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息谷-管理人的网上家园

[原创]无人言说的德隆

[复制链接] 9
回复
125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09-3-13 09:2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无人言说的德隆

/朱国成

《曾经德隆》,王世渝,新华出版社,20084

当我在书店里看到《曾经德隆》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立即买下的冲动——虽然对德隆这个神秘的企业、已经同样神秘的死亡方式抱有很大的好奇心;但当我看到作者并非一般财经作家,而是德隆前高管王世渝,我立即决定买下——归结到一点,还是好奇;同时,我佩服王先生的责任感和勇气。

这本书读起来很有趣味,但并不轻松,因而当我在深夜读完最后一页的时候,我的好奇心并没有得到完全满足。

德隆,有太多的不可言说,有太多的不可说透。这里面,有不为人所知,而无人可以言说;也有限于德隆诸多的既成状况,而不可有过多的其他说法;还有,就是作者所说的众多当事人的现实影响,还不能去说、去碰。或许正如作者所说,有些事情还需要记录、能记录的,都不重要,真正重要东西根本不重要。

还有一点,作者也同样承认的,他所写下的也不过是德隆的一个局部、一个侧面。既然是局部,那么其中的唐万新、其他唐氏兄弟以及德隆高管,闪现在作者面前的也仅仅是一个局部。王世渝先生所参与的德隆,主要是友联、德隆的金融部分,虽然这是德隆最终倒下的最重要原因所在,但当作者进入德隆的时候,祸根已然埋下,危机正在酝酿,所以作者实际上并没有见到祸根埋下的危机起点,作者更多的是参与了救亡,但危机让大多数行动都最终只是内部运作、锻炼队伍,而没有达成最后的结果。

作者对德隆有丰沛的个人感情,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的崇拜,但也有对其个性的反思。书中对唐万新的描述,一方面是出众的能力、对亲人的真情、脱离开工作时候的率性,还有若隐若现的民族责任感;另一方面,是一系列家庭变故带来的感情脆弱、隐秘的行事风格、以及某种程度的偏执。作者的描述中,德隆倒掉最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唐万新更多的是后者,或者是后者长期积累的总爆发,比如与政府、媒体的关系,实际上都是唐万新个人性格在德隆整个组织中的放大。比如作者在进入德隆的时间里在不自觉中也暂时中断了以往与媒体、文艺界朋友的联络。

作者在书中最为感叹的一点是,如果德隆能撑到0607的大牛市,怎样怎样。我部分的同意这一点,但这种假设的意义仅仅在于反思。为何整个德隆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呢,我们是要把原因归结为环境过早的将德隆逼到死胡同,还是我们启动太早,以至于在真正的机会到来前而丧失了生存的机会,早未必佳、贵在当机。当然,这也是苛求。但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是能看到德隆的缺陷,德隆疏于与政府的沟通,书中唐万新几次的主动出击,基本都是在药无可救的情况下的被动求援。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尤其是大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这是要深思的。但是,在任何情况下政府都是企业外部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金融这样一个敏感领域,离开政府,脱离开政策,用隐蔽的方式去操作,恐怕并非上策。类似的,联想柳传志的MBO过程中如何渐进地处理这个问题,是否值得借鉴呢?

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侧面,就是海外金融大鳄对中国市场的垂涎三尺。金融,我们是非常落后的,正如作者在面对海归团队时候的某种“心虚”的表现,实际上这是整个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整体心态。中投不是亏了吗,我们该怎么办?就任由这些大鳄横行吗,正如作者所说的高盛几十亿美元的利润是多少中国人的血汗啊?德隆当然是一种尝试,这种尝试的延续、有成果或许是出路之一。但很遗憾,还没有真正开始就将结束了。

对于郎咸平在2001年对德隆的批判,书中多出提及,连唐万新本人也不得不承认郎监管一篇文章的攻击力。但显然,德隆不是骂倒的,但在某种程度上,德隆在被郎咸平骂过之后在某些方面的改变是很大的。至少德隆是做过庄家的,在以后虽然不再做庄,而德隆始终没有办法抹去自己的这个污点。因此,根本不能说郎咸平说错了。

