劳、参加劳动与升学无关。有人说,“你看看,那个小孩连韭菜和小麦都分不清,不是照样上好中学?”同时,与人在一起时说不说话也没有关系,“很多读书好的小孩都‘很闷的’”。在很多人眼里,孩子的前途只与一件事相关,这就是读书。而且,在许多人看来,读好书的最重要方式是“背书”。因此,你想有出息吗?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读书背书,否则,你只能一辈子做“苦生活”。
但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开始,只是读书,除了读书,什么都不学,什么都不做,那么,即使他上了世界名牌大学,并拿到了最高学位,又有什么用呢?他除了“会”读书,其他什么都不会,什么都做不了,简直成了废人一个!“行走的书架”真是一个绝妙的比喻。
最后,有人会说,“行走的书架”是美国人起出来的绰号,跟中国的教育制度有什么关系?错了。多数中国学生是在读完大学本科以后去美国读博士学位的,他们最重要的教育是在国内完成的,他们读书的基础与方式是在中国形成的。当然,“行走的书架”最后是在美国搭成的。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认为,美国的教育体制是样样都好的。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在世界格局中,创造性已经并将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与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为了中国的未来,我们应当现在就把改革教育制度摆到最重要的位置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