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诸葛亮与西蜀人才梯队建设

[复制链接] 4
回复
87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8-5-24 13:4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很多人都听过三国故事,也知道诸葛亮是三国时代的能人异士,对他佩服的五体投地的大有人在,作者也是三国迷,看了通俗版《三国演义》,倒是对诸葛亮建立的西蜀人才体制有些兴趣,因此就其表皮开始,往下推论,聊以开阔历史趣味思维。

  西蜀的人才使用要从刘备说起,刘备在后汉晚期,乘天下大乱之势,借汉氏中山王后裔之名,意图逐鹿中原,行仁德之举,广纳天下英才,先是桃园三结义,得两员大将关羽、张飞,苦无根据地,创业战略不明,奔波半生,仍寄人篱下,终在荆州,先遇徐庶,后得诸葛亮,三顾茅庐明天下大势,定下崛起策略,“吾得诸葛孔明,如鱼得水矣!”既清楚得认识到自己多年来混沌不清的壮志,又深感人才之精效,更是刻意求才,于是在先得荆州,取曹魏与东吴战略必争之地,再夺益州,立根本之基,东连孙吴,北抗曹魏,占三国鼎立之势,方图统一大业的创业战略一步一步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吸纳人才,帐下先后得庞统、赵云、黄忠、马超兄弟、严颜、魏延、马良诸兄弟、李严等人才,终于创立了西蜀大业。

  然创立艰难,守业更难,为了发展西蜀国力,诸葛亮创立了一系列的治国策略,在国家的人才梯队建设上也是依前朝体制,加于改良,文治上,大选深通儒、法兼习人才,用儒可以维持国家治安,百姓养息,促成天府之国,繁荣昌盛;用法家人才,可清明吏治,励精图治,匡扶汉室。武略方,得中坚实干,仁义忠勇诚信之士带兵,深通谋略,熟识兵道的将领,一时蜀中人才济济,国家大治。

  但随着东吴智赚荆州,斩杀关羽,后张飞兴师却被部将削首,刘备一时激愤,偏离国家战略大计,倾全国之力,挥师百万,一心想消灭东吴,为兄弟报仇,彝陵一战,兵力尽损,刘备气绝白帝城,蜀国元气大伤,三国之势陡转,幸诸葛亮倾力扶持,蜀国转危为安,但此举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影响了蜀国治国之策,原本建立起来的国家体制,转为依靠诸葛亮一人之力,法治偏向了人治,从而影响了人才机制的变向运转,其影响如下:

  优点:诸葛亮的全才视野,使得其能挖掘出,侍中董允、留附长史费炜、大臣杨仪、参军马谡等,这些人才都是国之辅材,蜀国以三国低弱之姿能够存在,正是其国内安定团结的状况使魏吴两国找不到机会。诸葛亮了解人性,懂得怎样充分的使用现用资源,人才的分配也极为合理周到,如朝中的观星大师谯周,本来以为曹魏居北占天时、地利,终能一统江山,他却没有弃蜀投魏,究其原因:一是谯周个人道德高,认为为人臣当尽臣子赤诚之心,报效国主;二是自己在蜀国高爵厚禄,能一展平身所学,而曹魏满朝文武,未见得有自己的有武之地,因此才安心做蜀臣。初次北伐,收谋将姜维,也是为蜀国得一擎天柱。

  缺点:诸葛亮世之稀才,有孕育天地,道含风云之能,但他毕竟是人,他的多才决定他只能做管理,不能做领导,喜好多才的能人,鲜用道德不纯却有能耐的人,重才德兼备,这种思想在承平之世可以大行,但在战国求存时期不能成为用才的主导思想,人无完人,金无赤金。可诸葛亮主政后期,先德后才思想成了主导,其弊端逐渐显现:其一、蜀中原有人才中,自认才智仅在诸葛之副的廖立,长期在清闲职位;臣李严能文能武,因粮运一事被贬;大将魏延“脑后天生反骨”不能尽其能而用,终在诸葛弃世不久,被逼谋反;其二、德才难得具体标准,仅以个人标准判断。参军马谡,马氏兄弟以名声起仕,后随军献策,深得诸葛认可,街亭一役,全盘皆输,北伐功败垂成。

  其三,人才机制中,培养出来的后进人才,多以道德为帅,才能为辅,难出经世济用的大才,看五虎上将后代,关兴、张苞只是有勇仁义之将,诸葛孔明后代更是忠烈而无用,奈何邓艾三千奇兵便攻破绵阳,兵进成都,后帝刘禅举国投降。

  悲哉,西蜀!痛思诸葛孔明英明,而后世凄凉!

  回神过来,可以看到战略规划的重要性,上文中,有诸葛的蜀国战策, “先得荆州,取曹魏与东吴战略必争之地,再夺益州,立根本之基,东连孙吴,北抗曹魏,占三国鼎立之势,方图统一大业。”刘备举军攻吴,求败之道。人才战略,根据国家发展定性人才的需求特性,三国如曹魏,乱世求才不全德,堪用尽忠即可。国家如此,企业也如此。

 

沙发
发表于 2008-5-26 22:16:43 | 只看该作者

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梯队

针对德与能的取舍,专与博的考衡

很明显,在蜀之初期,采取了合适的人才选用策略,但在中期缺失了人才的约束机制,特别是关键性的高阶人才(关张)已完全属失控状态,到后期,又变成矫枉过正,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人才长生,更不用说人才的培养

板凳
发表于 2009-6-8 17:44:24 | 只看该作者
恩,有道理,不错!
4
发表于 2009-6-10 17:51:34 | 只看该作者

如朝中的观星大师谯周,本来以为曹魏居北占天时、地利,终能一统江山,他却没有弃蜀投魏,究其原因:一是谯周个人道德高,认为为人臣当尽臣子赤诚之心,报效国主;二是自己在蜀国高爵厚禄,能一展平身所学,而曹魏满朝文武,未见得有自己的有武之地,因此才安心做蜀臣。

     邓艾攻进成都的时候,是谯周第一个主张投降的啊!!!

     三国归晋,尤其蜀国没落,归根结底是领导人的错误,是公司的战略出现了问题,没有战略,不能建立有效的管理平台,人才是不会来的,即使来了,要么留不住,要么不能发挥作用。

     楼主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归结到诸葛先生一个人的身上,是不是......

5
发表于 2009-6-11 13:46:22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是否把诸葛亮的作用扩大化了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