值得一看的,还有那个时代的各种人物,我注意到的是冯仑。野蛮生长的冯仑,其实也只是一个侧面,在《曾经德隆》里,也可算作一个小侧面。你可以知道另外一个起家于资本运作,而最终“学习万科好榜样”成为专业的地产商的冯仑。当我走在什刹海周边,看到万通的地产项目的时候,就已经知道,其实万通和万科的路数还是不太一样的。

当我们准备用三十而立来纪念的时候,实际上我们还根本不够成熟,这是我读完全书的一个感受;但在感慨、迷惘之外,仍有抬起脚跟使劲向前张望的冲动,虽然看不太远、看不太清。

沙发
发表于 2009-3-17 10:12:0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也相关,德隆系
板凳
发表于 2009-3-18 11:28:46 | 只看该作者
有空去看看,谢谢楼主分享!!
4
发表于 2009-3-18 17:08:3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德隆能撑到0607的大牛市,怎样怎样。————这就是历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09-3-18 20:30:4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以下是引用海天旷览在2009-3-18 17:08:36的发言:
如果德隆能撑到0607的大牛市,怎样怎样。————这就是历史。。

这实际上也是作者王世渝一直在感叹、甚至是耿耿于怀的事情。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事情是,价值发现者和创造者还必须认清现实环境。

6
发表于 2009-3-19 19:21:45 | 只看该作者

郎先生就是一匹饿慌了、急于求名的狼,我很怀疑他真实地了解中国当时的国情有多少?一个在不合宜的环境下被放大的缺点是致命的,狼先生们那些年咬死了不少企业。

7
发表于 2009-3-22 10:11:23 | 只看该作者
与楼上观点不敢苟同。

我认为,我们宁可没有企业,也不能没有郎先生这样的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22 10:12:02编辑过]
8
发表于 2009-3-22 12:51:02 | 只看该作者
我下载了,先看看
9
发表于 2009-3-23 20:59:23 | 只看该作者

德隆_资本市场成熟路上的一道路标

相信现在市场上讲述德隆与唐氏兄弟发家的书应该很多很多,不管是德隆还是它的创立者唐氏兄弟都被不断地指责,其实他们的人生经历,以及在事业中所表现出来的贪婪,诡计,对法律与道德的蔑视,种种行径不过是改革开放下新中国市场经济与资本市场不成熟的表现之一而己。而他们的所作所为也给市场经济下的中国社会提出了种种本来就值得人们去深思而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商业资本迅速积聚的社会环境下很容易被忽视的商业伦理问题。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曾经的中国大陆首富黄光裕,他对改革开放下经济政策的理解以及由他的理解而产生的对法律漏洞的钻营相信也绝不是他一个人的特产。黄光裕所创立的国美电器至少没有因为他的倒下而像德隆一样倒下,对供应商“大肆盘剥”的国美然道对各类大小黑白家电在老百姓中的普及一点贡献都没有吗?其实中国的“家电下乡”又何尝不需要有像国美、苏宁这样的家电连锁渠道的助力呢?当他风光无限时,人们赞扬他;今天他倒下了,人们会翻出他所有的旧账清算他,甚至于清算国美的种种不是,曾经如何如何盘剥供应商,而忘记像国美这样的家电连锁在中国家电产业的成熟所作的贡献。其实从本质上讲,国美对供应商的压价不过是一种商业上的博弈而己,这种商业手法国美不是首创,将来也不会灭绝。

话不扯远,德隆也许并未如国美那样对中国消费市场的成熟有这么大的贡献,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在资本市场上投机倒把的回忆,但对中国市场经济与资本市场而言,德隆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一本提醒立法、执法当局与企业家的教程,在当时中国不成熟的市场体制下就算没有德隆,也会有另一个像德隆那样的民营资本大鳄兴风作浪来代替德隆的历史地位,因为这是商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德隆不过是历史偶然性规律中的牺牲品……

10
发表于 2009-4-1 10:51:56 | 只看该作者
德隆已经过去了,但是留给我们的却很多。目前关于这法规面的书也开始多了。只能说明我们已经开始重新审视这些问题的成因和解决之道了。多出一些毕竟是好的。在讨论中使问题清晰化,使解决方案完美吧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