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e-learning方式实现培训目标的情况比较少,导致对于e-learning的投入也非常少。e-learning的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前期经费投入,才可以发挥最佳效能。如此少的投入更显杯水车薪。C 从内容角度来讲,e-learning偏重 于知识的传授,从这个角度看,其实与面授培训不存在本质的竞争。其本质的竞争,应该是同为知识传播方式的学习模式的竞争。比如公用的图书馆、电子数据库。如果在知识内容 非常重要的情况下,经费不是问题,顾客的争夺也不存在,而主要是学习渠道的竞争。所以未来的各种共享的网络资料,和OJT[1]部分中知识的传承会对竞争格局产生影响。 (2) 替代品,对于便捷、快速,超越时空的网络学习来说,不管如何先进,也存在一些替代品。学习模式日趋多样化,各种替代品也非常多,抛开传统
面授培训以外还有很多,譬如电子图书馆、卫星课堂,以及名目繁多的在职教育、职业培训、光盘学习等等。如果不参加网络学习,顾客可以用非常多的替代渠道进行学习。 (3) 潜在的竞争者。目前比较有影响的新进入者是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KM),KM对于传统的e-leaning来讲是未来的一个主要竞争对手。从企业的角度来讲,KM的魔力在于引导知识的传播,公司内部实现无边界的知识共享,快速提升整个团队的竞争力(生产性)。e-learning作为一种结构化的学习方式,相对更便捷快速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模式来讲仍然存在一些软肋。
(上述,因为没有专业领域的假设可以参考,上述笔者假设还有存在一些问题,但为后面的深入,必须作一些尝试性的假设。) 3.判断的标准是什么? 利用传统的五力模型分析模式,我们可以比较清晰的认识各企业e-learning的生存状况。下面我们开始对于e-learning(特指企业内训的e-learning模式)是红海还是蓝海作一个剖析。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红海或者蓝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见《蓝海战略》P5 ) 红海,每个产业的界限已被划定并被人们所接受,竞争规则也已为人们所知。在这里,企业试图击败对手,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市场空间的越来越拥挤,利润和增加的前途越来越暗淡。竞争激励,生存困难。 与之相对,蓝海代表的亟待开发的市场空间,代表着创造新需求和增加高额利润的机会。尽管有些蓝海完全是在已有产业边界以外创建的,但大多数的蓝海则是通过在红海内部扩展已有产业边界而开拓出来的。这里的竞争无从谈起,因为游戏的规则还未制定。 作为企业内训和企业竞争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对上述话中一些关键词语,在企业内训中重新做注解。 (1)产业的界限,我们把它引伸为培训的领域(包括各种培训的具体方式等)的清晰 边界。 (2)竞争 ,我们把它引申为两个层面的竞争 ,即培训顾客的和培训经费支配两个角度 。 (3)市场份额引申为 学员的 份额。 (4)利润和前途 ,引申为e-learning运作空间(组织内空间,组织重视度,费用空间) 从上述 四个角度重新 认识e-learning我们可以发现 很多新的内容。e-learning 教育国内外都 属于探索阶段,对于培训的界限划分,不是非常的明确。如果从扩充”e”本身的内涵来看,网络学习还有很多的未知空间 ;如果从市场份额来看,我们发现传统意义上所谓的c-learning 本身不存在竞争,两者服务的对象本身没有可比性 。E有其自身的特色,主要是作知识传播的模式和工具;而 传统意义上的培训,主要是通过各种面对面的教与学 ,传授技能和态度,进而改变个体或者群体的行为。事实也是如此,我们很多企业电子学习的对象是全员,而面授培训的对象是特定的群体。当然有些培训项目除外 。如果与同样是以传播知识为主的各种学习渠道相比,并不存在所谓利润和前途的竞争,内训的特殊条件使得不可能有大量物美价廉的外部e-learning产品涌入,使其处于垄断性地位。 4)综述 :我们认为 e-learning不能简单判断为是培训的蓝海还是红海。如果从产业界限,竞争,利润多方面考虑,她既有红海的竞争性,比较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很严格意义上的顾客来讲,我们有发现她既有蓝海的延续性,她现在处于一个完全无竞争的状态,当然有其集团内训模式所产生的垄断地位决定的。我们可以把e-learning目前的状态判断为蓝海战略的延续,部分海域由于总体资源的限制和观念的影响已经进入红海性的竞争。 二、开拓E-learning领域的蓝海? 从第一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e-learning所面对的两难之地。一方面,从知识传承的角度看,和已经发展完备的c-learning不存在本质的竞争;两者各有长处,各有短处,是不同分领域的互补;但是由于内训资源的稀缺性,阴差阳错的把原来不是竞争者的双方引导到竞争的两面。另一方面,真正意义上的竞争者是各种可以起到替代作用的知识传承模式,但由于内训本身的垄断地位,它们的竞争性还相对较弱,比如公共图书馆、各种网络资源并没有对e-learning 造成很大的威胁。 e-learning领域将如何创造产业内部的蓝海呢 ?重新剖析我们的竞争要素,用战略布局图分析各个元素,按照四步动作框架,定义未来的战略。对于下一步的思考,属于操作层面的分析,限于对蓝海战略的领悟不够深入,还需要更多e-learning的同仁们去开拓实施。 后续:匆匆读完《蓝海战略》,一知半解的情况,借用蓝海战略的酒瓶来装我的观点和思考。原来考虑对于如何开拓该领域的蓝海作一些思考,但考虑到很多操作层面的具体问题,还有待e-learning的同仁来实践和完成。上述观点仅仅是一种思考,一种尝试;希望能够有一丝启发,有一点思索。
[1] OJT: On Job Train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