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转帖]力拓“索赔”中国钢铁业90亿美元

[复制链接] 6
回复
73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7-11 13:3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7月11日讯 这是一笔巨额交易。2008年,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额高达600多亿美元。这一天文数字使得铁矿石谈判成为一个巨大的博弈场,其间也就催生出为高额商业利润的不择手段者。

7月10日,国内一大型钢企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从6月中下旬开始,力拓公司曾向中国钢铁业提出了金额高达90亿美元的“索赔”要求。

之所以选择这一时间点出击在于,6月30日这是传统铁矿石谈判的最后期限。按照惯例,如果6月30日后还无法达成协议,部分长期合约将失效——当然,这一情况在2009年之前还从来没有发生过。

“当时力拓一家家走访钢铁企业,要求我们对金融危机期间内未能履行的合同,进行赔偿。”该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

他还透露,力拓董事会算了这样一笔账,他们号称在一共长达8个月的时间内,由于中国钢企推迟出货、甚至取消船只,导致其铁矿石业务共计损失50亿美元;涉及租船费用差价、海运差价方面则另需补偿40亿美元损失。

不仅力拓,同属三大国际矿商之一的必和必拓,也差不多同时提出了类似的索赔要求,“但具体数额不详”

失衡的违约天平:

两拓可以,中方不行

在铁矿石谈判的最后期限,力拓试图以“索赔”要挟中方企业就范。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铁矿石贸易中,这是一个不均衡的商业天平。

“在市场好的时期,力拓等矿商也会用不可抗力等原因,来解释他们为何需要减少长协矿的供应。”一位钢铁企业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出了不满,“但最后总是发现,他们的供货总量却一直在增加——在现货价价格居高之时,他们刻意减少长协矿的供应,却增加现货矿的销售。”

这种反常的违约举动所造成的影响,在中钢协公布的数据中也触目惊心。数据显示,2007年,21家中国钢铁企业与力拓签订的“长协矿”合同为6073万吨,但力拓的实际供货量仅为5237万吨,合同执行率为86.24%。其中,有7家企业合同执行率在80%以下,最低的仅为53.17%。

“因为现货价格太高了,利益驱使,矿山找理由不发长协货,转卖现货。”联合金属网铁矿石分析师胡凯不久前曾告诉本报记者:2008年,力拓销售了不少于1500万吨的现货矿,约占总量的9%,而必和必拓投放到现货市场的铁矿石销售量则达1900万吨,占总产量的15%。

当时中方并未就此提出“巨额索赔”。

但2008年下半年开始,市场形势扭转。现货价远低于长协矿价格。这时,两拓开始紧盯需求方的执行率。

“力拓提出,如果此前钢厂的合同执行率在90%以上者,可以继续双方的矿价谈判、签约等后续事宜;如果合同执行率不足90%的钢厂,则需首先进行补偿,否则将不会进行谈判、签约等后续事宜。”上述钢厂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

从2008年三季度起,受危机影响,钢厂订单急剧下滑,中方对长期协议合同的执行率大大降低。虽然各家钢厂的合同执行率都属各家的商业机密,但就钢铁业此前经历的低迷和困境而言,“去年中国钢厂合同执行率能达到90%者极少。”

这意味着,到今年4月才基本将高价矿消耗完的中国钢铁业,需“赔付”者甚众。

此前,华东一家中型钢厂的总经理也曾对本报记者苦笑,因该企业采用“不开信用证”的方式推迟长协矿发货,公司还上了部分矿商的黑名单。

两拓的“索赔”牌

这并不是两拓首次使用这一招数。

同样的招数,已经在日方身上用过。在离年度谈判期限一个月时间时,日本新日铁与力拓达成了降幅32.95%的协议。这让中方更加被动。中方的谈判“底线”是,铁矿石价格回到2007年时期的水平,也就是降价40%。

本报记者从可靠消息渠道处了解到,5月26日,力拓与新日铁首发价后,必和必拓罕见地至今没有跟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必和必拓与新日铁仍未就赔偿问题达成一致。”

“新日铁之所以接受力拓的首发价,就是因为力拓答应,未履行合同造成的赔偿问题一笔勾销。”知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上述钢企负责人则对记者表示,钢企与矿商二者,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对等的索赔权利。“即使是力拓此前以种种不可抗力为由减少发货,我们钢厂也从不会去真正索赔。因为矿商处于相对垄断地位,钢企怕影响今后的合作。”

钢铁业内人士也告诉记者,矿商和钢厂之间会有一个关于铁矿石总量上的框架协议,时限可以长达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就合同本身而言,肯定是成熟且具备相应索赔条款的。但一年一度的谈判机制对此都很灵活,每年的供货总量都不固定。”

中国钢铁业从2008年10月开始至今年4月,经历了连续7个月全行业亏损。直到今年5月,中钢协下属72家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盈利12.62亿元,首次实现行业盈利。但业内并未将此视为足以兴奋的“拐点”。

中钢协副秘书长迟京东曾于6月26日表示,钢铁企业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钢材价格企稳和市场需求的增长。由于国家拉动经济增长政策措施陆续到位,投资、进出口和消费均有所增长,钢铁需求有所上升;社会库存继续下降;“主要原燃材料价格均呈上升走势,对钢材价格有所支撑。”

