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刘再复的“贵族精神”与“告别革命” 周末的凤凰“世纪大讲堂”演讲嘉宾,是已经旅居海外近20年的著名文化学者刘再复,他以“中国贵族精神的命运”为题,向我们诠释了他对贵族精神的理解。这个命题的确很有新意,以往在我们的头脑深处,贵族是革命的对象,是要被人民大众所唾弃的,至于其精神自然也要打入另册啦。但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本着思想解放的原则,重新审视所谓的“贵族精神”,发现其中的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丰富内涵。 我们以往一提到贵族,就想到了那些为富不仁的权贵阶层,并把他们简单地归为是人民大众的对立面。而事实上,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上说,贵族阶层尽管富有,但在这个阶层孕育形成的贵族精神却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它并不会因这个阶层的没落而衰亡。刘再复认为,不能把贵族精神和平民精神对立,奴才精神才是贵族精神的对立项。贵族精神就是自尊,就是低调,就是守持游戏规则与心灵原则,而这些东西是我们整个人类文明的精华,我们完全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在一定程度上说,贵族精神的瓦解,使得贵族精神的对立面,即痞子精神和流氓精神泛滥,没有任何敬畏,没有任何心灵原则,没有了人的自尊与骄傲。例如我们所经历过的那个动乱的年代,就凸现了贵族精神的缺失所带来的文明道德方面的种种恶果。 当然我们这里所说的“贵族”并不同于中国古代,也不同于十八九世纪欧洲的没落贵族,更没有“族谱”概念,其实它只是相对于低俗、愚昧而言,是代表文明、高贵的代名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贵族精神”应被赋予新的意义,即普世性的精神价值:比如尊重生命、关怀苍生、自由奉献、积极进取、勇于变革和包容心等,都应是“贵族精神”的核心精髓。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今天努力致力于精神文明的建设,就是在继承和弘扬人类最美好的精神与情感的成果,自然也包含所谓的“贵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在其中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贵族”一词却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庸俗、表面化了,比如有人将设施豪华、收费高昂的私立学校,以“贵族学校”来命名和称谓。而在这样的学校里,除了设施先进、费用昂贵、学生的家庭富裕之外,却在精神层面形成了很大的反差,学生的自立精神普遍低下,由于从小就习惯了养尊处优,在心理上普遍不够健康,进取意识很差,认为自己天生高贵,不必努力,也会成为人上之人。这样的情况显然是那些没落的贵族习气的体现,与我们所要倡导的文明、高贵、进取、更充分地体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贵族精神”是格格不入的。 刘再复先生演讲中曾提到,曾与著名的哲学家李泽厚先生一起,共同完成了一部长篇学术对话录——《告别革命》。从书名看的确很另类,通过网上检索我了解到:其中所说的革命,“是在中国的具体历史情境中与改良相对立的革命,它是指以群众暴力等急遽方式推翻现有制度和现有权威的激烈行动。我们所作的告别,首先是告别以大规模的流血斗争推翻政权的方式,这是阶级斗争的一种极端形式。其次,我们也告别这一极端形式的变形,如一九四九年之后发生在大陆的政治运动和它所采取的群众专政、心灵专政等形式。这些形式实际上是对革命战争经验的迷信,把阶级斗争的极端形式搬用到和平建设时期,它仍然带有暴力性。我们的告别,并非否定以往屡次革命的理由和它所起的历史作用。但是,我们否定“革命神圣”的观念,否定革命乃是“历史必然”的观念。我们认为,历史总是提供革命与改革两种选择的可能性,不是一种可能性。而中国一百年来,从辛亥革命开始总是选择暴力革命的办法,并把它视为唯一合理的办法。” 这本书是在海外出版的,似乎至今也未在内地出版过。但以我们今天思想高度解放的观点看,对所谓“革命”的名词有所非议,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更不必将其当成洪水猛兽看待了。何况人家所要告别的革命也仅仅是那种以流血死人为特征的暴力冲突,在人类文明已经发展到今天的程度,这样的革命自然不应该成为我们的选择了。这当然不是说我们墨守陈规、不思进取了,我们还是要不断地进行变革,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各种自我否定,完成促进历史前进的重任,只是我们会采取更加文明、更加科学、更加智慧的方式进行而已。从这个角度上说,“告别革命”的确没什么不好的。 |