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大学生就业的价值取向 如今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浏览了各界的呼声和见解之后,人们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大学生如今就业难,其实是传统的思维方式在作怪。比如,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生活在环境优越的大城市里,因此就不愿意去小地方;都希望在表面光鲜的机关、国企中工作,因此基层岗位就很少有人问津;都希望能舒舒服服地过生活,因此那些艰苦、偏僻的地方就招不到人。显然,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年轻人的勤劳奋斗和艰苦创业的激情却逐渐弱化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我们这个社会文明的缺失。 前几天读到北师大于丹老师谈她怀念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文章,很有感慨,不知那些如今为找不到理想工作而苦闷的大学生们看了会作何感想?于丹在她硕士毕业后,离开学校的第一份工作是下基层锻炼,带着自己的城市户口,在一家地处偏僻农村的小印刷厂里,当了为时一年半的工人。对于这段经历,于丹充满感情地将其比喻为自己的“博士学历”。对于一个出身书香门第的才女,每天和工人滚在一起,干着最基础、最原始的体力活,她却愣是品出了生活的滋味,学到了许许多多在学校书斋里学不到的东西。以致过了许多年之后,这位已是誉满天下的著名学者,对那一段最初的职业经历,还是那样念念不忘、心怀感恩。用她的话说,这段经历使她学到了三个东西,一是迅速地接受现状,建立自己的价值起点;二是实现价值,享受生活;三是心灵价值系统的建立。她说如果没有最初这段艰苦生活的经历,而是直接进了书斋做学问,自己可能会很矫情、很脆弱,不堪一击,会陶醉在自己的风花雪月里而愤世嫉俗,会抱怨这个世界给自己的还太少、太不公平,更不可能怀有现在的感恩之情。 看了于丹老师的这段经历和感怀,我很有同感,也不由得想起自己当年做知青、当工人的经历。尽管当初经历那一段岁月的时候,也曾经悲哀过、怨恨过。但在许多年之后回到头来看,自己的内心却非常庆幸人生中所拥有的那样一段艰苦的经历,那是此生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我知道,如今的年轻人,早已经听厌了这样的说教。他们会说,时代不同了,没有必要让我们重走你们当年的老路吧。我想强调的是,作为时代的印记,如今的年轻人当然不可能去重复历史,但从长辈们多年积累的人生精华中汲取精神营养,却是任何一个年轻人健康成长的必须啊。俗话说:温故知新。艰苦的环境对人意志品质的磨炼有着不同寻常的功效,只有经历过生活的历练才会学会珍惜和感恩,才能够懂得如何恪守职业精神、实现人生价值。一帆风顺的生活对一个人的成长而言,犹如一个美丽的陷阱,它极有可能使人堕落、颓废,至少是不思进取、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天似乎总是有无尽无休的烦恼和不如意。 我的确认为,如今的大学生就业之所以成了问题、成了难题,并不是因为连年的大学扩招,大学生太多了,以致超出了社会的需要。根本的原因是这些孩子们过于浮躁,过于挑剔和理想化了。因而问题的实质其实是,社会上能够满足大学生的浮躁心理需求的岗位没有那么多,而那些真正需要大学生们的基层和小地方,却没有人愿意去。我无疑贬低当代大学生们的思想觉悟,这其实也不是什么“思想觉悟”的问题,而是个眼界的问题,是个人生志向的定位问题,也是个职业生涯的设计问题。我相信,如今的大学生人人都有着自己的美好理想,区别无非是有的人的理想很抽象,而有些人的理想已经很具体。要将自己的理想化作现实,应该成为我们每个大学生在进行就业选择的时候,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人生的价值更主要的是在于其过程的丰富多彩,而我们的许多年轻人却错将物质生活的质量这一结果当成了急于实现的第一目标。我当然不否认,这样的努力也有其价值,它也许会保证你物质生活得很安逸、很富足。但却必然会遇到另外一些很难排解的烦恼,生活安逸但却没有激情,工作很悠闲但却难以体现人生价值,物质条件很优越但心理却时常空虚。 其实,人的一生谁都难以做到完美无撼,我们能做的仅仅是让遗憾尽量少一些,让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不至于和自己擦肩而过。我想强调的是,大学生们在考虑自己的就业选择时,不能单纯功利地考虑物质因素。同样有必要从人生价值观的层面,从积累一个丰富多彩、富于挑战性的人生阅历的角度出发,不让自己的职业青春在单纯满足自身的物资欲望的角逐中虚度,从而为自己的以后少些遗憾和磋砣。也许我今天的这个话题有点儿理想主义的色彩,但我们当代的大学生们难道不是最富青春理想的群体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3-10 15:53:0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