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学界的“男一号”克鲁格曼的一周中国之行并不轻松,从北京到上海,再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除了前呼后拥,一路摆脱不了还有中国权威专家的质疑。对于克鲁格曼的中国之行,充斥媒体的字眼基本都是“舌战群儒”,“PK”,“质疑”,“激辩”,“反驳”等火辣字眼。
这样的待遇,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其实最契合克鲁格曼的特质,因为他的乌鸦嘴和好战的个性远远超越了他的学术贡献和优美的文笔。作为萧条经济学的大师,克鲁格曼在10多年前就对“东亚奇迹”不屑一顾,认为亚洲的成功不过是没有任何根基的海市蜃楼,当然,他的判断包括中国,对于这位崇尚新贸易理论的宗师而言,中国赖以发展的很多举措都和他的观点背道而驰。
他的中国之行,当然离不开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外汇政策、危机应对、经济转型等的点评。作为一个世界级的经济学大师,不管他在说什么,他最大的可贵之处就在于绝不会照顾谁的面子而委屈自己的学术观点,而这正是当下中国经济学家最欠缺的品质和骨气。对于听腻了种种奉承拍马的民众而言,也的确想听听克鲁格曼对世界,对中国经济未来的真知灼见,对危机应对能开出什么样的药方,特别是,对于一些公信力备受质疑却又能亲密接触克鲁格曼的权威专家,无疑是一次很好的提高与切磋的机会。
但很可惜的是,克鲁格曼的很多观点被国内一些权威专家的“质疑”、“叫板”、“反驳”等声浪所掩盖,从龙永图到张维迎、夏斌、王松奇等,轮番上阵,公开PK,热闹的很,甚至连不算学者的胡润富豪榜的首富严介和也来“指责”克鲁格曼(克鲁格曼当场表示听不懂严介和在说什么,说他更愿意回答他能听懂的问题)。一时群儒轮番上阵,好不热闹。然而,从他们和克鲁格曼叫板的问题看,无论是人民币汇率,中美贸易的不平衡,金融危机的根源,都是一些老生常谈,谁也说服不了谁的问题。
而且,这些专家把克鲁格曼假定为“美国代言人”,而他们则是“中国立场”的代表,使得本来是学术交流的问题完全演化成了“中美之争”,变成了中美商务部之间的争论。其实,只要熟悉克鲁格曼最近十年的言行,他从来都不是美国政府的代言人,甚至一直是布什政府的死对头。我们不能说他的观点都是正确的,但很显然,他的很多观点至少都不代表美国政府的观点。比如,他从来都不认为美国的过度消费是对的,他也从来不否认美国应该承担责任。当然,他对于亚洲,对于中国,他的观点也是始终如一的不屑一顾,他认为中国巨大的贸易盈余不是比较优势的产物,而完全是操纵汇率的结果等等的话,他说过不知道多少遍,这次到中国,不过是重复而已。我不知道,中国的权威专家纠缠于这些根本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而回避和克鲁格曼探讨更有价值的话题,除了证明自己有勇气和克鲁格曼叫板,并不迷信这位经济学的大师之外,不知道还有什么意义?而这不恰好折射出中国经济学家内心真正的不自信吗?
事实上,克鲁格曼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的三地之行,对世界经济和中国未来提出了很多令人深思的很有价值的观点。比如,对于如何应对经济危机,他没有哪一两个国家能充当火车头作用,引领世界走出经济困境。走出经济困境需要每一个国家去努力;比如,他认为中国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依然属于比较贫穷的国家。他认为,美国过度举债、支出大大超过正常水平,美国已不能再承受太大的消费,不能再成为一个依靠举债来消费的国家。中国也不能再期望依赖于美国进口中国的产品而给中国创造更多的财富。中国走出这场困境关键在内需,而不应该再寄希望于出口,因此,他认为中国想要通过出口来恢复中国经济增长是不太可能的,中国需要马上开始着手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未来三年,将会是中国经济转型或过渡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国如何升级到全球产业链的高端,他也指出了中国的学习对象,但认为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全球何时走出衰退,他一如既然地表示出了自己的悲观,认为世界经济在一到两年之内很难复苏,并可能陷入日本“失去的十年”的陷阱。
而这些引人深思的真知灼见,比起那些白费口舌的汇率之争来,显然要有价值的多。可惜的是,中国的经济学家似乎将恢复公信力的希望寄托在主场“击败”克鲁格曼身上,似乎驳倒了克鲁格曼,中国经济学界就雄起了。本人绝非崇洋媚外,克鲁格曼的性格所致,爱信口开河,胡说八道,但不可否认,就学术而言,作为新凯恩斯主义衣钵的最好继承人,的确有很多值得中国经济学界去真诚请教的地方。中国经济学人和世界的差距不仅仅体现在学术方面,更体现在能否独立的坚持自己的学术观点。难道不是吗,我们有多少学人,一味迎合上级的心态,刻意寻觅中国经济复苏的“萍踪侠影”,学术上的软骨症和克鲁格曼不忌讳任何人的学术猛男真是相去何其远。
很可惜,文人相轻,急于通过“驳倒”大师证明自己很“MAN”的心态不仅让中国学人失去了一次和大师真正对话的机会,更重要的让中国民众失去了阅读一个真正的克鲁格曼的机会。克鲁格曼的临别赠言很含蓄但明显有所指:“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危机,我们必须要这么做,如果光是愤怒、生气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共同努力寻找一个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过多地坚持自己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