一位国有钢企的总经理向本报记者分析认为:“今年预计钢市将成锯齿形波动状,目前靠提价所形成的一轮涨势,不知道能够支撑多久。”

目前,进口矿的价格已达到80美元/吨,煤价也上涨50元/吨,测算下来,钢企吨钢的原材料成本比之前上升了近200元。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7-11 13:39:5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钢铁业“身心受困”

力拓提出索赔要求,在中国钢企看来,“就好像金融危机从来没有发生过似的”。上述钢厂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

2008年中国钢厂所需支付的长协价,乃是在2007年基础上创纪录上涨“79.88%—96.5%”后的结果。而目前的钢价水平,仍在2007年水平以下。

“去年的市场情况,是长协机制诞生以来、从未有过的非常特殊的情况,现在矿商对我们提出索赔,实在是难以理解。”上述人士表示。

由于矿商近年来在供求关系上的独大地位,钢企在力量上无法与之抗衡。“不少国际矿商的股东,多由投行、基金构成。金融资本是追求超额利润和报酬的,已经到了不惜损害长期合作伙伴、破坏共赢原则的地步。”有钢铁业内观察人士向本报记者指出。

特别是三大矿商之间的默契,彼此间是否有“串联”,中方亦没有办法求证。“这是中国钢铁业面临的最大两个困境。”

除了外部压力,内部压力也同样令中国钢铁业“身心受困”。这包括长期以来“两个市场”——长协矿与现货矿并存,这一中国铁矿石市场独一无二的怪状。

长协矿为每年经过买卖双方谈判、在下一个财年内确定价格的铁矿石,矿商借此锁定供应量,钢企由此锁定成本。进口长协矿,需要由商务部批准的资质,目前我国共有112家钢厂和贸易商具备。

但自2004年(即中国首次参与国际铁矿石谈判)以来,由于中国钢铁产能的扩大和经济建设需求,对于铁矿石的诉求猛增。2008年,中国进口铁矿石总量已达4.44亿吨,占全球海运铁矿石总量的52%。

没有长协矿进口资质、却需维持生产经营的更广大的钢厂们,营造了一个完全随行就市的铁矿石现货市场(即“现货矿”)和现货价格。

上述钢铁业人士告诉本报记者,中国钢铁业本身有太多需要修正之处。除了亟需控制行业产能、通过兼并重组提高集中度外,还包括“这些年来,不应该任现货市场被炒作到现在这个样子”。

2008年四季度前,“现货价”与“长协价”的差价最高达到近100美元/吨。

板凳
发表于 2009-7-11 18:47:30 | 只看该作者
 的确要认真反思目前的尴尬困局,市场经济根本还是国家利益之争。
4
发表于 2009-7-11 18:49:21 | 只看该作者

转:力拓的间谍门表明中国成熟了

 

 

  中国最近一下子抓了四个力拓公司的工业间谍,澳大利亚人当然不高兴,声称要澳大利亚总理向中国施加压力,而力拓的负责人还信誓旦旦地表示说,不知道自己的员工为什么被抓!

      哼,简直是笑话!
      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长期以来处于被动状态,每每到关键时刻,就有“内部的叛徒”出现,而力拓也有如神助,“镇定自若”地应对中国的风云变幻,是真的有把握,还是有别的什么内幕,现在情况清楚了!
      首先是中国铁矿石集团的内部有内鬼,他们为澳大利亚人通风报信,出卖祖国的利益;其次是力拓并非是英明,而是非常不光彩的依赖工业间谍,搞商业竞争。现在看,一切都是清楚的,原来还百思不解的问题,力拓怎么胆敢在金融风暴还不明朗的时候甩掉中铝?是他们有着无比精准的预测能力?还是手中握有其它的王牌?原来力拓为了控制中国的铁矿石市场,居然搞了个工业间谍组织,用上了这个世界上最原始、也最卑鄙的手段。
      在商言商,澳大利亚人真没教养!
      不过比澳大利亚人更坏的是提供情报的首钢的那个家伙,这个王八蛋出身于清华大学,他的作用和而价值相当于几十亿美元。大家都知道,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房地产有很大关系,房地产的大发展依赖与钢铁,而钢铁又要有铁矿石的供应,所以说白了,这个王八蛋等于是让全国都在为力拓在打工。
      可恨可恶!
      今后需要查的是,其它二家国际铁矿供应商,是否也搞了或是参与了工业间谍活动,否则他们对中国铁矿石供应的情况怎么会如此清楚?始终坚持拒绝降价!
      有意思的是今后的情况,因为只要中国政府愿意,就可以依照不正当竞争的理由,对力拓公司处以巨额罚款。而按照WTO组织的基本原则,这样证据清楚的罚款是完全可以实行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7-11 18:52:57编辑过]
5
发表于 2009-7-13 09:43:39 | 只看该作者
对待力拓的商业贿赂行为,中国政府会采取什么措施值得我们期待……
6
 楼主| 发表于 2009-7-13 13:34:08 | 只看该作者
这种经济间谍使我们蒙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必须对其进行严厉的打击,不然难以平民愤。
7
发表于 2009-10-21 18:09:12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中国的企业现状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